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乐读窝 > 杂志 > 王廷风及其书艺

王廷风及其书艺

时间:2024-11-07 09:47:59

王廷风(1933-2011),字子风,号虎翁、关外大虫,别署半耘斋、三乐居。生于辽宁海城,祖籍山东烟台福山。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鞍山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共鞍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鞍山市文联主席。

王廷风的祖上世代均为劳苦躬耕的农民,其少年时代是在经济和文化都处于贫瘠状态下的关外乡村度过的。父亲节衣缩食,把他送进乡间私塾,启蒙于诗曰子云。在贫寒的家境中,他知求学的艰难,因而养成了勤奋好学的习惯,课业上专心致志,博记强学,从不懈怠。那时私塾里教习近人摹写翻刻的颜柳正字帖,而且极为严格,他天姿聪颖,一年私塾下来,竟能一一背临。加上他平日诗文作业都很勤勉,到春节时已能自撰自书春联张于门楣上,求书的乡亲纷沓而至,父亲和教书先生都非常高兴。也就在这时,他对古典诗文和书法艺术产生的浓厚兴趣在心里悄然萌发,一发不可收。

15岁时,王廷风考入鞍山新华中学,受到该校古典文学教师的点拨,尤其是老师亲授的《艺舟双楫》等书学要籍,使他茅塞顿开、心胸豁然,开始懂得了光有临池之功,只能是具备了书写的基础,并非是学习书法过程的完结,更不能以此企望成为一名书家,因而从此迈进了毫不轻松的书学门槛。

1951年以后,王廷风进入机关工作。在繁忙的公务之余,他抓紧工作间隙和业余时间,多少次即使是周日、节假日,为避亲友、故旧的相邀、烦劳之扰,也不得不去办公室或闭门于居室,或临、或读,流连于笔情墨韵之中。平日里,尤至夜深人静,他耽情致志,濡墨于灯下,进入了废寝忘食的境地。他每临一字,从形到意无不认真揣摩。帖相转换,日久渐积,偶有挥之,所习诸家之形质、性情奔然于腕下,心手相称、游刃自若、兴奋异常。为了熟悉笔性,他还常常以毛笔起草公文,缮写往来信札。他为居室起名半耘斋,寓意身心精力一手抓工作,一手致力书艺的耕耘,可见他矢志于书学的诚心。

20世纪70年代以后,王廷风着力于个人风格的探索,坚信学习传统、变古出新、融会贯通、自成变化,才是他的书学之道。1979年4月,辽宁书法学会成立,王廷风以其草书参展,初展才华而惊四座,颇得沈延毅、杨仁恺等名家的首肯和器重。他相继被选为辽宁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副主席,鞍山市书法家协会主席。1981年出席全国首届书代会,被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他还担任《辽宁书法》杂志编委、《书法艺术》主编。他的书法作品接连参加全国一至四届书法篆刻展,获全国第五、六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全国首届楹联书法大展金奖。有不少作品为国内一些省市博物馆所收藏或选编入集,还为一些名胜古迹和纪念馆撰写楹联、题词,用于刊石和展出。

观王廷风作品,因从不追摹险绝好像显得平淡朴拙,其实,他的作品个性鲜明、风骨咸具,无须几经展玩,就会给观者留下深刻印象。

王廷风辛弃疾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6×416cm纸本1993年释文: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拂(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书录辛弃疾词《京口北固亭怀古》。癸酉岁,廷风。钤印:王廷风印(白)王廷风十分讲求笔墨的韵致而精于八法的驾驭,落笔之际,横竖波磔圆中带方,点画拂萦波澜老成。他纵笔而书,轻隽求挺而不失之野,爽然求秀而不失之媚,时而苍雄若古,时而沉着而润。他精于小楷,得于《黄庭经》笔意,法度严谨而不失魏晋风范。他善行书,取南宫、觉斯之气势,酣畅挺拔、痛快淋漓、藏露相宜、疾徐有致。他临习甲骨文、《秦诏版》、《石门颂》等,着力于笔意的发挥,毫无雕琢、斧凿之痕,裹锋如铁锥画沙,婉转如行云流水,小处拙朴生趣,大处气象浑凝。他最钟情于大草,渗入篆籀分隶笔意,变张旭之狂飙,得怀素之余韵,引而不放,浑而不险,力压纸背,转掣自如,尤以字如斗方的长联巨制愈见飞扬神采,气贯如虹。王廷风还十分注重作品的布局、章法,主要是着眼于在大度中抒发胸臆,见气质,见精神,但同时也注重笔的力度的运用,注重墨的浓淡枯涩的变化,不放过细微末节的处理。

