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 > 第30章 新读者

第30章 新读者

书籍名:《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    作者:庖丁解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酒未开樽句未裁。这句是说史阁部与弘光朝廷还未开始,就一切都结束了?”
              “是”。弘智答道。
              “寻春问腊到蓬莱。寻春还是寻元春,寻明初的辉煌,一转眼到蓬莱仙境了。”
              “虞山这诗讽刺的尖锐了。”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这两句是应景之句了。”
              “大士是指观世音菩萨,佛教传以为他的净瓶中盛有甘露,可救灾厄,这里以观世音比妙玉。人们都以为史可法清正廉洁,乃是正人君子,便可以救国救民了,事实证明,他的瓶中之水再干净,也救不了世人之苦。”
              慧明听了,若有所悟,便继续抄,一边抄一边写上批语,以便提示读者。
              当年十月,慧明再次背着一本带脂批的《石头记》,前往姑苏去了。
              慧明一到,虞山便命人去请大云,很快大云便也带了一本《石头记》,前来会稿。
              虞山心中喜悦,热情款待二人,领二人于园子里坐了。时下正是吃螃蟹的季节,仆人将蒸好的螃蟹端上,又奉上吃蟹的剪刀,钳子,细勺,筷子子等工具。
              由于螃蟹性寒,又暖上黄酒,慧明不喝酒,便泡了一碗干姜汤热之。四人细细吃了,将吃完的螃蟹壳都整齐放好,吃完漱口洗手,这才开始对稿子。
              虞山将慧明带来的书捧着看,对大云道:“慧明说的这红批,你看是不是和我大明朝的朱批类似啊!”
              大云看了,说:“这还有些类似,就是不知旁人看了这书,能否看出他的用心,到底能看出多少来!”
              “慧明说,让你我找人来看这书,看其是否能看出这书隐喻。”
              大云听了,略一思索,“早晚要让人看的,先找谁合适?”
              柳先生道:“须要一个可靠的,绝不会出卖人的。”
              虞山说:“一会子叫犬子孙爱看看,他才思平平,先看他能否看出。”
              “他!也好。”大云赞同道。
              虞山遂安排人去叫,不多时,慧明见一个二三十岁的公子前来,先拜见了几位长辈,又与慧明见过了。
              虞山道:“我今日得到一本小说,你拿去仔细看了,看完要告诉我心得。”
              “是!”钱孙爱行礼捧过书。
              “去吧。”
              他便拿书去看了。
              慧明等人又看新的的稿子,大云边看边说:“用螃蟹油脂黄膏隐喻民脂民膏确实可以,不过观者一般确实不会往这上面想啊!”
              虞山道:“慧明,你以螃蟹隐喻民脂民膏,将它放在书中,待他人读懂了其他,再引其往民脂民膏上想。”
              “正好刚才吃了螃蟹,就按这个隐喻,王孙公子吃螃蟹,就是搜刮民脂民膏。”
              “我们可以再作几首螃蟹诗,用将每人的性质藏在诗中。”
              这时,有人来报:“老爷,己斋先生的贴子。”
              虞山接了帖子,“去请进来。”
              虞山又问他们:“归庄既来,不如让他来看看,他定能看出几分来。”
              对于归庄,慧明也是出声赞同,归庄在昆山沦陷时,率众抗清,失败后亡命天涯,后剃发为僧,绝不降清也证明了他的选择。
              归庄进来后,见几人对他笑脸以待,便有些心奇,招呼过后,又见慧明,指着道:“你!”
              “己斋先生!”慧明笑着行礼。
              “你们二人如何在此?”他问的自然是慧明与大云。
              虞山笑道:“有一件大事要办,所以他们就来此了。你今朝来鄙馆,有何事呀?”
              “我来此,原是要打听炎武的下落,我带信去金陵问他,人说他已经离开了。正想问问虞山公,可有他的消息,听说他还被人刺杀。”
              虞山只笑,看着慧明,慧明说道:“亭林先生去北地云游了。”
              “你上回见过他了?”
