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给古人re四大名着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给古人re四大名着 > 第127章 过渡章

第127章 过渡章

书籍名:《给古人re四大名着》    作者:小桥流水哗哗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看完这集后,不少男人都在感慨,真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啊!
              而女人们则呸,明明是男人自己好色,却总是掩盖真相,最后把错则都怪在女子身上!
              但不管大部分人是怎么想的,各朝皇城之中,皇帝们却都因此集在教育太子们了。
              康熙朝自然不必多说,从他阿玛死后,不能过分宠爱一女子就成了他的人生信条,毕竟前车之鉴实在不远,所以到现在,他都执行的很好。
              但太子毕竟没见过,还是得多提醒着。
              太子表面应是,实则却在翻白眼,心想这天下都快丢没了,阿玛怎么还担心后宫乱政这种小事呢!
              等他们被赶回关外,这后宫想乱天下也没天下可给乱了好吗!
              明朝的洪武帝与永乐帝也是同样的做法,尤其永乐帝,不仅提醒太子,还把太孙也给叫来说了一通。
              所有来听训的人都表示自己绝不会犯此错误,但后面会怎么做,却是谁也保证不了的。
              元朝统治者不是很能理解,毕竟在他们看来,女人不过是战利品和生育工具罢了,怎么能影响到男人的事业呢?
              嗯,还是中原男人过于无能了吧!
              宋朝的赵匡胤也在教育儿子们,绝不能为美色所惑,千万要牢记,他们的使命是收复故土,完成大一统!
              赵光义表示哥哥说得太对了,侄子们千万要记住啊!
              毕竟你们是皇帝的儿子以后都要担大责的,不像你们的堂弟,他可以无能,但你们不行啊!
              赵匡胤听得很满意,但面上却说你儿子也很不错啊,以后也要多辅佐自家才是!
              太后听得也很满意,跟皇后表示,自己的儿子孙子都是好的,没有一个拖后腿的!
              大宋天下,稳了啊!
              唐朝的唐玄宗就特别不喜欢这集,美人怎么了?美人何错之有!爱美之心更是人皆有之!
              那吕布不及董卓,就不该肖想貂蝉!不过那貂蝉爱慕年少也确实可恶!总归说来,还是董卓是个乱臣贼子,不是正统,故而这美人离间才能成功。
              若董卓真的成了皇帝,这貂蝉怎敢再跟吕布勾勾搭搭?那吕布又怎么敢再想着貂蝉?
              想到这里,李隆基莫名有些不自信了,他问高力士,朕可老了吗?
              高力士被这突然的问话搞得有点懵,但很快就反应过来他为何这么问了,毕竟抢自家儿媳这种骇人之事,他家陛下都能干得出来,这会儿想起来自卑也是正常。
              于是高力士对他说,陛下英明神武乃是天子,万岁之身,如何有老这一说呢?接着他便又说,太真道姑刚让人递话进宫,说想念陛下了,可要宣她吗?
              李隆基果然大喜,也不自叹了,连忙接人进宫,并且没过多久,就对外宣称,新纳的宫妃杨氏,甚得他心,封为贵妃!
              武则天对男人的劣根性是再了解不过的,她对太平公主说,身居高位者,肱骨大臣们是不可轻待的,但枕边异性,就不要太过在乎了。
              李世民同样教导太子不要耽于情色,东宫的师傅们更是紧跟皇上,每个人都上了一篇劝谏文给太子,李承乾听得几天都是头脑昏沉。
              偏偏李世民觉得这样很好,还大力奖赏了东宫师傅们一番,于是东宫上下都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找太子的茬,有赏啊!
              南梁混乱不堪,侯景趁乱而来,北魏一分为二,南北朝再度各陷战乱之中。
              西晋武帝再度点评了一番三国旧事,再度总结这帮人真是白忙活一场!
              而三国时代的人们,因为这集的主要内容都在已经死去的人们身上,故而三大方势力反而没什么动作。
              但毕竟接下来还会讲后面的故事,故而他们也是严阵以待,就怕后面再出现于自家不利的故事!
              尤其曹操,他算是反应过来了,这个《三国演义》对他很不友好啊!
              前几集都还是大汉忠臣呢,结果跟陈宫那段,简直是大大的抹黑!他算是明白了片头曲里,为什么刘备那边的人上画面的那么多,而除此外,就只有自己跟东吴的孙权小儿了,敢情后世编故事的,就在贬自己和孙权,而扬刘备啊!
              于是他眼睛一转,叫来了谋士,准备突出这一点,对有联盟倾向的孙刘阵营发动离间之计。
              而刘备这里,诸葛亮自然也想到了这点,这三国电视剧虽然只演了个开头,但褒扬自家主公,贬低曹操的基调却已经定下了。
              纵然这对他们收拢人心大有可为,但对于眼下面对曹操大军压境,却不一定有益处啊!况且东吴那里,会不会也因此防备他们不愿与他们结盟同抗曹操呢?
              越想越不放心的诸葛亮,决定还是再去见一趟孙权,以防对方变卦!
              至于东汉刘秀,则在频频叹气,他也看出来了,这个《三国演义》就是在演汉末动乱啊,虽然对于他这个中兴之主看来,是过于残忍的事,但后世子孙如何去做,他也不可能一直照拂到啊!
              难道真的没有万年昌盛之法吗?
              这个问题不仅刘秀在头疼,汉武帝同样也在想有没有万全之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止因为三国故事,还有便是之前看得海昏侯故事,他实在没想到,好不容易杜绝了外戚掌权的他,却在后代马上冒出一个能废立皇帝的权臣!
              虽然那霍光执政能力不差,于大汉也算得上有功,但皇帝废立都由他说了算,也实在是过于危险了!
              可没有权臣呢,外戚就又会冒出来,这三国的开头不就是这样吗?
              唉!这可如何是好呢?
              刘邦这边被戚夫人哭得脑袋都要大了!
              这人现在是抓住皇后的错处完全不肯放了!虽然拿错处是天幕里电视剧中无意透露出来的,但这对戚夫人来说就足够了。
              吕后专政是事实啊!
              既然陛下知道了,又怎么能让太子登位、吕后辅佐夺权呢?
              虽然戚夫人哭得很好看,说得也在理,可刘邦想的却是,戚夫人对比皇后,这能力完全不能比啊!
              大汉新立,万万是不能再引发大乱的!
              那三国故事中也演了,正是因为何后何进这两个脑子不够,引来董卓乱政,大汉大乱,群雄乘势而起的。
              如果自己改立幼子上位,戚夫人能力不足,戚家也没有大才之人,皇后那边也不会善罢甘休,那么可以想象,自己死后,大汉将是怎样的混乱局面啊!
              刘邦叹气,为了大汉,自己还是想想再出些什么条令,能在死后对皇后有一二压制作用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