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文萍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所.."/>
乐读窝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乐读窝 > 杂志 > 建立新时代中非媒体伙伴关系刍议

建立新时代中非媒体伙伴关系刍议

时间:2024-11-06 11:25:00


    贺文萍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所研究员、博导

2015年12月1日,举世瞩目的中非约翰内斯堡峰会在南非召开的前三天,首届中非媒体领袖峰会率先在开普敦举行。此次媒体峰会汇聚了来自中国18家媒体与来自非洲47个国家120家媒体约130名负责人,大家就中非媒体在中非合作发展的新时代如何肩负起加强中非相互了解、促进共同发展、开创合作共赢新时代的使命展开了热烈讨论,并达成广泛共识。实可谓,政治与经济合作,媒体和舆论先行。

此次中非媒体领袖峰会得到了中非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南非总统祖马分别向峰会发来了贺信。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说,中非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中非友好合作有助于增进中国与非洲24亿人民的福祉。中非友好的根在人民。媒体是中非交流互鉴的渠道、民心相通的桥梁。

南非总统祖马也在贺信中说,媒体扮演着打开中非合作新机遇大门的角色,帮助实现中非的互利双赢发展。媒体的准确报道和平衡视角非常关键,政府需要和媒体合作,找到一种让民众受益的方式。

中非关系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仍不尽如人意

近十多年来,虽然中非间的政治和经贸纽带日益紧密,但中非关系发展所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却并不尽如人意。据保守估计,如今在非洲的中国人总数已逾百万。有非洲学者认为,过去10年间来到非洲的中国人比过去400年间来到非洲的欧洲人还要多。大量中国人在非洲的存在,以及一些西方媒体和非洲本土媒体不断把聚光灯对准中国公司(特别是中小私企)乃至中国个体户在非洲的一举一动,用放大镜观察中国人在非洲可能产生的任何瑕疵,并以西方新闻选择标准(即“负面及猎奇报道导向为主”,所谓“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来进行舆论引导,客观上导致了中国在非洲的故事是“好事不出门”,而“坏事传千里”。如2013年中国人在加纳的“非法采金”事件,以及近两年中国人在非洲“走私或倒卖象牙”事件,等等。①

更有甚者,即便没有“负面消息”和“偶发事件”,西方媒体也少有对中国人勤劳工作、严守纪律等优秀品质的报道,反而换一个视角称其为“木讷”和“平庸”。如法国记者SergeMichelBeuret在其广为流传的著作《中国与非洲:北京对非洲大陆的征服》中就借用北非阿尔及利亚人的口吻说,当地人更偏爱日本人,认为“日本人讲究严谨的态度受到尊敬。他们散发着智慧,一种真正的优雅。而中国人显得平庸,他们只懂得用双手和力气”;以及“刚果人认为中国人待他们如同奴隶,当他们犯了错误,中国人就用木板打他们”,等等。

同样,近年来华学习、经商和交流的非洲人也越来越多,仅在广州生活的非洲人据说保守估计就有约20万,并以每年30%至40%的速度在递增。2013年,仅非洲在华留学生人数就有约3.3万人。对这样日益庞大的非洲在华人群,也同样存在中国媒体对之如何报道、描述和认知的问题。如同极少数中国人在非洲有走私象牙和非法采金等不法行为一样,在华的非洲人也有极少数存在非法滞留问题和贩卖毒品等违法行为。因此,媒体的客观公正报道显得尤为必要,要避免“一黑俱黑”、从个案简单推论,甚至刻意渲染为普遍性行为的不负责任的媒体“宣介”手法。

中国与非洲的媒体才是中非合作故事的生动讲述者

近十几年来,虽然“中非关系”迅速成为西方有关中国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显学”,“中非合作”也成为国际舆论报道的热门话题,但遗憾的是,讲述这一“显学”和“热门话题”的主角不是中国媒体和中国学者,也不是非洲媒体和非洲学者,而是在“中国与非洲”这一对关系之外的欧美媒体和欧美学者。有关中非关系的元叙事结构和路径往往首先发端于西方(著名政界人士或者有影响的报纸杂志等出版物),然后经西方媒体的集中、密集及持续性的炒作后开始向非洲媒体渗透,最后又在非洲的媒体上以非洲人的视角和署名变身出现,久而久之这些观察和叙事的路径及结论又通过媒体和学者传达给了普通的受众,慢慢“蜕变”为“民间”的看法和“主流”的“声音”。

如近十多年来一直阴魂不散的所谓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论”,就缘起于英国前外交大臣杰克·斯特劳的一番话。这位外交大臣2006年2月访问尼日利亚时,将中国与贫困、地区冲突、恐怖主义等一起并列为非洲面临的十大挑战之一,并声称“中国今天在非洲所做的,多数是150年前我们(指英、法老殖民主义者)在非洲做的”,“含蓄”指称中国是“新殖民主义者”。以此为开端,一些西方国家的政客、媒体和学者纷纷跟进,从“含蓄”到“直白”,从“间接”到“直接”,批评中国的声音分贝和强度在当年10月北京中非峰会后更是大大升级。就连著名的《经济学家》杂志也“不甘落后”,在其2006年刊发的一篇文章中也煞有介事地写道:“大约600年前,明朝的航海家到达这个大陆的东海岸,带回了一头长颈鹿以满足皇帝的好奇;今天,中国的船只在同样的航线定期航行,带回了石油、铁矿石和其他商品,以满足一个庞大的经济体发展的贪婪胃口。”②