杨仁恺先生曾在为《王廷风先生书法集》所作序中称赞其书作“尤以草法内含蕴藉,章法自然,一扫因袭浮华之风,深得古朴率真之旨”,是恰如其分的。后王廷风把目光又集中在明清以来的诸多名家身上,其中不难看出,他取法三原于氏,使书风朝着简约、凝重、雄浑、端庄、磅礴、奔放的方向发展,风格日臻完善。

用功于勤,曾是每一个有志于登攀者的必经之路。王廷风之所以能够取得令人羡慕的艺术成果,不能不说是因为勤奋这一永不枯竭的动力和源泉的缘故。钻研书法艺术是他的业余爱好。自少年伊始到中年的孜孜求索,如王元章学画,既没有家学渊源的优遇,也没有从师名门的机缘;生活上近于清贫,工作上重务在身,这对于他不能不算作先天的缺憾。他也曾遇到过逆境和挫折,也有过苦闷和烦恼,但天道酬勤,好事多磨,历览多少发愤之所为作,成功同样奉献给了这位发愤者。王廷风感慨之时曾自吟以励其志:“世路无穷尽,人生在限时。为学当奋勉,白发惜阴迟。”心境丝毫不减当年。

王廷风用功于勤还表现在他从传统入手,始终注重传统基本功和基本素养的训练。在数十年的不断探索中审时度势,为自己选定方向,道路既定,遇千折而不回。他从不随波逐流,不为花样翻新的标榜所迷惑,不为急功近利的鼓噪所动心。尤其是在某些人以所谓西方现代艺术流派改造东方艺术的“新思潮”染指书坛时,他神情自若,信心坚定,宁遭世俗者的谤议,也决不放弃追求的目标,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王廷风的长处还在善于思索,在混沌迷离中不失理性,因而广采众长、厚积薄发、取精用宏。他认为,勤奋可积于法,悟者才嬗其变。静观万象于理,心悟精微于道,此乃书学之大要,古今之书艺大成者莫不如此。他在不断探求自己创作风格的过程中感到,一个书家及其风格应当在继承传统、吸取传统营养的基础上,注重与时代气息的融合,注重民间文化内涵的滋养。生养他的关东大地是他生活和创作的基地,他所追求的意境就要不同于秀润如春的江南,而是在粗犷雄浑的北国,力求以高川大河、林海雪原,以浑穆浩莽、雄奇壮观,以宽博广大、豪爽坦诚,将气韵融进笔墨之中,欲着力探索出一种属于北方黑土地滋养出的北国书风,进而去寻找属于自己内心的艺术世界。然而路是很艰难的。他初涉草书之时,想藉魏晋古拙温厚的笔意章法,不染疏野张扬之习气,但写出作品像沙场点兵,严阵而少错落;其后他想取怀素之狂放,任性情颠逸而流畅,但其作品如骐骥嘶鸣,壮烈而少其韵致。深思熟虑之后,他又重新回到草书的源头,从章草书简和《十七帖》开始悟起,渐日积久,终有所得。

王廷风(1933-2011)

