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三国我为尊刘大耳的春天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为尊刘大耳的春天 > 第145章 帝星落,太后殒

第145章 帝星落,太后殒

书籍名:《三国我为尊刘大耳的春天》    作者:萧洛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翌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棂洒进王府,给这座庄严的府邸镀上了一层金辉。
              简雍身着官服,正在府内巡视。
              他步伐沉稳,目光如炬,仔细观察着周围的一切,确保王府的安全与秩序。
              当他路过柴房时,一阵细碎的说话声引起了他的注意。
              出于习惯,简雍放缓了脚步,侧耳倾听。
              “你们知道吗?昨晚王爷整晚没睡呢。”一个略显稚嫩的婢女声音压得极低,似乎生怕被人听见。
              “真的假的?我怎么不知道?”另一个婢女的声音里充满了好奇。
              “好像是的呢,我昨晚起夜,看到王爷房间的灯一直亮着。听说……听说大夫人有身孕了。”第一个婢女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神秘和兴奋。
              “啊?真的吗?那可是天大的喜事啊!”第三个婢女的声音也加入了进来,语气中充满了羡慕和祝福。
              “嘘……这种事主公都没说,我们可别嚼舌根了。”第二个婢女的声音变得谨慎起来,“被管事的听到了,小心挨罚。”
              “哎呀,不说这个了,继续干活吧。”第一个婢女似乎也意识到了不妥,连忙转移了话题。
              柴房内又恢复了平静,只剩下打扫和整理的声音。
              简雍站在柴房外,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跟随刘备多年,深知刘备一直渴望子嗣,如今蔡琰有孕,对刘备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讯。
              而自己作为刘备的亲信,也由衷地为主公感到高兴。
              突然一个大胆的想法,如同闪电般划过简雍的脑海,让他浑身一震。
              “主公仁德之名,天下皆知。如今又将有子嗣,这……这或许是一个契机。”简雍喃喃自语,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他跟了刘备这么久,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吏,到如今的王府长史管家,这一切都是刘备给他的。
              刘备对他恩重如山,简雍早已将自己的命运与刘备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如果现在皇位空置的话,这大汉的江山,这天下,应该由谁来延续呢?”简雍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如同野草般疯狂生长,再也无法遏制。
              “宪和,你在这愣着干什么?”刘备的声音突然从简雍背后传来,将他从沉思中惊醒。
              简雍猛地转身,看到刘备正站在不远处,脸上带着一丝疑惑。
              他连忙收敛心神,躬身行礼道:“主公,属下正在查看府中情况,检查各处,确保安全无虞。”
              刘备走上前来,拍了拍简雍的肩膀,欣慰地点了点头:“宪和啊,你还是一如既往的谨慎,辛苦了。”
              简雍心中一暖,抱拳说道:“主公,这是雍应该做的。”
              刘备望着远方,目光深邃,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然后说道:“今日我要去大汉学府看望岳丈大人,你继续忙吧。”说完,便转身离去。
              简雍看着刘备远去的背影,心中那份执念更加深了。
              他步履匆匆地穿过王府的庭院,阳光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阴影。
              “典韦!”简雍喊道,目光搜寻着那个魁梧的身影。
              典韦闻声而来,他刚从巡逻中归来,神情警惕。
              “宪和先生,有何吩咐?”
              简雍环顾四周,确保无人偷听,然后压低声音问道:“恶来,主公待你如何?”
              典韦挠了挠头,一脸困惑,“主公待我极好,就像对待亲兄弟一样。”
              简雍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如果有一个机会,可以让主公更上一层,你可愿意助主公一臂之力?”
              “当然愿意!”典韦毫不犹豫地回答,眼中闪烁着忠诚的光芒。
              简雍凑近典韦耳边,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大夫人已经有了身孕,主公后继有人了。”
              典韦瞪大了眼睛,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几乎要欢呼出声。
              简雍见状,轻轻拍了拍典韦的肩膀,示意他冷静。
              “恶来,如若现在皇位空置,或许对主公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典韦闻言,脸上的兴奋之色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凝重和沉思。
              他虽然勇猛,却并非无谋之辈。
              简雍的话让他意识到,这件事情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宪和先生,你的意思是……让主公……”典韦欲言又止,他知道有些话一旦说出口,便再无回头之路。
              简雍点了点头,眼神坚定:“主公乃汉室宗亲,仁义之名天下皆知,若是皇位空置,正是主公顺应天命之时。”
              典韦沉默了,他低着头,粗壮的手指紧紧地握在一起,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他跟随刘备多年,出生入死,早已将刘备视为自己的兄长和主公。
              刘备的知遇之恩,他无以为报,唯有以死效忠。
              可是,简雍所说的“更上一层”,却让他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
              “可是……主公他,一直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他会同意吗?”典韦抬起头,看向简雍。
              简雍沉默片刻,缓缓道:“主公仁德,你我皆知。然天下大势,非常之时,或需非常之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恶来,你我都是追随主公多年的人,主公的抱负,你我都清楚。他并非贪恋权位之人,但为了天下苍生,为了汉室的延续,他一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典韦再次陷入了沉默,他的脑海中不断回放着与刘备并肩作战的画面,回放着刘备在百姓面前的仁爱之举,回放着刘备对他的种种关怀……
              良久,典韦终于抬起头。
              他的眼神中已经没有了之前的迷茫,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坚定的信念。
              “宪和先生,我明白了。只要是为了主公,我典韦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简雍看着典韦,眼中充满了赞赏。
              “好!恶来,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典韦重重地点了点头:“一切听宪和先生安排!”
