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 > 第125章 史湘云判词解析

第125章 史湘云判词解析

书籍名:《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    作者:庖丁解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史湘云的判词图册是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其判词是: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史湘云位列金陵十二钗正册第五,她并非贾府之人,作者给她安排的身份是贾母娘家的一位小姐,也就是出自四大家族里的史家,贾母也是姓史,人称史老太君。
              金陵十二钗里史湘云出场最晚,要到第二十回,才正式出场。
              判词图册是画几缕飞云,就是隐史湘云的名字,一湾逝水,则代表了史湘云的死亡,和一湾水有关。
              判词开头问富贵又何为?是说富贵了又该如何呢?为,是作为的意思,就是问人若果真大富大贵了,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作为呢?
              为何要如此发问呢?那自然是因为史湘云的与众不同,在她富贵时,与其他富贵者的所作所为,确实是大有不同的。
              然而下一句就是一个大转折,襁褓之间父母违。襁褓是包婴儿的布,违的本意是离开,这里指史湘云一出生她的父母就都离世了,她也成了孤儿。
              展眼吊斜晖,展眼是一转眼,一瞬间,吊,是对景伤感,斜晖就是即将落下的太阳光。
              这句是比喻史湘云经历一段非常短暂的光辉时刻,然而一转眼,就成了快要落下的夕阳,她的生命,也将如夕阳一般慢慢衰落。
              湘江水逝楚云飞。这句有个典故,湘江是娥皇女英二妃哭舜之处,在楚地,也就是荆湘之地。
              舜就是华夏始祖之一的大舜,这里用二妃哭大舜的典故,向我们透露史湘云的重要信息,根据前面破解各典故的经验,我们只要细心体贴读懂典故中所隐的信息,就会有所发现。
              相传,在尧舜时代,湖南九嶷山上有九条恶龙,它们经常到湘江来戏水,导致洪水暴涨,冲毁庄稼,冲塌房屋,引起百姓的强烈不满和怨恨。
              舜帝关心百姓的疾苦,得知恶龙祸害百姓,茶饭不思,一心想要去惩治恶龙,帮百姓除害解难。
              舜帝走后,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在家日夜为他祈祷,等待着他凯旋的喜讯。
              年复一年,舜帝依然音信无,二人思前想后,决定前去找寻。她
              们来到九嶷山,几乎找遍了九嶷山。
              在一个名叫三峰石的地方,她们发现了三块大石头,翠竹围绕,珍珠贝垒成的舜帝的坟墓。
              舜帝斩除九条恶龙后病死了,湘江的百姓为了感激舜帝的恩德,为他修了这座坟墓。
              九嶷山上的仙鹤也为之感动,从南海衔来灿烂夺目的珍珠,撒在舜帝的坟墓上,便成了这座珍珠坟墓。
              娥皇和女英得知实情后,难过极了,二人抱头痛哭,哭了九天九夜,眼睛肿了,嗓子哑了,最后哭出血泪来,也死在了舜帝的旁边。
              娥皇和女英的眼泪,洒在九嶷山的竹子上,竹竿上便呈现出点点泪斑,有紫色,有白色,还有血红血红的,这便是“湘妃竹”。
              后世用作咏悲戚或帝王之死的典故,注意,是帝王!也就是暗示,史湘云有一段舜帝相似的帝王级别的历史经历。
              唐诗中常见有“二妃愁”、“悲二女”、“斑竹”、“染竹啼”、“竹上泪”等。
              如张九龄《杂诗五首》其四云:“湘水吊灵妃,斑竹为情绪。”用娥皇女英的故事,以斑竹来寄托诗人思念的情怀。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云:“不见湘妃鼓瑟时,至今斑竹临江活。”
              诗人用湘妃泣竹的故事点染画中江边景色。韩愈《晚泊江口》云:“二女竹上泪,孤臣水底魂。”以此点名诗人停泊的地点,即泊于湘水自湖人江处,并渲染一种伤别的悲凉气氛。李涉《鹧鸪词二首》其一云:“二女空垂泪,三闾枉自沉。”
              用娥皇女英为舜哭泣的典故,借以衬托鹧鸪的鸣叫声,以此引起行客的愁怀。
              另外还告诉我们史湘云的死亡地点,在明末当时也就是湖广布政司。
              云即史湘云,同时作者又多次以鹤比喻史湘云,如说她鹤势螂形,寒塘渡鹤影,飞字就表示仙鹤西去,也就是死亡。
              所以史湘云的结局就是死于楚地,我们将史湘云的历史原型与二妃哭大舜的故事结合,就可以确定她的结局是如何死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