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乐读窝 > 杂志 > 中华文化在东南亚华族社会的传承与发展浅析

中华文化在东南亚华族社会的传承与发展浅析

时间:2024-11-06 09:08:21

一、问题与挑战

东南亚是中华文化向外传播与发展最为广泛和密集的区域。历史上,当地华族社会以家庭为日常媒介和以社会组织为核心的传播机制如华文教育、华人社团、华文报纸,将中华文化在东南亚华族社会绵延不息传承下来。然而,随着数百年来东南亚及华族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当前华族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无论在内部传承机制还是在外部环境上,均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从东南亚华族社会内部来看,问题之一是华族社会文化断层的出现。“文化断层”指随着东南亚华族社会的代际更替,东南亚华人在中华文化的传承链条上出现断裂,主要表现为中华文化传统在土生华人社会的衰退乃至消失。华语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透过当前东南亚华文教育的状况以及华族子弟华语水平的低下,中华传统文化的失落与衰微由此可管窥一斑。

在印度尼西亚,由于苏哈托执政(1966-1998)的32年间采取排斥华文华校及中华文化的政策,致使如今40岁以下的绝大多数华人不能使用华语。在新加坡,根据2013年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新加坡华裔儿童使用中文的频率有下降趋势,在家中与父母用中文沟通的幼儿仅占40%,大部分儿童用英语与兄弟姐妹及同伴沟通,所接触的华文读物、卡通节目和电脑游戏的时间也远不及英语的多。①

在语言偏好方面,新加坡华族学生对于华语的喜欢度仅为38.9%,认为华语最有用的华族学生仅有13.7%,而认为英语最有用的华族学生则高达67.67%。②在泰国、菲律宾、缅甸等国家,由于华族人口比例的相对较小,以及所居国对华人与华文教育强有力的同化与压迫政策,致使当地土生华人绝大多数都不能以华语交流。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地区唯一保留了完整华语教育体系的国家,但近年来由于教育政策的偏颇,越来越多的华裔学生转学或不报读华文小学,而是选择就读私立小学或国际学校,③究其原因,文化断层的出现固然与上世纪以来西方文化对东南亚华族社会的冲击有关,但20世纪后半期东南亚各国压迫和同化华人移民的政策导向,以及华侨社会自身的代际繁衍并向华族社会的过渡演变,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问题之二是中华文化在东南亚华族社会的运作与传承机制有待完善。目前,海外华人社会的“三宝”——华人社团、华文学校、华文媒体是东南亚华族社会传承中华文化的主要机制,但体制自身建设的不完善使东南亚华族社会的“三宝”陷入了一定的困境,出现了乏力、不稳定的局面。

在华人社团,一方面随着东南亚华族社会的代际更替,多数土生华人不热衷参与社团事务,使社团出现后继乏人、名存实亡的状态。如在马来西亚,全国近9000家华人社团,三分之一都处于冬眠状态。④在华文教育方面,由于师资短缺,硬件设施落后,教材版本不一,无法适应当地国情,以及学校财务管理不当等,严重阻滞了东南亚国家华校的发展。如印尼至少需要30,000名中文教师,而目前只有大约4000人在从事各种华文教育,且师资老化,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教师占到65%,且不少老师只有当地初中学历。在华文媒体方面,尽管新加坡、马来西亚的部分华文媒体在当地主流社会存在一定影响力,但就东南亚总体而言,华文媒体仍然薄弱,传播力有限,读者多局限于老年移民和新移民,鲜少触及土生华人群体;在传播渠道和形式上也缺乏创新,多以传统报刊为主等。

除了华社内部存在的问题之外,东南亚华族社会在传承中华文化传统上也面临着来自外部环境的挑战。

第一,因容易受到移居国大环境以及移居国与母国政治外交关系的影响而带有天生的脆弱性。缅甸、印尼将近30年华校华报的缺失,新加坡华语使用人群的严重萎缩,菲律宾、泰国华族社会的本土化等,无不与移居国的政治环境、国家政策导向以及其与中国外交关系的疏离息息相关。在国与国日益紧密联系的今天,东南亚华族社会虽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表现出了一定的韧性和自主性,但终究无法脱离东南亚这一外部大的生存环境。2013年马来西亚政府颁布的《2013-2015年教育发展大蓝图》,规定所有幼儿园必须采用教育部学前教育课程并最终以马来语为教学媒介语,大幅度增加华族小学马来语教学时间等等,这一教育政策的偏颇使得马来西亚华族小学正在逐步被边缘化,华族报考华文科目的人数也在逐年递减;在菲律宾,2013年中菲关系的紧张致使本已定好的一些中菲教育交流计划被迫取消,这些事实都表明华族社会以及中华文化在东南亚的生存、传播与发展所具有的天生脆弱性。

