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三国我为尊刘大耳的春天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为尊刘大耳的春天 > 第98章 抵达洛阳

第98章 抵达洛阳

书籍名:《三国我为尊刘大耳的春天》    作者:萧洛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半年已逝。
              这半年里,洛阳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内,原本坑洼不平的土路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宽阔平坦的水泥大道。
              马车行驶其上,再无颠簸之苦。
              就连百姓的房屋,也多用水泥进行了修缮,变得更加坚固耐用,再也不用担心风吹雨淋。
              不仅是洛阳城,整个司隶地区的官道也焕然一新,全部铺上了平整的水泥路。
              刘备治下的四个州郡,也基本完成了建筑材料的更新换代。
              从传统的木材和石块,逐步过渡到了更加坚固耐用的水泥。
              百姓们安居乐业,对刘备的赞誉之声不绝于耳。
              这一日,一支长长的车队正沿着宽阔的水泥官道,缓缓向洛阳方向驶来。
              车队中间,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格外引人注目。
              突然,马车内探出一个小脑袋,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窗外的景象。
              这是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女,肌肤胜雪,眉目如画,清丽脱俗,宛若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
              她轻轻撩起车帘,对着身旁骑马而行的少年问道:“二弟,你可知此路是何物所铺?竟如此平坦,比我们雍州的路还要好上许多。”
              被唤作“二弟”的少年,年纪稍小,约莫七八岁,身形挺拔,面容俊朗,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
              他正是曹操的二子,曹彰,字子文。
              曹彰对于这新奇的水泥路,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他仔细观察了一番,摇了摇头,说道:“愚弟也不知,不过这路面确实与众不同,光滑坚硬,想来定是用了什么特殊的材料。”
              少女见曹彰也不知道,略有些失望,但还是乖巧地点了点头,缩回了马车内,继续端坐着。
              她正是曹操的次女,曹节。
              车队继续前行,距离洛阳城越来越近。
              曹彰和曹节的心中,也愈发复杂起来。
              “二弟,你说这陛下,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曹节的声音再次从马车内传来,打破了沉默。
              曹彰沉吟片刻,说道:“当今陛下乃先帝嫡子,继承大统。不过……”
              他欲言又止,似乎有什么顾虑。
              “不过什么?”曹节追问道。
              “不过,如今刘备掌握大权,陛下怕也是自身难保,身不由己。”曹彰回复道。
              曹节轻轻点了点头,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没有再说话。
              车队缓缓驶向洛阳,也驶向了未知的命运。
              三日的路程,在曹节与曹彰的期待与忐忑中悄然过去。
              官道尽头,一座巍峨雄城逐渐显露真容,正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洛阳。
              车队缓缓驶入城门,眼前的景象让曹节一行人瞠目结舌。
              不同于雍州的古朴厚重,洛阳城展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崭新气象。
              “这……这便是洛阳?”曹节忍不住掀开车帘,一双美眸中满是惊叹,小嘴微张,几乎能塞下一个鸡蛋。
              高耸的城墙并非传统的夯土砖石结构,而是一种灰白色的坚硬材质,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
              城墙之上,旌旗招展,士兵身着统一制式的铠甲,手持长戟,威严肃穆。
              曹彰更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翻身下马,快步走到城墙脚下。
              他深吸一口气,握紧拳头,猛地向城墙击去。
              “咚!”一声闷响,拳头与城墙碰撞,反震之力让曹彰的手臂一阵发麻。
              他低头一看,自己的拳头上隐隐作痛。
              而那灰白色的城墙,却连一丝痕迹都没有留下,甚至连灰尘都未曾溅起!
              曹彰捂着微微发红的拳头,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他自幼习武,力大无穷。
              这一拳虽未尽全力,但也足以开碑裂石,竟然伤不到这城墙分毫!
              曹节见状,心中更是震撼。
              她深知自己这位二弟的勇武,连他都无法撼动这城墙,可见其坚固程度非同一般。
              正当众人沉浸在震惊之中时,一位身着官服,面容冷峻的中年男子缓步走来。
              他身姿挺拔,步履沉稳,眉宇间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来者可是曹公使者?”
              曹彰上前一步,拱手道:“正是,我乃曹操二子曹彰,奉家父之命,护送家姐曹节前来洛阳。”
              来人正是审配,他微微颔首,目光在曹节和曹彰身上扫过,说道:“在下审配,奉摄政王之命,前来迎接诸位。请随我来,摄政王已在皇宫别苑设宴款待。”
              前往皇宫别苑的路上,曹彰和曹节借机向审配打探起关于洛阳城的变化。
              “审大人,这洛阳城墙所用材质,似乎与众不同,不知是何物所造?”曹彰忍不住问道。
              审配淡淡一笑,说道:“此乃‘水泥’,乃是主公所创,比之传统材料,更加坚固耐用。”
              “水泥?”曹彰和曹节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
              这个名字,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
              曹节又问道:“这一路行来,我们看到百姓安居乐业,商贾云集,一派繁荣景象,这都是摄政王的功劳吗?”
              审配脸上露出一丝自豪的神色,说道:“主公爱民如子,施行仁政,减免赋税,鼓励农桑,这才有了今日的太平盛世。百姓们都感念主公的恩德,自发地维护社会秩序,因此商贸繁荣,百姓安康。”
              曹彰听着审配的讲述,心中竟然对刘备隐隐产生了一种佩服之情。
              一路走来,亲眼目睹了百姓脸上的笑容,那是发自内心的幸福和满足,做不得假。
              谈话间,一行人已来到皇宫别苑。
              这里环境清幽,景色宜人,与皇宫的庄严肃穆截然不同。
              审配将曹节和曹彰安顿好后,说道:“诸位一路辛苦,先在此歇息,晚些时候,摄政王会安排陛下亲自接见尔等。”
              说完,审配便告辞离去。
              曹节和曹彰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各有思量。
              “二弟,你说这刘备,究竟是何用意?为何要将我们安排在这别苑,而不是直接觐见陛下?”曹节轻声问道,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曹彰沉吟片刻,说道:“或许,他是在试探我们,也或许,他另有安排。不管怎样,我们都要小心行事,静观其变。”
              夜幕降临,皇宫别苑内灯火通明。
              曹节和曹彰的到来,究竟会给这看似平静的洛阳城带来怎样的波澜?
              刘备又将如何应对?
              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