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乐读窝 > 杂志 > 碰撞与融合:陈逸飞为中美文化交流所作的贡献

碰撞与融合:陈逸飞为中美文化交流所作的贡献

时间:2024-11-06 09:09:52

文化的价值在于交流。中美之间由于文化的不同导致两个国家在过去发生了不少误解与冲突。文化交流是消除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矛盾最有效的方法。当下,随着全球化进程所带来的新形态和格局变化,中国渴望了解世界,同时,中国文化希望得到全世界的认可与重视。作为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画家陈逸飞,在上个世纪80年代走出国门,在大洋彼岸求学、传播中国文化,为中美文化交流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一、文化壁垒与求生技巧

文化壁垒(culturalbarrier),是东西方人所秉持的价值观和对事物的认知度不同造成的沟壑。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性显而易见,“中国与西方具有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在全球化背景下,中西跨文化交流中最难以绕过的深层障碍,就是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矛盾和挑战。”①上个世纪后半叶,当改革的浪潮拍岸而至,陈逸飞与许许多多的中国留学生一样,怀着对未来的期许来到美国,他所触碰的问题首先是怎样突破美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固有看法,让美国人也能够通过他的绘画作品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中国绘画与西洋绘画存在很大差异,它融儒道释三种哲学思想为一体,讲究绘画的空灵与韵味,这与西洋绘画的写实求真截然不同。“儒道释三家殊途同归,无论是由自然而人化,还是由人而自然化,最终都是‘天人合一’的境界。由此出发,中国传统文化显示出巨大的优势。”②画匠与艺术家只一墙之隔,固守传统意识的为“愣子”;一味追求绘画技法的为“呆子”,只有给绘画赋予双重精神内涵的人,把中西文化巧妙融合在一起的人,才能够突破西方文化的藩篱,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要义传递给对方,从而突破文化的壁垒,为两种文化架起沟通的桥梁。

陈逸飞出国留学先是就读于美国纽约城市大学亨特学院,后经申请获得美术专业奖学金,完成了研究生课程学习。陈逸飞当年生活拮据,在学费和生活费的双重压力下,在曼哈顿街头献过艺,为游客写生作画,后被介绍到罗耶艺术修复与装裱公司靠打工修画维持生计。

美国不乏世界顶级的艺术家,如:阿尔伯特•比尔斯塔特(AlbertBierstadt)、杰瑞米·里普金(Jeremylipking)、约翰·辛格尔·萨金特(JohnsingerSargent)等人,在庞大的艺术大师的绘画美学体系中,美国人审美习俗已经固化难易,他们在绘画中对于人物主题的强调、对风景景深的透视与光感等原则十分讲究,与中国绘画讲究意境、重神似而轻具象是有所区别的。

中美之间文化差异由来已久。美国文化总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这种感觉使他们不愿意亲耳聆听异域文化的声音。“冷战结束的今天,美国仍然没有放弃在全球确立思想文化的霸权企图”。③中国油画的出路在哪里,中国文化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绘画流派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这个难题一直是陈逸飞在美国求学时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投石问路是一种明智的选择。1981年陈逸飞的个人画展首次在纽约哈默画廊举行,绘画内容为养育他的江南水乡周庄,这种没有人物主题作为创作线索,仅以景物与中国乡情为内容的绘画,是否能够引起美国观众的兴趣,陈逸飞本人并没有把握。但是,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陈逸飞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灵巧的油画着色给人的视觉冲击不可小觑。“陈逸飞向西方油画学习,深得其中要义,具有很高超的艺术技法,但他又区别于西方任何油画家,具有鲜明的个性和艺术风范。”④陈逸飞绘画展出现在美国哈默艺术画廊,画中雅致与别样的东方文化情结,吸引了不少看客,不过当年并没有引起轰动。两年后,画家再次在美国华盛顿的科克伦艺术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他的油画《桥》被联合国选作首日封。另一幅油画《双桥》由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收藏,后来哈默访华时将此画作为礼品送给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同志。中国周庄因陈逸飞的油画《桥》而闻名于世,这幅画有其深刻的思想含义,其一是表达他对故乡的思念;其二用桥代表脚下的路径,一旦上桥就不再回头。为此,陈逸飞不仅要突破美国文化的藩篱,以绘画艺术赢得主流媒体的关注,而且他决心把中美之间文化交流做实。中国油画技法源于西洋绘画,但是,陈逸飞绝非照本宣科,他画作中的中国文化元素相当浓烈,寂寞的小桥、粗糙的石板路、静静的流水、宁静的街道等等,处处彰显东方文化的韵律与美感。《纽约时报》在评论他的画风时这样说道:“陈氏画风融合了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叫人想起欧洲大师的名字,其画面出现很多中国的古老石桥和运河,传递出和平的讯息。”⑤陈逸飞油画之美还不仅限于此,他的西藏组画、周庄系列、古典侍女、西洋乐手等,兼容中西,将中国江南人的细腻构思与西洋油画中的深刻精神内核融合在一起,表现出一个东方人独具韵律的美学风范。

