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乐读窝 > 杂志 > 从“锈带”报道看讲好中国故事的“技术活”

从“锈带”报道看讲好中国故事的“技术活”

时间:2024-11-06 11:36:03

编者按:本期选取《经济学人》和新华社关于中国东北近年经济下滑的报道,通过比较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就对外报道的几条“金科玉律”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王若遥新华社对外部国内室编辑

作为“共和国的长子”,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曾经风光无限,为国家形成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立下汗马功劳。如今,它却因愈演愈烈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跌入低谷。眼下,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引发全球广泛关注,而老工业基地频频垫底的GDP数字格外刺眼,不少海外媒体发文解读东北区域经济,将其比作“锈带”(原指美国中西部在二十世纪后期经历长期衰败后又重新崛起的老工业区),对其前景忧心忡忡。

在外媒的“锈带”稿件中,《经济学人》2015年刊发的长篇文章《东北:重返严寒》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在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得失,研判其面临的最大挑战和解决方案。文章没有同类稿件浓浓的“唱衰”味儿,而是以事实说话,尽管立场有倾向性,却也能看到东北经济的暗明两面,堪称精品。新华社同样关注东北如何破解困局,新年伊始播发英文稿件《冰雪经济“温暖”中国极寒之地》(以下简称《冰雪经济》),获得海外主流媒体采用。稿件通过介绍黑龙江依托“冷资源”发展新兴产业,着力向世界呈现东北经济艰难转型中的亮点,字里行间回应了《经济学人》文章提出的“东北经济失速是暂时还是长期现象”的问题。

这两篇报道都是扎实采访和调研的成果,而有技巧的写作使文章更具专业性、可读性和节奏感,对提升传播效果至关重要。在此,笔者尝试比照分析两文的写作特点,探讨对外报道的几条“金科玉律”。

细节:“入戏”的关键

对外报道实践中,关注细节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许多特稿和深度新闻分析都以微观切入,用小故事、小场景开篇。不过,一些“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的作法将细节描写“口水化”,仿佛只要首段有受访者引语或稀松平常的景色描写,稿件便有了生气,这样无效的“伪细节”只会令读者兴味索然。细节的选择应当典型、切题、有趣,才能吸引读者兴趣,引领读者入题,启发读者思索。

《东北:重返严寒》开篇的场景描写即十分精彩:“在中国东北寒冷的冬天里,羊毛制的车座垫总能为司机带来奢侈的温暖感。然而,尽管上月气温大幅下降,这种抢手货却滞销了。在辽宁省会沈阳市的一个批发市场里,李晓莉(音译)审视着她堆满各式座垫的店铺:厚的,薄的;红的,白的;有图案的,素色的。‘人们挣钱越来越难,花起钱来也不再随心所欲。’她说。”

作者寥寥几笔却突出呈现了画面感和冲突感,选择“车座垫”这个细节也颇具匠心,后文直接将这种商品的滞销指向不景气的乘用车市场,并自然而然带出对作为区域经济支柱的重工业颓势的宏观分析。从一个沈阳车座垫批发商的苦恼看东北经济顽疾,真正做到了“以小见大”。

《冰雪经济》开篇一句话概括东北足以引起冻伤的严寒天气却为经济注入暖流,随后介绍正在试运营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展现“流光溢彩的冰雪城堡和旋转冰梯”,“面积相当于112个标准足球场”的办园史上最大规模,以及世界第一高冰塔等,佐证政府发展新经济的努力。冰雪大世界作为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的重头戏在海外颇具知名度,稿件相关内容被《华盛顿邮报》、法新社转引,不失为成功的细节描写。

数据:用好更专业

许多对外报道工作者认为,经济稿件中大量使用数字容易使读者感觉枯燥无味,尤其是与国人相比“数学不太好”的海外读者,因此会控制稿件中出现的数字频率,或尽量用具象描述代替数字。不过,笔者认为,我们不必“谈数色变”,因为数据能使报道增添深度、专业性和说服力,避免肤浅的主观论断。只要使用得当,即使是海量数字也不会影响阅读,甚至能带来酣畅淋漓的体验。

