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风波乱觉
一千二百五十节
相思决
碧水风波乱
相思不尽还
几回逐幽梦
青云何处迁
赏析:“碧水风波乱”,碧水本应是平静如镜,给人以宁静之感,但此时却风波乱起。这一景象既可以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写,也可以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不平静。风波乱起的碧水,或许代表着诗人生活中的波折与动荡,又或许暗示着他内心的情感波澜。
“相思不尽还”,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核心 —— 相思之情。相思是一种深沉而持久的情感,它可以让人牵肠挂肚,难以释怀。“不尽还” 三个字更是强调了这种相思之情的绵延不绝。诗人的相思仿佛没有尽头,不断地在心中回荡。
“几回逐幽梦”,幽梦往往是人们内心深处的渴望与向往的体现。诗人几回追逐幽梦,说明他在现实生活中未能得到满足,只能在梦中寻找慰藉。逐梦的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和迷茫,诗人不知道自己的幽梦究竟在何处,也不知道能否实现。这种对未来的迷茫和对梦想的追求,使诗中的情感更加复杂和深刻。
“青云何处迁”,青云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高远的志向和美好的未来。诗人发出 “青云何处迁” 的疑问,表达了他对自己未来的迷茫和担忧。他不知道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应该向何处去,也不知道自己能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千二百五十一节
长天绝
花落芳菲歇,
恨与长天绝。
日日君不见,
处处赏残缺。
赏析:“花落芳菲歇”,诗的开篇呈现出一幅令人叹息的画面。花朵的凋零,意味着美好的消逝,芳菲不再。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花开花落是自然的循环,但在诗人的眼中,却引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花落之时,仿佛整个世界都失去了色彩,充满了落寞与寂静。
“恨与长天绝”,将诗人内心的情感推向了一个高峰。恨,是一种强烈的情感,它包含着痛苦、失望、无奈等多种复杂的情绪。而 “与长天绝” 则更加凸显了这种恨的深沉与无尽。长天广阔无垠,恨与之相绝,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如同广阔的天空一般无法测量,无法消解。这种强烈的情感表达,让人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可能是因为思念之人的离去,可能是因为无法实现的愿望,这种恨在诗人的心中不断蔓延,无法释怀。
“日日君不见,处处赏残缺”,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哀愁与思念。日日不见思念之人,心中的痛苦可想而知。每一天的等待都变成了一种煎熬,而这种等待却似乎没有尽头。“处处赏残缺” 则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在没有思念之人的世界里,一切都变得不完整,处处都是残缺的景象。诗人眼中的世界因为思念之人的缺席而失去了光彩,只剩下无尽的孤独和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