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小故事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乐读窝 > 小故事 > 职场团购:随着团队跳槽去

职场团购:随着团队跳槽去

时间:2024-08-12 05:44:25


   

  美国金融危机来临,让今年的跳槽更难了。但假如一个人可以集合一群人一起跳槽,既解决了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同时又可以借团跳之机,弥补自身不足,这样是不是可以先发制人,在跳槽中抢占先机?


   

  想买到趁心如意的便宜商品,集合一群人团购,要求商家打折已经为很多人所熟知,职场团跳却是新鲜事物。当然,用本文主人公的话说是“这不是滥竽充数”,只是扬长避短。


   

  本文主人公杨子健,就是一个借职场团购之机,短短几年,不断跳槽,现在成了月入两万的高薪族。


   

  我的跳槽不会总是一帆风顺


   

  大学毕业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找不到工作。我学的是美术设计,但工作机会好像僧多粥少。我在北京四处找工作,但简历投出去了,往往石沉大海,偶尔有那么一些面试的机会,也是刚进门,被主考官简单问了几句,就打发出了大门。


   

  我不知到底是怎么回事?


   

  有一次我很不甘心问一家广告设计公司的人力主管,为什么没有看上我?他对我说,我的电脑操作技术不错,但是缺乏绘画创意能力。他们现在要么暂时招一个全能人才,要么就必须招两个能够互补的人才。


   

  我听了他的话,问他如果我能帮助找到一个绘画创意能力很强的人,他是否会考虑录用我?他对我的话很意外,想了想,他说如果能这样,当然最好。这样他就可以节省招聘成本,一起录用了。


   

  我之所以敢这样承诺,是因为我突然想到了好友相军。他和我恰好相反,鬼点子特别多,懂得绘画创意,但电脑操作能力不强。我想如果我们能配合搭档的话,一定能够把设计工作做得美仑美涣。


   

  我回来把这个建议和也正在找工作的相军说了。他听了后,半信半疑。我游说他:“一个好汉三个帮,我们团结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就像握紧的两个拳头,一定在求职市场上更有份量。”


   

  几天后,我给那家广告公司的老总打电话。他显然没有想到我还真当回事了,他答应我和相军一起去面试。结果,那天的面试很成功,相军在他面前现场表演了自己的绘画能力,我则现场表演了自己的电脑操作能力,我们的搭配天衣无缝,让广告公司的老总看得很是满意,当即决定录用我们。


   

  那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我高兴的是,靠着我们两个人的搭配式的团购,既让企业节省了寻找人才的成本,同时也一下子解决了两个人的就业问题。


   

  初尝甜头,我从此迷恋职场团购


   

  因为尝到了甜头,我从此特别留心团跳机会。


   

  在这家广告公司工作了一年后,我开始感到薪水太低,也没有发展空间。正好那时,我一直喜欢的另一家广告公司重新注入投资,需要招兵买马。我清醒地知道,依照我个人的资历,要想去那家广告公司应聘,肯定很难。


   

  怎么办?


   

  正在这时,我原来工作中认识的一位广告业界朋友想带着他原来的团队集体跳槽。我抓住这个机会,立刻让朋友帮助我跳槽。他答应把我安排在他的团队里,一起面见广告公司总经理。


   

  结果,那天的面试比我想像的更容易“蒙混过关了”。我想混在一大群面试的人中间,我确实有些滥竽充数吧。如果按照平时的严格要求,我的条件很难达到那家广告公司的要求,但在面试的老总看来,一是我属于新晋总监团队里的一员,他觉得只要看到整个团队充满一种朝气就可以了。至于每个人具体是否合适,他可能觉得只要相信总监的眼光就可以了。


   

  另外,因为我正好是团跳一份子,单个看优势不是那么明显,但安排在整个团队中间,就像一颗螺丝钉布局在一台机器中间一样,又不可缺了。


   

  总之,夹在一大群跳槽员工中间,我顺利地被录取了。事后回想,这次被录取有很大的运气成份,甚至有些“滥竽充数”吧。好在我特别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只要有了第一块敲门砖让我能够加入这个公司,我从此特别认真勤奋地抓紧一切机会学习,并很快依靠我的努力,顺利地度过了试用期的考察。


   

  有了第二次团跳经验,后来的一次更让我胸有成竹了。


   

  那是工作大半年后,又一个机会摆在我面前。有一家广告公司招聘创意总监。被一位朋友推荐去面试时,我发现这家国内知名的广告公司给出的这个机会,应聘者众多,其中有MBA,有一些海归人士,也有多年的资深从业人士。至于我,虽然也有多年的从业经验,但比起他们,也不见得更有优势。


   

  第一轮面试下来,总经理留下了包括我在内的三个进入下一轮面试的人选,我心里既自信,但又苦苦思考用什么样的办法,让自己的优势更明显一些。


   

  有一天,也许是总经理被长长的一段时间以来的面试弄得筋疲力尽,在一轮面试后,他和我聊天时,透露这段时间的面试让很多工作都耽搁了。“人才难求啊”,他叹气说:“要是有一大批人才能迅速加盟,省去我繁复的面试就好了。”


   

  他的话让我灵机一动,我突然想到,比起总经理,我在这个行业浸淫多年,人脉结缘较广,不是更有优势吗?我周围有很多与广告创意相关的行业人才,我为什么不拉一批人马一起跳槽呢?这样,既解决了经理的燃眉之急,显得为他分忧解难,也让我在谈判中不是更有资本吗?