《经济学人》定位于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端读者,用起数字似乎颇为“任性”,不过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数字的选取通常都从需求出发,能够帮助读者更好理解文章主旨。洋洋洒洒近2000单词的《东北:重返严寒》几乎段段有数据,但作者没有堆砌可有可无的数值,而是将大量数字用于比较,以更直观地揭示趋势,例如2003年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前后,东北三省平均经济增速与全国平均数字的比较、国有企业占经济总量比重,以及制造业、投资占经济总量比重等,有力支持了作者对振兴计划得失的评判。此外,文章对于东北产能过剩、社会服务投资不足和人口危机的论述皆有数据支持,展现了深厚的新闻专业素质。

《冰雪经济》同样注重使用数字对比,例如黑龙江交出惨淡经济增速成绩单的同时,旅游业却获得35%的逆袭式增长,以及其寒带试车产业参与厂商数量创历史新高等,并特别将三省去年前三季度的数据和上半年数据相比,得出经济已有向好趋势的结论。不过美中不足的是,稿件缺乏服务业、新兴产业占GDP份额等宏观数据,这些数据对客观评价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新常态下调结构促发展的成果十分关键。

背景:拒绝流水账

背景添加和数据使用一样,讲究分寸和技巧。长篇对外报道中,背景资料有时被“滥用”,有“信息不够,背景来凑”之嫌。需要注意的是,背景虽然有助于读者了解事件来龙去脉,用起来却不能天马行空,或变成大事记式的史实梳理。背景应该紧扣稿件主旨,处处有价值而非累赘,选取方式也不应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很多时候需要作者在大量文本的基础上依据稿件需要再加工。

《东北:重返严寒》对背景的处理很见功力。既然是“重返”,必然要描绘曾经的“严寒”:“上世纪30年代,拥有丰富煤油资源的东北地区在日本军队控制下走向工业化之路,在毛泽东时代成为重工业中心。但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起,东北的光环开始褪色,政府为主导的传统变为发展的包袱,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成了企业家的乐土。90年代末,时任总理的朱基实施国有企业改革,3000万下岗职工中约有四分之一在东北,导致失业率飙升,抗议不断。”

仅此一段便将东北几十年间的跌宕起伏交代清楚,其中提到的政府主导地位和国有企业改革是贯穿全文的关键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东北今日之困。

随后,文章又用一句话概括了2003年波澜壮阔的振兴东北计划:“令国营工厂更加现代高效,促进与周边国家贸易,培养新产业。”这种高度凝练的背景归纳方式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需要引用动辄几十条的政府措施背景时,要求我们吃透政策精神,总结政策实质。

《冰雪经济》稿在背景添加方面相对简单,主要介绍了支持冰雪产业发展的气候资源。其实,若能添加一点发展新经济典型地区的旧时背景,则可以增添稿件的历史纵深感,并更好地服务主题。

视角:国际相关度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关注中国经济大势的对外报道素来不乏国际视角。但在区域经济解读中,报道时常止于国家经济全局而忽视国际相关性,从而缺失了视角中的一个重要维度。

《东北:重返严寒》不仅关注东北困局中的内生原因,还关注地缘影响,指出:“在一定程度上,东北受困于不利的地理因素。中国的东部和南部跨坐国际主要贸易通道,东北的两位外国邻居是朝鲜和俄罗斯荒无人烟的远东地区,它离近乎同样荒凉的蒙古国也不远。东三省的主要贸易伙伴是日本,但近年来紧张的中日关系成为阻碍。2014年前三季度,在辽宁的日本投资同比下降33.5%,金额约占日本投资三分之一的韩国投资跌幅更大。”

除了以简明的语言介绍东北地区在亚洲版图上的坐标和经贸关系,文章中出现的地图也清晰显示东北三省和上述国家间的地理位置关系。这对我们的启示是,对外报道需要突破惯性,开拓思路,时刻注意向“外”看。

责编:谭震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