政客和平面媒体如此,电视和网络等具有声光电效果的立体媒体更是表现活跃。2011年,在非洲有广泛影响的英国广播公司(BBC)推出了纪录片《中国人来了》(TheChineseAreComing),从西方媒体的视角描述了中国人在非洲的经贸活动及其影响力。其中描述的一个中国人在赞比亚红红火火地开办养鸡场,从而使得赞比亚当地人养的鸡卖不出去的例子,简直就是在直观地告诉观众:“中国人来了,夺走了你的生意,你破产了!”

另外,欧美媒体等出版物主导了“中非合作”的叙事不仅影响到普通西方及非洲民众的观点,而且对学术研究的后来者也产生了“先入为主”的“潜移默化”作用。笔者曾接触一位来华留学的塞内加尔博士生,他在撰写有关中非关系的博士论文时,因所能检索到的几乎所有英法文文献都大谈特谈所谓的“新殖民主义”论调,他曾苦恼地对我说,他收集到的素材无法得出“中非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的结论。

因此,由中国与非洲的媒体来做中非合作故事的生动讲述者已迫在眉睫,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而最有资格和发言权来讨论“中非关系发展”这一宏大叙事主题的当然非中国与非洲双方莫属。事实上,正如笔者和那位塞内加尔博士生交流时所言,反映中非合作过程中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事例数不胜数(如中非经贸合作区的建设,中国全面参与非洲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等),体现中国对非无私发展援助的故事更是灿若星辰(从上世纪的坦赞铁路到新世纪的非盟会议中心,从援非医疗队到帮助西非三国抗击埃博拉等等)。但这里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讲述这些故事的语言,以及传播渠道。毋容置疑,如果这位塞内加尔博士生能够熟练使用中文来检索中文出版物,那他一定没有缺乏资料的苦恼,因为中文媒体里这样的正面积极报道已经非常丰富。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使用英文、法文等主要国际通用语言的媒体报道目前还十分稀缺,而且能够进入BBC、CNN或者《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经济学家》等西方主流媒体的正面报道更是稀缺中的稀缺。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克服这一短板,“开创中非媒体合作共赢新时代”呢?

用“丝路精神”打造“互联互通”的新时代中非媒体伙伴关系

虽然短时期内要打破西方通过长期的殖民主义统治和价值观渗透而形成的媒体和话语权优势绝非易事,但也并非等于我们只好拱手称臣、听凭自己的形象由他人涂抹和描绘。正如在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力争扩大包括中国自身在内的新兴国家在现存西方主导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表决权和话语权,另一方面也打造如“金砖国家银行”这样的新兴国家自己的金融机制,以及以推动地区互联互通为宗旨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即亚投行,AsiaInfrastructureInvestmentBank,AIIB)。在构建新时代的中非媒体伙伴关系的过程中,我们同样可以秉承开放包容和共享的“丝路精神”来打造中非媒体间的“互联互通”,即一方面争取在西方主流媒体上多发表有关中非关系的正面报道,另一方面则积极打造中非媒体的自主平台,通过该平台在国际媒体界影响力的扩大来提高我们的舆论引导力、传播力和公信力。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精神”需要我们尽力把握。

首先是开放与包容的精神,即“丝路精神”。打开百度百科,里面关于“丝路精神”的词条解释是:“丝路精神即丝绸之路精神的简称。丝绸之路不仅是商业通道,更重要的是丝绸之路体现的‘丝路精神’。丝绸之路作为人文社会的交往平台,多民族、多种族、多宗教、多文化在此交汇融合,在长期交往过程中各个国家之间形成了‘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的丝路精神。”可见,多元文化交汇融合与共享、互利互鉴、共同发展就是我们时代所呼唤的“丝路精神”的核心,也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这种开放、包容与共享的精神和理念在中非媒体合作中应主要体现为:一则我们并不排斥西方媒体的参与(如同“亚投行”同样欢迎西方国家加入一样),中非媒体合作并不具备“排他性”;二则我们愿意学习和借鉴西方媒体运营中积累的先进和成熟的经验;三则中非媒体合作的平台也是世界性的多元文化平等交流平台。

其次是创新精神。习近平主席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强调了三个维度上的舆论创新:一是舆论引导上的综合创新,从理念到内容,从体裁到形式,从方法到手段,从业态到体制机制;二是融合发展下的新媒体实践;三是国际传播中的创新。