   

  我告诉总经理,我周围认识很多这样的优秀人才。我上一份工作的单位――也就是这家广告公司有力的竞争对手正好有许多员工想跳槽。如果总经理愿意,我可以游说他们一起加盟。


   

  总经理将信将疑,他对我说,如果我真能带着一个优秀团队一起加入他们公司,他肯定不会亏待我。


   

  说干就干。我立刻通过自己在行业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人脉积累,向我的朋友们发起了动员令。我充当起了猎头角色,游说他们像我一样加入这家公司。我按照一个创意团队的架构,物色了这个团队需要的方方面面的人才,当然,我把总监的职位当仁不让地留给了自己。


   

  很快,我的团队组建完毕。这里面有获得过全国广告设计奖的同门师弟,也有一些行业的资深人士。当我带着十几个人,齐齐站在总经理的面前,让他喜出望外。这些精英,有些是他以前就在业内听说过的,一直没有谋面。他虽然还是例行每一个人都分别谈话一次,但最后还是大多数留下来了。


   

  当然,比起原来我那些孤军奋战的竞争对手,我的优势立刻一下子明显起来。在团队的初步挑选完毕后,总经理单独找到了我。他对我说:“我答应过你的,如果你能带着团队一起加盟,我不会亏待你的。经过这次面试,我看到了你的组织能力,决定让你担任我们创意部的创意总监。”


   

  又一次大获全胜,我的创意总监之路就此一帆风顺了。


   

  我向总经理提出的薪水要求,他也完全答应了。因为我不但以我的能力为他“团购”了一个团队人马,并且节约了他找大量人才的时间成本。


   

  快乐跳槽,搭建职场团跳平台


   

  通过一些团跳的经验,我越来越感到团跳的好处。可以想像,一个人跳是解决了一个人的工作难题,假如一批人一起跳,是不是可以发挥团体的优势,同时节省用人单位的成本呢?


   

  2008年,曾经在深圳发起不买房运动的邹涛,来到北京发起了万人团购房产运动。他的经验是

:通过搭构一个购房平台,将一些有购房需求的人团结在一起,发挥团体的优势,让开发商降价,让消费者增加议价的资本,买到更便宜的房子。


   

  通过我自己职业跳槽的好处,我想我为什么不可以搭建一个团跳平台,让那些同一个行业的人士联合起来,一起跳槽呢?毕竟这样既节省了成本,也给招聘者更多实惠啊。


   

  这样的想法让我激动。


   

  现在,我正在谋划搭建一个这样的团跳平台,就像团购房产平台一样,联合一些相同行业的人聚合在一起,同时综合考虑招聘企业的需求,一起跳槽。


   

  我的设想是比如有一家酒店刚组建完毕,需要招大堂经理,领班等管理人才。我通过一个平台,让这些有需求的人才聚合在一起,然后去用人单位求职。这样,既省去了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同时也让团跳的员工有着更多议价空间。


   

  我不知道这样的设想是不是有些超前,有无可操作性,但通过我的生活实践,我对此充满了信心。


   

  专家发言:团跳的可行性


   

  对于这种跳槽的团购式行为,我们采访了一些相关职场专家,在他们看来,这种方式虽然新鲜,但操作起来,还是具有以下一些问题:


   

  首先是职场团购绝不是滥竽充数。如果一个人能力不够,即使夹杂在再多的人中也无济于事。因为现在的企业招聘都会特别严格,靠夹在一群人中间蒙混过关,显然不现实。当然,比起一个人真枪实刀的打斗,团跳确实蒙混过关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但是,即使能蒙混过关,专家认为,后期自己的努力也很重要,否则,没有一个企业愿意养一个没有能力的员工。


   

  其次,在专家们看来,团跳还需要考虑企业主的感受。有些企业主本来就害怕员工抱团,一是像员工自发组建工会一样不好管理,二是单位各种小圈圈增多,加大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所以,团跳确实在为企业主网罗人才方面,增加了空间,但是也让他们有后顾之忧。


   

  最后就是每个人的职场利益诉求点不一样,即使一起跳槽,但每个人还是有着不同的想法和岗位要求。所以,即使一起加盟,但在具体操作上,势必还需要每个人具体和用人单位面谈,才能满足自己的独特要求。


   

  那么,职场团购更多的可操作性在哪里呢?


   

  专家们认为,取长补短倒是职场团购的可取之处。比如一个人只具有这方面的能力,但在那方面不足,恰好和他一起跳槽的团队里,正好缺乏它这方面的特长人才。这样他就具有职业价值了。比如一个人的销售能力很强,他恰好能和一个产品生产团队一起跳槽,显然组建的黄金组合更让接受方喜欢。


   

  另外,职场团购更多的是提供一种大面积的机遇。带着团队一起跳槽,显然比起一个人单独跳槽,更有说服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的企业高层离职时,会带着下属一起跳槽。虽然这让老东家恼火,但往往新东家欢喜。因为这是一个企业短时间扩充人才资源的良好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无疑为职场团购发起者增强了讨价还价的资本。


   

  在专家们看来,在现实生活中,职场团购其实已经不少,比如一些老乡带老乡式的职业跳槽行为,或者上司离职后,带着原来团队的人马一起跳槽。它的积极意义,一些企业主也看在眼里:与其花时间去组建、磨合一个高速运转的团队,不如直接拷贝一个曾经已经高速运转过的团队。毕竟,用自己曾经合作过,并且证明得心应手的人,比起重新试验新人,要节省大量的时间成本。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