乐读窝

春醉长安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春醉长安 > 第134章 殿下以前,是不懂礼吗?

第134章 殿下以前,是不懂礼吗?

书籍名:《春醉长安》    作者:钱多多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太子爷亲自送她!!
              来过这么多回春梨院,如此待遇是头一回啊。
              柳长安真有点受宠若惊了,“不用不用,殿下你快回去吧,不是有公务吗?我,我自己走就行了。”
              送什么送啊?
              怪吓人的。
              她赶紧推辞。
              “这是礼节。”萧绰颇为不自在地摸了摸鼻子,压下羞涩,做出坦然状,“走吧。”
              “孤看着你走。”
              “哦……”
              柳长安挠头。
              送她是礼节?真的吗?那以前他是没有吗?
              柳长安哭笑不得地离开了。
              点心也被她留下了。
              她回到正院交完差,接着忙活去了,时间也转眼流逝。
              几天过去,进士举科马上就要结束了。
              宋氏放了柳长安的差,“回家去吧,陪你爹娘去接旺儿。”
              容翠、桂圆等人,也都纷纷送上了祝福。
              但是目前没多少人,包括宋氏再内,觉得柳旺儿能考中。
              他进学的时间太短了,满打满算,不过一年多而已,往日在府里伺候二少爷,没见他多机灵。
              那么多勋贵少爷,官宦人家的公子哥,寒窗苦读十余年,穷经皓首,考到七老八十,都中不了举呢。
              柳旺儿一个十五的小小子,他哪来的本事,一科就中?
              又不是文曲星下凡。
              宁国公府里,除了正院的人之外,其余的……不管主子,还是下人,看他今科参举,都跟看笑话似的,甚至,莱老太太私下跟柳清如和莱姨娘说过这样的话。
              “到底是根基浅薄,见识不多,科举是那么容易的事吗?侥幸中个举人而已,就狂妄起来,觉得什么都成了?”
              “他也配参与?”
              “真是可笑啊,不知厚积薄发,行稳致远的道理,如今张狂着参试,几回不中,心气就散了,更何况,九天关在号房里,柳旺儿又是从小体弱的,万一死到里面,他家祖坟头上那点青烟儿,就散干净了。”
              “奴婢家里,供出个读书人,是几百辈子修的福!”
              莱老太太的话,有一分的劝和九分的刻薄。
              柳文柏堂堂世子爷没参加成今年科举,柳旺儿一个‘奴才’反倒去了。
              身为主子,莱老太太哪能高兴呢?
              她下意识忽略了,柳旺儿已经脱籍,毕竟,对国公府的老太君来说,儿媳妇带来的家生子,有没有文契?是不是奴身?又有什么妨碍。
              莱老太太一样把他当成奴才,不会高看半眼的。
              “老太太,他们奴才出身,小门小户的,眼界有限,也就那样了,哪里懂得韬光养晦的道理!”莱姨娘轻笑相劝。
              “万万及不得老太太有见识。”
              柳清如掐腰哼声,“祖母,什么‘他们那个门户养出的读书人’,柳旺儿,区区狗奴才,明明是咱们府里教出来的,他是托了二哥的福气,蹭着咱们府的先生,才得了一身才学。”
              “要我说啊,他考中秀才、举人时,就该跪到二哥脚下,狠狠给他磕几个头才是。”
              “那家人忘了根本,完全不懂感恩,咱们家真是养出白眼狼了。”
              三个人这番交流,也没背人,很容易传出了荣喜院,进了府里下人们的耳里,他们也是议论纷纷,风言风语的不行。
              有那眼红旺儿的人,特意把话传到柳长安那里。
              柳长安:……
              浑然没当回事。
              前世更恶毒,更刻薄的话,她不知听了多少?这才哪儿到哪儿啊?
              完全没有影响好吗?
              她甚至想亲自下场,教教莱老太太怎么‘阴阳人’,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这样不痛不痒的算什么?
              柳长安根本不在乎。
              倒是宋氏心里很气,她已经把柳长安当成了亲近小辈,不说是亲生女儿吧,地位怎么都跟宋知念相仿。
              柳旺儿是柳长安的亲弟弟,他出息了,对柳长安的未来,有极大的好处。
              当官的弟弟和百姓弟弟,能一样吗?
              整个府里,期待柳旺儿能考中的,除去太子之外,她算是头一个了。
              呃……
              柳艾氏和柳来顺等人,嘴上说的热闹,实则心里也没抱太大的希望。
              旺儿终归进学太晚。
              只有宋氏,从亲哥宋承继那里,知道柳旺儿的读书天赋,抱着很大希望的,结果府里沸沸扬扬,闲话都传到她这来。
              宋氏气恼,狠狠把嚼舌头,不修口德的下人们收拾了一番。
              当然,她没说是因为柳旺儿,反而借用了柳文柏‘腹泻’一事,再不许府里提‘科举’,倒让被罚了月钱,打了板子的下人们,对柳文柏怨气重重。
              也是一举两得了。
              科举第八天,柳长安得了假,回聚宁巷子时,府里已经安静如鸡,再没人敢提‘科举’两字了。
              柳来顺和柳艾氏,来正院谢了恩。
              夫妻俩带着柳长安回家了,一家人怎么欢喜,怎么相聚暂时不论,一夜好眠,次日清晨,四个人早早起来,匆匆用了早膳,就来到号房门口‘蹲守’。
              他们等了好久,好久……
              直到正午,号房打开,众多举子们像是挂到房梁上半年的腊肉一样,干干巴巴,晃晃悠悠地出来了。
              他们满脸都是菜色。
              浑身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馊味儿。
              京北的秋天还是很闷热的,整整九天,憋在闷汗的小屋里,不可能没味儿。
              柳旺儿‘飘’出号房的时间稍微晚点儿,他岁数太小,身体……哪怕加紧锻练了,终归不行——小时候在柳文瑞处吃得苦、挨得打、受得精神折腾!
              让他身体底子很薄。
              九天‘蹲号房’,蹲得他欲生欲死,奋笔疾书时,有振奋的精神撑着,如今考完了,那股儿劲一松。
              柳家人接到他的时候,他话都没说几句呢,就靠在柳来顺的肩膀上睡着了!
              柳三喜,“……”
              “爹,娘,二哥他是睡着了?还是昏迷了啊?”
              “怎么叫不醒了?”
              她戳着柳旺儿的胳膊,犹豫再三,又戳了戳屁股。
              柳旺儿一动不动。
              “要不带他看看大夫吧?有点吓人了啊!!”
              “呃……”
              柳来顺和柳艾氏面面相觑,半晌,夫妻俩背起柳旺儿,齐齐转身,大步朝着同仁堂的方向去了。
              柳长安见状,拉着妹妹赶紧追上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