王廷风为书法爱好者题字

王廷风为青少年书法爱好者作示范他深知笔法之难,为了写好草书作品,曾反复到三代鼎铭、秦汉碑刻中去寻找笔意,《毛公鼎》《散氏盘》《秦诏版》《石门颂》《褒斜道》等不知临过多少遍。他对“二王”法帖、唐人墨迹印本屡经展玩,爱不释手,就连王铎、康有为等名家的墨迹都反复展读。因此,我们现在读他的作品,不难看出他于苦苦探求中,不是将自己囿于小天地之中,不是依孤门寡户之旨,而是转益多师,力求取诸家之长,不断丰富、滋养自己,在前人浩如烟海的墨迹大观中探幽发微,去寻觅、陶冶、积淀自己的风格。在他看来,书家风格的形成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创新的基础在于继承,学书要先师承古人,重法度,得传统精髓。学古而不泥古,提倡书艺要有时代感,提倡对各种艺术风格的探索,写出既有时代特色又有个人风貌的作品。

王廷风的悟性是多方面的,其深厚的文化素养也是多方面的。他通晓书法理论,热衷戏曲流派,喜爱绘画技艺。他的诗作和自撰楹联意境深邃,富于激情,严谨中见豪放,蕴藉中见豁达,深受同好所喜爱。尤为难能可贵的是,王廷风在致力于书法艺术的同时,不仅注重书品,更注重人品的修养。他是机关干部,当官没有官架子;他身为书家,却从不以书家自居,特别是对青少年书法艺术人才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常常告诫青年爱好者,学书要先学做人,不要为名利所诱惑,“右军染墨于池水,平原泄情于毫端,藏真负笈于上国,何曾想追慕功名?连付梓于书恐都是身后之事。然书艺有成,其兰亭称冠,祭稿夺人,自叙绝伦,书圣草圣代相公认。书不成,一人所失,失可复得;人不正,祸及他人,终生不成,成也无成。”他常常勉励青年后学要端正书风,刻苦奋发,立志为繁荣祖国传统的书法艺术而有所作为。他对上门求教者年不分长幼,地不分遐迩,都以诚相待,有求必应。

几番耕耘,几番收获。王廷风先生以其出众的才华、深厚的艺术素养,在他辛勤的艺术实践中结出了本应得到的果实。■

责任编辑:陈春晓

王廷风文风明月四言联174×44cm×2纸本释文:文风丕振;明月入怀。廷风。钤印:王廷风印(白)三乐居(朱)

王廷风汤右曾诗《江陵点将台》137×69cm纸本1991年释文:地形天险楚江宽,欲借荆州自古难。虚笑百人(步)称武吏,岂同列郡领材官。云台特给亲军仗,玉帐新登上将坛。骏马健儿君识否?时平政要重师干。汤右曾《江陵点将台》。辛未岁冬,廷风。钤印:王廷风印(白)半韵斋(朱)

王廷风秋兴34×69cm纸本设色1989年款识:秋兴。己巳夏日,廷风画。钤印:王廷风印(白)半韵斋(朱)

王廷风郑板桥诗《题画竹》两首80×280cm纸本释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唯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书录郑板桥《题画竹》诗两首。廷风。钤印:王廷风印(白)

王廷风李白诗《将进酒》78×170cm纸本1994年款识:右录李太白诗《将进酒》。甲戌岁夏,廷风。钤印:王廷风印(白)三乐居(朱)

王廷风一生终身十三言联229×53cm×2纸本2001年释文:一生忠贞,华表志功,英风宜永慕;终身清介,奕世载德,遗范定长存。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一百周年。丁丑岁仲秋,廷风书。钤印:王廷风印(白)虎翁(朱)三乐居(朱)

王廷风自作诗229×52cm纸本1997年释文:阳生随律转,草木渐青黄。雨洒千峰白,风吹万壑香。留云笼玉色,邀月伴清凉。韶景撩诗客,苦吟觅短长。旧作《千山梨花诗会》。丁丑岁夏,廷风。钤印:王廷风印(白)三乐居(朱)

王廷风自作诗178×47cm纸本1988年释文:斗转星移四十载,千华大地展新颜。金龙反照流霞起,铁马奔腾云路宽。山翠花红歌盛世,河清海晏梦丰年。乘风破浪时方好,万里扬帆共管弦。为纪念鞍山解放四十周年而作。廷风。钤印:海州人(朱)廷风之印(白)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