第二,面临全球化的挑战。随着20世纪后半期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对东南亚社会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与挤压,也对东南亚华族社会对本族文化的认同形成了威胁,一些地方文化传统,如方言、华族节日庆典正在逐步被取代。即使得以保留,也基本演变成一种获取商业利益的手段或一种象征性的符号,文化传统本身所蕴涵的一些价值理念正在逐步丧失。如在马来西亚,华人每年都在隆重庆祝农历春节,但多数人不懂得新年活动背后的文化内涵;年轻一代华裔懂得方言的人数目前已经少于47%,也有少于40%的华裔青年不了解自己的籍贯。⑤在印尼,一些华人的宗教仪式已经变成供外国人旅游参观的景点与活动。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东南亚地区造成了一股强大的辐射效应,表现之一是东南亚华语教育热的兴起。然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兴起的华语教育,其背后的功利化目的却是显而易见的。如对于在泰国兴起的学习华语热,一位在泰国的中国官员就曾指出:中国是推动泰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懂华文的大学毕业生不仅较容易找到好工作,而且工资一般可高出两三千铢。在这种情况下,华文教育的重心更多地转向于华语教学,华文教育的文化内涵遭到了削弱与剥离。在新加坡,政府在华语教育政策方面更加强化华语的工具性和商业性,例如华语教育重听说、轻读写,取消华文为必修科,取消华文与升学挂钩等措施。印尼随着20世纪90年代与中国的复交和经贸往来的日益频繁,在华语人才方面出现了极大缺口,随之出台了一系列放宽抑制华文的政策,兴起了一股华文教育热。可见,在全球化的冲击和各地政府因势利导的政策导向下,华文教育的发展与其传承中华文化的初衷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偏离,但不可否认,其在客观上仍有益于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

二、发展与趋势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新兴格局的出现,尤其是中国经济在世界的崛起以及近30年来海外华人社会结构的巨大变迁,东南亚华族社会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方面表现出三大主要趋势:

第一,中华文化与东南亚本土文化的交织、融合与创新。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历史充分表明了中华文化的深厚性、柔韧性和包容性。早期华人移民将中华文化带到东南亚,经过与本土文化长期的互动、碰撞与融合,在历史上形成了既根植中华传统又具当地特色的土生华人文化,如马来西亚的(Baba),印度尼西亚的帕拉纳坎(Peranakan)、菲律宾的美斯蒂索(Chinesemestizo)、越南的明乡人以及缅甸的桂家等等。但这些土生华人文化多不具备自身完整的价值体系,主要以器物文化和民间风俗为主要表现形式。如今,东南亚华人作为当地的一个民族——华族在东南亚落地生根几百年,已经完全融入到东南亚各国的历史发展轨迹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华族文化,具备了一套较强的自身发展体系、模式和独立性。主要体现在语言、风俗、宗教、价值观等中华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有机融合,如印尼华人宗教的教义、建筑、仪式等多方面都吸纳了印尼社会的文化特色。如今的华族文化已经成为东南亚多元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根源于中华文化,但在语言习俗、价值取向等方面又与中华文化大有不同,并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创新,如具有南洋风格的新加坡式的华族舞蹈,马来西亚华人在中华传统表演艺术上创造的高桩舞狮和二十四节令鼓等等。

第二,“再华化”现象的出现。“再华化”指“新生代华人重新审视他们的身份和文化认同,在保持和维系自身政治认同(效忠于出生国/居住国)的大前提下,对自己的华人族群身份感到自豪和骄傲,对中华文化和语言的热情日渐高涨,并将与祖籍国的文化、经济和社会联系视为一项对自己和居住国的发展有利的因素。”⑥“再华化”的主要表现是华裔公开推崇中华文化以及自己的华人族群身分,并同中国积极建立各种类型的联系。以印尼为例,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中,仅有240万即全国总人口的1.2%承认自己的族群身份为华人,而到了2010年,这一比重却增加至3.7%,即880万承认自己为华人。⑦2000年之后,印尼成立了1000多个华人社团,以此来强化华族身份、文化及与中国的联系。此外,目前印尼的三语(印尼语、华语和英语)学校有40多个,学生人数也在呈不断上升趋势。以三语小学为例,20世纪末21世纪初小学建校初期只有995人,而到2013年已达到了8033人。不仅印尼如此,近年来菲律宾、泰国的数位政要也都公开承认自己的华人背景、身份或与中国的联系。由泰国政府支持、泰国华人建立的首家中文电视台——泰国中文电视台(TCTV),节目以中文会话、泰文字幕为主播出,同时也有以泰文会话、中文字幕或潮州话、客家话等地方方言播出的节目,成为东南亚唯一以中、泰两国语言播放的电视媒体。⑧