近年来,中国媒体以创新思维和手段进入非洲可谓恰逢其时。一方面,西方媒体因国内金融危机的影响纷纷收缩其在非洲的存在;另一方面,非洲经济在过去十年中的快速增长催生了非洲媒体开展国际合作的热情。如在津巴布韦,自1995年以来,西方媒体就开始把总部迁至南非约翰内斯堡,没有一个西方国家本国派出的外派记者驻站工作。近年来,和中国各大报社纷纷扩大驻非记者站编制不同的是,西方大通讯社掀起的则是“撤人潮”。美联社因财力下降撤人,路透社则是认为非洲的重要性下降而撤人。中国媒体则逆势上扬,如今中国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CCTVnews非洲分台的节目已在非洲广受好评。新华社非洲分社采写的稿件也常常被非洲及国际通讯社采用。③

除了打造CCTVnews、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等外宣旗舰媒体,《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经济日报》《北京周报》等主流媒体均提高了驻非记者站的规模,有的媒体还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及手机网络视频等新媒体传播手段,以创新精神抢占新的舆论阵地和平台。

再次是求真务实的精神。“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恐怕是所有新闻专业学生走进课堂时听到的第一课。新闻人也会经常探讨“全部真实”与“局部真实”的关系。前述西方媒体(如BBC制作的电视纪录片《中国人来了》)对中国人在非洲情况的报道可能符合“局部真实”的标准,但却不是“全部真实”,更不能反映中国人在非洲的全貌。

在讲述中国与非洲合作历程的故事时,我们特别需要以大量活生生的事实和身边的例子来印证我们平等互利、共赢发展的非洲观。2016年春节期间,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初一至初六的每晚黄金时间段以每天一集的频率连续播放了六集《中国人在非洲》纪录片,以大量真实感人的故事,反映了中国企业家、中国维和战士、援非医疗队员、中国环保志愿者等普通人在非洲摸爬滚打、抛洒汗水、为中非关系发展默默奉献的经历和精神。这些真实的故事虽朴实无华,但比起载歌载舞的各频道春节娱乐节目似乎更能锁定观众的目光,收到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央视下一步准备制作英文字幕,把历时一载拍摄的六集纪录片推向非洲和世界,给非洲及世界观众提供一个与BBC纪录片不一样的《中国人在非洲》。

最后是交流与分享的“互联互通”精神。中非媒体合作和伙伴关系绝不只是中国对非媒体输出的“单行车道”,而是中国媒体到非洲去、非洲媒体到中国来的“双行车道”,体现的是“互联互通”精神中关键的一个“互”字。当然,由于非洲国家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仍较低,无法像中国这样自主向非洲派出规模不断扩大的常驻记者队伍,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媒体“互联互通”的实现就需要中方有更多的资源投入。自2014年以来,中国就已通过“中非新闻交流中心”项目,每年接受1000名非洲新闻领域的从业人员来中国接受为期10个月的培训。通过培训,这些非洲记者既能够以自己的眼睛观察和了解中国,也能够提高新闻采访和采编能力,并用自己的笔来记录和表达这些观察与思考。如参加2015年第二期项目的尼日利亚国家通讯社记者JuliusIdowuEnehikhuere先生在华培训期间撰写了书籍《非洲记者眼中的中国》(ChinaintheEyesofanAfricanJournalist)。他在书中表示,蒸蒸日上的中国为非洲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中非应加强各领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今年3月,有22名参加2016年第三期“中非新闻交流中心”项目的非洲记者参加了一年一度的中国全国“两会”报道,他们不仅是采访“两会”报道的一道独特风景线,而且被法国媒体称为是最受中国政府欢迎的记者。④

在2015年12月1日召开的南非中非媒体领袖峰会上,与会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王晓晖介绍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已于2015年7月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多家媒体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播协作网”,目的是通过驱动不同语言和文明的广播媒体实现互联互通,加强各方在诸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所以对于中非媒体合作,王晓晖副台长建议,可以利用已经搭建起来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播协作网”平台优势,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下,欢迎非洲广播媒体加入协作网。⑤应当说,这个建议就是交流与分享的“互联互通”精神的具体体现。广播节目可以如此,电视及报纸等平面媒体同样可以做到。我们相信假以时日,通过共同努力,合作共赢的新时代中非媒体伙伴关系的建立是可以从梦想变为现实的。

「注释」

①SergeMichelBeuret著:《中国与非洲:北京对非洲大陆的征服》,2008年版。引自台湾早安财经文化有限公司出版中文译本,名为《黑暗大布局:中国的非洲经济版图》,2009年7月版,第130页。

②转引自肖丽丽:《中国国家形象在非洲面临的挑战及舆论应对》,《对外传播》2011年第8期。

③笔者2014年5月5日访问津巴布韦时,与新华社哈拉雷分社首席记者许林贵的谈话记录。

④《22名非洲记者报道两会,法媒称之为最受中国欢迎的记者》,2016年3月17日,参考消息网,http://china.cankaoxiaoxi/bd/20160317/1102741.shtml。

⑤《中非媒体领袖峰会在南非举行,与会媒体人谈中非媒体合作》,央广网开普敦2015年12月2日,http://china.cnr.cn/yaowen/20151202/t20151202_520657711.shtml。

(因版面所限,本文略去部分注释内容)

责编:谭震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