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读书会推荐的第27本书,是美国作家、前耶鲁大学英文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的《优秀的绵羊》。这是一本批评美国精英教育的书,几乎以一书之力颠覆了美国中上阶层的价值观,引起社会的广泛争议。德雷谢维奇接受过系统的美式精英教育,在常春藤盟校从事教师职业多年。他在描述自己的学生时,选择了“优秀的绵羊”这个词。他认为:一些名校的学生过于自信,却输不起;朋友圈同质化,故步自封;思维僵化,与社会脱节,缺乏“常识性聪明”,等等。无独有偶,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也曾将北大、清华的高才生称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人认为,这两个词的内涵相似,可以画等号。一中一西两位名校教授,不约而同地反思名校教育的内涵和价值,希望通过对精英教育基本价值理念的反思,重新认识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早已成为稀缺品,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中美家长都付出昂贵的代价,这些代价值得吗?精英教育到底能给孩子带来怎样的提升?这本书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
关注读者读书会,开启美好阅读生活
“超人”作家詹姆斯·阿特拉斯曾经这样描述过一群典型的精英名校大学生:他们双修专业,擅长体育,谙熟多种乐器,掌握几门外语,并参加为世界某贫穷地区组织的援助项目,而且仍有精力发展几项个人爱好。总之,于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于外,扶贫济困魅力无限。
在《自由》一书中,约翰·弗伦岑这样描述顶尖文理学院的学生:“他们似乎对任何东西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高度悟性。”
这就是我们对当今这些头顶光环的年轻人的印象,他们就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最后赢家。
但是现实与我们的印象大相径庭:当那层不可一世的自信和完美无缺的光鲜外表被剥离之后,你会惊讶地发现,这群年轻人身上寄居着令人窒息的恐惧、焦虑、失落、无助、空虚和孤独。
一项以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的大规模调查发现,大一学生的自我心理健康评估已经跌落至25年以来的最低谷。美国心理学会曾经公布一份名为《大学校园的危机》的报告。该报告中提到,接近一半的大学生觉得自己“无望”;接近1/3的学生承认“在过去的12个月中,由于心情过度低落而影响到自己正常的生活”。
斯坦福大学在2006年就本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组建了一支行动组。斯坦福大学的副校长提出警告:“我们见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心理上出现了轻重不等的问题,有自卑、发展性障碍、沮丧、焦虑、饮食疾病、自残、精神分裂症和自杀倾向等等。”
从高中到大学,这种情况没有丝毫改善,而且情况还在进一步恶化。大学给予学生自己决策的权利和自由,这种突如其来的自由需要的是强大的自理、自立和自控能力,但是很多学生并未对此做好充足的准备。面对挑战,越来越多的学生会选择依赖抗抑郁或者抗焦虑的药物来帮助自己应对困难和诸多的不适。有些学生会选择中途休学或者直接退学。
一位在普林斯顿大学负责教学的老师回忆道:“前几天就有一位本科生备受学习压力的折磨,在我的办公室里讨论毕业论文的时候,晕了过去。”另外有一位正在从斯坦福大学办理转校手续的学生也分享了他的心声:“如果要出人头地,出类拔萃,那么就是要完全配合并服从于这个系统。我看到过我身边不少朋友,为了成绩和简历,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友情、爱情、个人探索、课余活动等等。而这些牺牲恰恰又是构建一个人内心和灵魂的基石。”
当今的名校大学生,对成就和成功有着一种被压迫式的追求:他们觉得自己必须要以最高效的方式去完成自己的目标,从而再接着去追逐下一个更高远更伟大的目标。
这些名校生从中学到大学,是一群被公认的“斗士”。他们似乎浑身上下都洋溢着自信,而正是这种自信,遭到自我形象保护和满足社会预期的绑架。当迈入大学之后,竞争更加激烈。学生们环视四周,倍加感受到他人比自己更聪明,更加突显“高处不胜寒”的处境。此时此刻,他们选择谨言慎行、乔装自己,其实内心却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从“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开始,这些名校生经历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磨炼,甚至是“魔炼”:学校俱乐部、乐团、大小团体、AP课程、SAT考试、晚间活动、周末安排、夏季课程、体育训练、课业家教、领导能力、“为他人服务精神”等等。从小到大,这些年轻人为了名校的炫目光环而奋斗。而在这个过程中,人生的目的和内心的热爱从未被给予足够的尊重,也从未被思考和探索过。
一位来自康奈尔大学的女生坦白地总结了自己的过去、现状和将来:“我讨厌自己的活动,讨厌自己的课程,厌恶高中里所做的一切,而将来的工作也将会是令人厌恶的。我将如此度过余生。”
《优秀的绵羊》书影在过去,对于一位成绩全A的学生,我们大概能够推测,他的生活方方面面都是平衡健康的。但是现在,同样是成绩全A的学生,他的心理可能存在很大的隐患。斯坦福大学的一位牧师罗比·帕特里西娅·卡琳-纽曼曾经披露:“我们的学生,不管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总是有办法取得全A的成绩。其实对于他们来讲,更重要的是,看清并认识到自己的困境,而不要被争取高分的目标掩盖了自己的双眼。”
有学生向我承认,自己在大学期间极其煎熬。可以想象,当这些学生在高中毕业之际,已经身经百战,他们知道如何讨好自己的老师和教练,懂得如何跟自己父母的朋友调侃。在这些历练之下,这些学生在大学之前已经锻炼成一群彬彬有礼、讨人喜欢、八面玲珑的才子佳人。而正是这些外在的形象同时被他们“内化”了,相信自己就是如此的幸福并有成就。
学生们对教育的认知已经固化:回答问题,完成作业,考试得高分。他们懂得如何做一名好“学生”,但不懂得如何思考。在一次跟一位在州立大学分校教书的朋友交谈时,这位朋友抱怨他的学生不懂得独立思考。我所任教的常春藤盟校的学生往往都是聪颖、有创意并思维缜密的年轻人。我非常喜欢跟他们交流并向他们学习。但是总体来讲,大部分的学生只是甘于服从学校给他们设计好的框架,鲜有对思考本身抱有极大热情者,更少有人能够领悟到,高等教育是8人的一生中智慧成长和探索的一部分,而且这个旅程必须是学生本人为自己设计和践行的。
(摘自九州出版社《优秀的绵羊》一书,本刊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