              “见到了,先生说,要亲自去看看那些边军和流寇生活的地方。”
              归庄沉吟一时,“我明白了,他定是又有什么打算了。”
              大云道:“既来了,就在此多住几日,正好我等得到一本奇书,你也参详参详。”
              “什么奇书?”
              大云便把他的石头记与他看,这一看,便入了迷。
              几人留他在红豆馆一住便是几日,他似是看明白了一些,每当他想说什么,几人便笑着让他看完再说。
              又过了二日,钱孙爱捧着慧明脂批版的书回来复命了,虞山问他:“看出有何蹊跷了吗?”
              钱孙爱道:“蹊跷的地方不少,儿总感觉怪怪的。”
              “有何奇怪?”
              他听父亲问他,犹豫一下说道:“这贾宝玉似乎是传国玉玺。”
              几人一听,有点意思,便都竖起耳朵听他解释。
              虞山问他:“如何这样认为?”
              “这宝玉,他,喜欢吃红的胭脂,这样的人儿不曾见过,这玉玺不是要压印泥嘛!”
              “还有呢?”
              “这贾敬有些像。”
              “像谁?”
              “嘉靖帝。”
              “还有呢?”
              “这元春似乎是那袁崇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胡说!”虞山一瞪眼,呵斥他道!
              “大人莫怒,我原不该这样胡想的,读书便该好好读书,没有读通其中义理,是我瞎读了。”
              大云道:“无碍,你只管说你读书所得!”
              钱孙爱又说:“我觉着,这书虽未写结尾,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应是到头来都一场空,就如佛家所说的万镜归空。”
              大云与虞山又问了些问题,可惜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所以便让他退下去了。
              虞山道:“终究还是没看明白啊!”
              大云说:“唉!他本已看出眉目了,是你太急,他才又自误了,不过还是能读出一些道理来。”
              “他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初心,有时,感觉更准,心之所感,反是正确的。”
              大云道:“再请归庄吧!”
              于是几人又请归庄,归庄被他们留下款待几日,又沉迷读书,竟将这《石头记》读完了。
              他来后,虞山便问他:“可读明白了?”
              “虽不全明白,但大致是看出来了。”归庄说着,还回忆了一下。
              “看出什么来了?”
              归庄道:“这些书中红颜,竟都是男子幻化成的,虽未明写,其中却有不少讥情悼明的词句。”
              “还有呢?”四人都看着他。
              书中尚红,厌绿,如此这班,只要有心便能感受。骂人的胡虏,姓金的,等词十分显眼,这应是一部隐含了我大明血泪的亡国之音。”
              虞山与大云十分欣慰,笑着问他:“还能看到多少?”
              “其中有不少人能看到现实中人的影子,应当都有影射。”
              “谁?”大云问道,慧明也期待着他的回答。
              “这薛宝钗似是黄台吉。”
              一句没完,四人都笑了,归庄知道没错了。又说:“林黛玉,应是烈皇,崇祯帝。”
              他看了看几人,又说:“贾宝玉是传国玉玺,隐喻明清争夺天下。”
              虞山道:“对了,也不全对。”
              “此书是何人所作?”
              大云道:“不知系何人所作,你手上这本,是吾从石头上抄来的。”
              归庄看几人笑呵呵的看着他,说:“不用诓我,慧明,你说,是谁写的?”
              大云笑着回他:“是我所写。”
              归庄又问:“吾看这书隐写了不少史实,究竟其中暗含了多少?”
              “都写了,无所不包,是否愿意参与其中?”
              归庄眼珠转过,“我要先看看你们是如何写自己的!书中谁是你们?”
              虞山道:“依你之见,谁最像?”
              归庄回忆书中内容,“这迎春是否隐喻弘光帝?”
              “正是。”
              “你们东林复社,应是在弘光朝时才须史书记载,是否是迎春的丫鬟,司棋?”
              虞山等人都笑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