“再华化”现象固然与所在国的社会氛围密切相关,如国家政治环境的改变、多元文化政策的推行,但又离不开中国经济崛起这一时代背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带动了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增长。据相关报导,中国GDP增长每放慢一个百分点,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就会出现0.5个百分点的下滑。⑨目前,中国与东盟建成自由贸易区,是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再华化”的出现体现了中国崛起这一事实在东南亚及当地华族社会所产生的强大辐射效应。

第三,新移民成为中华文化在东南亚地区传播发展的新动力。随着中国-东南亚关系的改善和密切,一部分中国人开始以各种方式移居到东南亚各国。迄今,东南亚的中国新移民人数估计有400万,占到了该地区华人总数的12%。新移民的大量涌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东南亚华族社会以缺乏教育背景的老移民和以受当地教育为主的土生华人为主的人口结构。新移民中不乏有在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他们为中华文化在东南亚华族社会的传承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力量。如近十年来约有100多万中国新移民进入缅甸,主要集中在缅甸北部地区,他们不仅改变了当地的人口结构,而且使中华文化在该地区的影响也稳步增长。如在缅甸的曼德勒市中心,“中式建筑随处可见,中国风俗习惯开始在当地流行,中国人的节日甚至出现在当地城市的文化活动中,紧挨着华人寺庙的就是中国人拥有的购物中心,与中国移民通婚的缅甸妇女也日渐增多”。⑩新移民的涌入也在不断改变和兴盛着东南亚国家的华文媒体。泰国华文报纸为了迎合新移民的需求,不仅在排版印刷方面将昔日的竖排、从右到左改成了横排、从左到右,而且在内容方面更注重了中华文化的弘扬与传播,如开辟“历史与文化”“教与学”“学唱中文歌”等版面,并逐字标注汉语拼音。11新加坡的华文媒体也因新移民的到来而销量大增,华文电视台的收视率也不断升高。

结语

综上所述,中华文化传统在东南亚华族社会的传播与发展既有独立性和开放性,也有依存性和受制性。首先,东南亚华族社会几百年的发展史已经证明,中华文化已经在海外生根成长,即使在挫折时期,其依旧以各种方式保存下来。如马来西亚华人通过对华文教育权利的长期奋争来保留中华文化,新加坡通过政治途径和华语的推行使中华文化免于衰落,而印尼则借助宗教的传播使中华文化之火延续不熄。同时,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又使其在东南亚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汲取了当地文化的营养,经过实践、融合与发展,最终形成了东南亚颇具特色的华族文化。其次,中华文化在东南亚华族社会的传播与发展最终受到三个要素、两种关系和一个格局的影响和制约。三个要素即东南亚华人所在国社会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发展以及东南亚华族社会的发展;两种关系是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关系、华族社会与所在国主流社会的关系;一个格局即是世界政治经济发展格局。总之,推动中华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与发展,华侨华人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依托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广泛的跨国网络,发挥其文化传播主体和客体的双重角色,华侨华人必将成为中国与东南亚之间进行文化传播和沟通的重要载体和桥梁。

(本文系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华人社区中华文化传承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6ZDA220)

「注释」

①陈秋华:《新加坡华族儿童用华语频率下降》,《联合早报》(新加坡)2013年9月16日第5版。

②陈玉清,黄明:《新加坡双语教育与华人语言习惯和态度的变迁》,载《集美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③《华裔学生不读华小引担忧大马华教人士吁华社关注》,http://news.163/13/1018/11/9BFDGC9A00014JB6.html。

④《马来西亚华人社团近9000个1/3处于“冬眠状态”》,暨南大学图书馆华侨华人文献信息中心编《侨情简报》2013年第6期。

⑤《大马官员:华裔说好华语不足够应提升文化底蕴》,《光明日报》(马来西亚)2014年1月14日第4版。

⑥刘宏:《未来5-10年海外侨情发展趋势与侨务对策:总论》,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政策法规司编《未来5-10年海外侨情发展趋势与侨务对策》,2011年版第4页。

⑦ZakirHussain,“ChineseIndonesiansComeFullCircle”,JakartaPost,June8,2012.

⑧罗钦文:《泰国首家“中文电视台”将于18日开播》,http://news.sina.cn/c/2005-12-12/10257686803s.shtml。

⑨BenBland,“IndonesiaForcedtoReadjustasChinaBoomSlows”,FinancialTimes,August3,2013.

⑩代帆:《东南亚的中国新移民及其影响》,载《东南亚研究》2011年第2期。

11罗钦文:《曼谷随笔:追随时代潮流泰国华文传媒涤荡新风》,http://news.sina.cn/o/2004-05-28/09562651812s.shtml。

责编:谭震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