              简雍欣慰地笑了,“那我们现在就动身。”
              随后两人朝着皇宫方向走去,一路上畅通无阻。
              守卫们看到刘备的心腹,纷纷行礼放行。
              简雍心中暗自得意,却也不敢松懈。
              很快,他们来到了凤仪殿外。
              简雍示意典韦停下,他们悄悄地往里面看去。
              刘辩正跪在先皇后曹节的令牌前,低声啜泣。他的身影在烛光下显得格外孤单和脆弱。
              简雍深吸一口气,给了典韦一个眼神。
              两人一同走进殿内。
              刘辩心中一惊,暗道不妙。
              他强压下内心的恐惧,勉强镇定地转过身来。
              看清来人后,他脸色大变,“简雍?典韦?你们…你们来做什么?”
              简雍露出一个冷酷的笑容,“陛下既然那么想念先皇后,不如就下去陪她吧。”
              话音未落,典韦已如猛虎下山,瞬间来到刘辩身旁。
              他粗壮的手臂勒住了刘辩的脖子。
              刘辩拼命挣扎,双手抓挠着典韦的手臂,双脚在地上乱蹬。
              但他哪里是典韦的对手,很快就失去了反抗的力气。
              简雍冷眼旁观,心中却五味杂陈。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们的命运就彻底改变了。
              确认刘辩已经断气后,两人迅速离开了凤仪殿。
              简雍的心跳如擂鼓,但他强迫自己保持镇定。
              “记住,”他对典韦说,“今晚的事,我们谁也不许说。”
              典韦郑重地点头。
              两人快步返回摄政王府,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然而,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
              不久后,刘辩死亡的消息如同风暴般席卷整个洛阳城。
              何莲得知消息后,立刻冲到凤仪殿。
              看到儿子冰冷的尸体,她痛苦地跪倒在地,撕心裂肺的哭声回荡在空旷的大殿中。
              “是谁?”她质问着周围的太监宫女,“今天谁来过这里?”
              没有人敢回答。
              何莲的眼中迸发出可怕的光芒,“说!不然我让你们全都陪葬!”
              在她的威胁下,终于有人颤抖着说出了简雍和典韦的名字。
              何莲如遭雷击。
              她想起刘备温柔的眼神,想起他们相处的点点滴滴。
              没想到,最终夺走她儿子生命的,竟是她最爱的人的手下。
              绝望如潮水般淹没了何莲。
              她摇摇晃晃地站起来,走向殿外。
              “娘娘!”宫女们想要跟上,却被何莲挥手制止。
              她最后看了一眼儿子的遗体,眼泪无声地流下。
              然后,她缓缓走向自己的寝宫。
              当夜,何莲上吊自尽。
              与此同时,大汉学府内。
              檐檐下的风铃轻响,打破了宅院内的宁静。
              刘备正与蔡邕、司马徽、诸葛亮和庞统围坐在大汉学府的竹亭中,品茗闲谈。
              突然,一名侍卫匆匆跑来,面色惶恐地禀报:“主公,大事不好!陛下驾崩了!”
              刘备闻言,茶杯应声落地。
              他猛地站起,双眼圆睁:“什么?怎么会这样?”
              众人皆惊,面面相觑。
              刘备正欲出门查探,又一名侍卫慌忙奔入,跪地禀报:“主公,何太后悲伤过度,上吊自缢了!”
              刘备身形一晃,仿佛被无形的重锤击中。
              他闭上双眼,喃喃自语:“何莲……”眼角竟有泪水滑落。
              庞统见状,快步上前,低声道:“王爷,此乃天赐良机!”
              刘备闻言一愣,本欲立即前往皇宫,却因庞统这句话犹豫了。
              庞统继续道:“王爷,可将此事嫁祸于曹操,就说是他派细作毒害陛下。如此一来,便有了讨伐曹操的正当理由!”
              诸葛亮闻言,轻摇羽扇,缓缓开口:“不错,王爷可写悼书,昭告天下,为陛下复仇。此举既合情理,又可争取民心。”
              刘备沉思片刻,颔首道:“二位所言极是。”
              这时,一直沉默的司马徽忽然说道:“摄政王,何不干脆登基称帝?”
              刘备连连摆手:“时机尚未成熟啊。”
              随即,他又赞许地看向庞统和诸葛亮,“多谢两位少年献策,司马先生真是教导有方,桃李芬芳。”
              说罢,刘备整理衣冠,大步走出竹亭,朝皇宫疾行而去。
              身后,庞统与诸葛亮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风中,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低语。
              汉家天下,自此风云突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