二、陈逸飞绘画美学的精神诉求

一种文化的风行必定有其自身的特色,这种特色与文化人所秉持的审美思想、生活经历、生活阅历和对艺术的理解直接相连。“血管里流淌着的是中华民族的血液,这是本质,不管经历过什么,都改变不了这颗中国心。”⑥

陈逸飞生在一个旧式的文化家庭,母亲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从小受母亲的影响,喜欢教堂优雅的管风琴和墙壁上绘制的玻璃彩画。音乐是陈逸飞除绘画之外的另一大嗜好,尽管没有时间去操持乐器,但对于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柴可夫斯基的一些名曲十分熟悉,这也是他不断在绘画中重复着乐手主题的一大原因。陈逸飞绘画作品的美学价值一直是艺术理论界探讨的学术问题。

(一)心物交融、物我两忘

中国绘画传统注重写意,这种空灵的美感源自画家精神世界的表达,写意是中国绘画与西洋绘画的本质区别。陈逸飞在纽约亨特学院上学期间,秉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绘画思想,他的笔端流露出寂静、空灵的美感效应。油画《故乡的回忆》以桥为主题,整个画面空无一人,唯有破旧的茅屋和不太规整的石板路。陈逸飞创作这些看似单调的油画,仅仅想用一种真实的生活体验去表现内心的感受,无意间却触碰了中国绘画美学的最高境界,即:心物交融、物我两忘。中国绘画用色单一、构图简洁,画中多留下诗韵般的空白,给人以回味和遐想。从实景到画面,从精确到抽象,这个省略的抽象过程并非西方纯粹的抽象,它是在具象性的基础上所产生的言简意赅的审美效应。陈逸飞很长一段时间都在精心描摹他的那些静静的桥,注重水乡周庄那座双子桥的每一个细节和情调,给观众营造出一种难于言表的审美意境,也正是这种对艺术的执着,才使他成为独树一帜的艺术家。“意境是思想感情、想象力和对象的结合,把对象提高到艺术的境界。”⑦

1983年,陈逸飞从亨特学院毕业,哈默成为他的经纪人,他买下陈逸飞12幅油画作为个人收藏,他感觉这个中国画家非同一般。画家的笔下,不仅有对故乡周庄的思念之情,也有对西洋乐手的精心描绘。不放弃东方文化的本质,还能兼顾西方文化的元素,正是中国学术界所推崇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心物交融最后达到物我两忘,是陈逸飞画面美感的一个显著特征,他作品中的人物虽然绚丽但并不躁动,风景多姿多彩也在宁静与优雅之间,用唐代张的绘画理论衡量,可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简言之,就是画的尽管是物象,表现的却是心声。陈逸飞的绘画意境正在于此。

(二)纤柔温婉、不拘一格

陈逸飞侍女绘画的美感,源自对于他母亲的感恩之情。母亲对他除有养育之恩外,还有给他的艺术滋养。陈逸飞从小就很喜欢他母亲范雅芳,范雅芳不是一般的女性,她深谙西洋文化,尤其对西洋绘画和音乐情有独钟。陈逸飞每次跟母亲去教堂,都会听母亲讲一些关于宗教绘画的故事,这些故事被画在教堂的彩色玻璃上面,伴随着教堂管风琴的乐音,更是使墙上的绘画人物栩栩如生。据陈逸飞回忆,母亲在他成长的生活细节和艺术专业选择上,都一直精心呵护,直至他成才。也正是这种原因,陈逸飞在刻画画中的女性时,总是抱着一种敬畏之情。他笔下的女性温婉沉郁,优美得体。查遍画家的侍女主题作品,还没有发现一张诱发人原始性冲动的低劣趣味之作。画中的女性高雅净洁,雍容而又不俗气。油画《罂粟花》表现了一个女子独处时的寂寞感受,《黄金岁月》反映出旧上海家庭搓麻将的场面。每幅画的细节均处理得当,恰到好处。陈逸飞作品中的女性有一种高贵的意趣蕴含其间,他刻意表现的中国妇女那种矜持且内敛的情态,正是西方绘画中所缺少的文化元素。“让世界了解和喜欢中国文化的传统的特质,确认中华文化的民族特性和国家文化的身份认同”⑧是艺术家终身追求的目标之一。陈逸飞在美国毕业后一直留在纽约,在哈默画廊举办过六次个人画展。1985年进军华盛顿,紧接着,陈逸飞在美国新英格兰现代艺术中心、史密斯艺术博物馆、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等多地举办油画个人展,这给此时对外开放的中国添加了一扇对外传达中国文化的窗口。1991年,陈逸飞的油画《浔阳遗韵》在香港拍下137万港元的天价,创下当年内地画家拍卖之最。

