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乐读窝 > 杂志 > 我的彩墨画

我的彩墨画

时间:2024-11-07 10:09:05

宋玉成

1959年生,辽宁大连人。2006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艺术学)评审委员、辽宁美术家协会理论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鲁迅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任。出版有《外国美术史》《西方现代艺术的追本溯源》等。

宋玉成创作过程

造型、色彩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同等重要,理应加以继承与发扬。不可否认的是,在对待中国传统色彩问题上,近现代许多艺术大家都做了一定的努力。例如:张大千的泼彩、徐悲鸿的写实墨彩、吴冠中的形式墨彩、林风眠的意象墨彩等,已经走出了颇有成就的一步。而我的彩墨画就是在墨与色之间去进一步探索,尤其是把色彩的运用推向了极限。

许多人把造型问题的探讨看成是中西艺术关系问题,如果我们以“文人艺术思想”看待此问题或许成立,但从审美角度看,强调造型本是传统院体绘画的重要层面。换句话说,写意与工细的形态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技法组成部分。但在“神”“逸”之争的时代背景下两者变为对立。关于“工”与“写”的问题,齐白石成就突出,使画面具有意趣,生动耐看。“工细”“色彩”“写意”是历代画家所关注的表现形式。我的彩墨画其实就是在“写意”“色彩”“工细”之间的调和问题进行挑战,企图改变对待传统色彩的审美及应用态度,以传统色彩观为根基,探讨中国画在时代语境下新的转型。但仅以传统的色彩为创作基础还是不够的。我在中国传统色彩与西方光色的差异性基础上,通过写意的手法处理背景,将墨与彩加以巧妙融合、渲染背景或隐现背景形象,使背景在水、墨、色的融合与晕染中产生灵动的意蕴,制造出幻化的意境。将较高纯度的色彩尽意挥洒,使诗意般的幻想作为时间与空间的存在圆融于画面中,同时背景中“似”与“不似”的效果使得恒定的时空感被打破,自然的浑融成为存在的方式。

我依仗对西方绘画色彩知识的谙熟,在画中充分发挥了互补色的表现功能,这既拉开了与传统色彩的关系,同时也拓宽了传统色彩的审美质能。这种拉开不是岭南画派融入西方式的藏头露尾,我要来一次彻底的变革。这种厚重如油画般,醇厚如诗一般;深重而不失墨韵效果的色彩使得画面热烈、响亮而不失神韵。

“工细”“色彩”“写意”是传统中国画不同的追求目标,同时也有艺术家将它们进行有机融合,但是总觉得融合得过于表面化,涉及的层面肤浅。我画画时,经常以“墨”衬“色”、以“色”助“工”、以“色”助“写”、“兼工带写”,把前人的各种尝试进行大胆的推进。我的画在笔、墨、色相结合的大写意的环境中,点缀以工细的虫鱼鸟兽等。充分发挥了对比色、互补色以辅助工细的外在情态,使主体形象不仅具有自身的魅力,同时能与环境有机结合—打破了画面主体与环境空间的矛盾性,使得情趣的现实性与意象的幻想性建立起沟通的桥梁。所以我的画是在貌似自然主义的前提下,渗透出颇为主观的审美情调。

再者,在国画中表现光感,也是我的重要探索之一。在中国画传统色彩的基础上,我开始走上了融合印象派色彩的道路。而这种融合是寻求秩序的建立,而这种秩序不仅仅是中西艺术关系问题,同时也是幻想性秩序的问题。我是用毛笔、宣纸、水墨、国画颜料,通过水墨的氤氲,色彩的浓淡、干湿烘托出空气的意蕴,使画面从内向外渗透着一种光感。这种从墨到色到光到意的过程其实就是从传统回归传统的过程。而这种回归并不是生硬的回归,而是在吸收印象派光色的基础上,通过高纯度的色彩制造出五彩缤纷的神秘迷人境界,这是新意境的创造。这种新境界比传统更加饱满、厚重、幽深,是现代文明下高度幻想的结果,而这种幻想又是以传统的浓、淡、干、湿、焦的墨色建立起新的秩序。这种耳目一新的墨、色营造出来的神秘境界是对传统的突破;是中西艺术有机融合的结果;是雅俗共赏审美追求的表现;是在虚拟空间高度发达的今天,虚幻精神的秩序性表达。进一步,我还要继续在墨与彩之间进行更为融洽处理,向更为个性化的艺术高度探求。

责任编辑:韩少玄宋玉成白百合60×48cm纸本设色2017年

宋玉成牵牛花96×58cm纸本设色2015年

宋玉成野百合60×90cm纸本设色2016年

宋玉成荷花蜻蜓60×90cm纸本设色2016年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