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西边的晚霞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乐读窝 > 诗歌戏曲 > 西边的晚霞 > 夕阳西下(18)

夕阳西下(18)

书籍名:《西边的晚霞》    作者:陆加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曾卫国和妻子坐在去省城的高铁D3325第5车厢13D13F座位。妻子靠着车窗的位置在手机上看着小说。到省城要两个小时,车速快的时候能达到250公里/小时。曾卫国感觉有点无聊,又不能看手机消磨时光,手机套餐数据流量只有500BM,要是上网转眼之间就用完了,超过了1BM要0.29人民币,有一次因为不得不用超过了,多花了三十元冤枉钱。他闭幕养神看上去像是睡着了,但是睡又睡不着,脑子里总是想着过去的往事。
              两年前也是在这个时间坐着这趟高铁去省城,那天早上起来陪妻子去了妇幼保健院做两癌筛查,这个检查是两年一次免费做的,上一次检查的时候医生发现右乳房有一个小结节,医生嘱咐要定期复查,因为在省城帮忙带孙女,一直拖着到第三年才检查。
              先是取了体液化验,然后去B超室检查。她进去检查的时候他坐在外面的凳子上等。
              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之前孙女不小心碰到了她,感觉有点痛,昨天晚上她叫他摸了一下,是有一个花生米一样大小的肿块,有点痛,有点硬。
              她姐七年前做过乳腺癌全切手术。
              “明天我陪你去吧。”他说。
              “不用,我自己可以。”以前都是她自己去的。
              “我怕你是癌的话腿软走不回来。”他半开玩笑说。
              “不会吧?”
              “不会不会,开个玩笑。”他安慰道。
              当她出来的时候,他忙迎上去问,“怎么样?”
              她把报告单给他看,“医生叫我不用做钼靶了,直接到上海找这个专家。”她接着给他一张名片。
              报告单有半张4K纸那么大,他只看结果:BI-RADS  4B
              意思是怀疑乳腺恶性肿瘤。
              回家的路上给儿子打了电话,儿子说不要耽搁过来住院吧。
              于是马上订了车票,吃完了中饭就上了去省城的高铁了。
              儿子联系了省第一人民医院乳腺外科的同学,第二天上午同学开了检查单,带着妻子做了B超、钼靶,并亲自做了穿刺,确认是癌。
              当天下午住院,完成了住院前检查。
              没有同学帮忙不知道要等多少天?
              第三天上请王主任做了乳腺癌根治术带腋下淋巴清扫。
              手术做了三个小时。手术前妻子把家里的存款、存折交给儿子,总共一百七十万。
              曾卫国和儿子坐在病房等手术的时候,对儿子说,“如果我生了癌,就不要治疗。”
              “为什么不治,现在方法很多。”儿子回道。
              “折腾来折腾去,结果都一样,人总是要死的。”
              “你是说妈也没必要治了?”
              “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
              王主任说手术很成功。
              最后病理化验诊断:乳腺导管侵润癌伴腋下淋巴转移。
              术后三天出院。
              后续治疗:16次化疗,25次放疗,内分泌治疗:需要服药10年。
              化疗、放疗断断续续治疗了一年,其中伴随着白细胞过低、发热、肺部机会细菌感染、带状苞疹、体重下降等等。其中的艰辛痛苦无以言表。
              然后是三个月一次复查,一年后改六个月一次复查。
              检查都是事先预订好的,有些检查都要排一个月,不提前预订根本排不上。
              检查报括甲状腺、颈部淋巴结B超,乳腺、腋下淋巴结B超,心B超,阴超。全身CT、核磁共振,全身骨扫描,骨密度测定,血化验……
              两年下来没有发现癌转移,两三年内是转移的高发期,如果过了的五年,转移的概率就只有10%,一切看起来不错。
              她对自己饮食的要求也很苛刻,禽类只吃老鸭,鸭蛋只吃蛋白,猪肉只少量吃瘦肉,只吃海里野生的鱼,除了盐不加任何调料。
              坚果、水果每天不能少。内分泌药只吃进口的,虽然价格相差十几倍。
              定期复查,按时吃药,严格的饮食看起来还是有效果的,体重从八十回到了九十,白细胞也从2.7回到了4.2,脸色好多了。
              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曙光就在前面。
              “到了吗?我们在D口等。”儿子发来微信。
              “到了。”曾卫国回道。“不是说了不要来接吗,地铁很方便的。”
              高铁列车缓缓停了下来。
              其实坐地铁真的很方便的,只不过出地铁口到儿子家要走十五分钟的路。开车过来要半个小时,还要停车,停车费也不便宜。
              每次曾卫国总是说:不要接,不要送,地铁真的是很方便。
              开车接、送真的是很麻烦,他真的是不想给他们添麻烦。
              “奶奶!”出了检票口看到儿子一家三口,孙女喊了一声跑过来,扑到奶奶怀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