三、中美文化从互怼到互信发展的过程

文化的交流和互信是国家友好往来的一大基石,中美两国同属于世界性的大国,又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加强双方的互信、协调彼此的行动、处理国际上的矛盾与冲突至关重要。2015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出席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会举行的欢迎宴会并发表演讲时指出:“同美方一道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实现双方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是中国外交政策优先方向。我们愿同美方加深对彼此战略走向、发展道路的了解,多一些理解、少一些隔阂,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猜忌,防止战略误解误判。”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价值观的异同,中美之间在诸多国际事务上存在分歧。“中美在诸多问题上的分歧,主要是双方的国家利益冲突面的体现,同时体现在文化和价值取向深层次上的差异。”⑨

作为站在文化传播最前沿的文化界人士和艺术家,担当着国家文化交流与对话的使命。陈逸飞作为画界的知名人士,对于中美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首先,他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表现视角,使不少美国画家看到一个东方艺术家对艺术的真情,对艺术之美的向往与执着追求,看到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区别。中国绘画注重物象内心世界的刻画,所谓的“内画风格,外展美容”的美学原理在他侍女油画系列中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出来。其次,陈逸飞传递的是一种怀旧思绪,一种对于中美之间过去曾有过的亲密交往的向往。

中美最早的深层次交往始于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作为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上海,留在了许多美国人旧时的记忆中。20世纪50年代的向苏联看齐和之后的“文化大革命”,阻断了中美之间的交流。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和中国领导人毛泽东冲破23年两国关系的冷战坚冰达成中美战略和解,并最终在1979年1月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1979年,邓小平应邀与美国总统卡特会面,宴会中,美国文化部门请美国乡村歌手约翰·丹佛给邓小平演唱乡村歌曲《乡村路带我回家》。后来,约翰·丹佛只身一人到中国游览,他在上海忆起了他的父辈经常讲述的上海故事,并且专门为上海之行写下一首歌曲《上海微风》,以期表达中美人民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之意。

陈逸飞绘画艺术作品中有上海旧时那种沉郁的基色——昏暗的光影和精巧的构图,这些都是美国画界喜欢的文化元素,也是陈逸飞作为异乡人所表达的中国情怀。在美国,陈逸飞从艰难的绘画处境,到完全自信的状态,把他具有浓烈的中国文化元素的绘画带到了美国,让更多的美国人了解到非同凡响的中国和卓尔不群的他。其实,陈逸飞个人文化交流的成功过程,也是中美文化从互怼到互信的一个转变过程,这个过程由老一代革命家毛泽东开启,由几代国家领导人发扬光大。一个务实的中国和一个着眼经济利益和实用主义的美国,应不会因为文化的错位和误读给两国人民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2005年,陈逸飞因胃出血撒手人寰。虽然他人已离去,但他在美国所留下的蕴含着丰富中国文化元素的油画,却永远留在了美国,成为中美之间文化友好往来的一根纽带。

「注释」

①崔婷:《全球化与当代中国跨文化交流》,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2页。

②彭吉象主编:《中国艺术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83页。

③孙家正:《文化境界——与中外友人对话录》,文汇出版社2006年版,第185页。

④杨长勋:《视觉人生——陈逸飞传》,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61页。

⑤龚云表,陈逸鸣:《青年陈逸飞》,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75页。

⑥杨长勋:《视觉人生——陈逸飞传》,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62页。

⑦中国画研究院编:《李可染论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148页。

⑧张西平:《中国艺术跨文化走出去研究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64页。

⑨张宇权:《中美文化外交比较研究》,时事出版社2013年版,第166页。

责编:吴奇志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