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乐读窝 > 杂志 > 中国“萨克斯之都”:一个被肯尼·基彻底征服的工业区

中国“萨克斯之都”:一个被肯尼·基彻底征服的工业区

时间:2024-11-06 08:16:38

白天,工厂的工人们将黄铜板做成圆筒状,给金属键涂上厚厚的胶水;夜幕降临,他们拿着自己制造的萨克斯走上街头,开始演奏。

抚慰人心的旋律从玉米地、集市和广场中流淌开来。

这是中国北方一个名为四党口的村子独属的音乐,这个约有4000人的村庄里最响亮的声音就是萨克斯的声音。

村里的农民带着萨克斯下地干活,在日落时分吹奏出欢快的爱国曲调;孩子们在学校的萨克斯乐团演奏;店主们将美国萨克斯乐手肯尼•基的伤感旋律设为手机铃声。

萨克斯在中国从未受到热烈的追捧。1949年以后,中国曾斥责这种乐器奏出的是“资本主义的靡靡之音”。

但是在四党口,萨克斯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四党口自称为中国的“萨克斯之都”,据中国媒体报道,这里的70多家工厂每月生产大约1万支萨克斯。这个村子将生产出来的近九成的萨克斯出口到海外,其中主要是美国。

村里一家乐器制造商的负责人说:“萨克斯吹奏出的音乐充满活力、非常欢快。它现在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100多年来,四党口一带一直是乐器制造中心,生产包括笙和笛子在内的中国传统乐器。现在,该地区的工厂每年生产数以千计的双簧管、小号和大号。

不过,似乎没有什么能够像萨克斯这样让四党口人着迷。

位于天津附近的四党口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产萨克斯,当时中国正成为出口大国,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也愈加明显。

生产线上的工人开始学着电视上著名乐手的样子,尝试吹奏萨克斯。

付广成(音)1995年来到四党口,在一家乐器厂做抛光工。他很快迷上了萨克斯的声音,并开始正规的学习。

如今还在工厂上班的付广成说:“萨克斯是我的事业,是我的生命。我一醒来看到的是萨克斯,睡觉时梦到的也是萨克斯。”

他说自己为四党口感到骄傲:“习惯于手握锄头的农民也能制造出西洋乐器,这是个奇迹。”

另外一些人则把萨克斯作为一种放松方式。55岁的赵百全(音)说:“萨克斯太美妙了,我不知道该如何形容。不管我有多生气,它总能让我平静下来。”

萨克斯在19世纪中期首次进入中国,并很快在中国的铜管乐队中找到了一席之地。后来在1949年之前,它成为上海夜总会的主打乐器。

中国在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萨克斯逐渐受到欢迎,主要是在爵士乐更为流行的城市地区。

责编:谭震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