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宇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公里处悬瓮山麓的晋水之滨,始建于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1500年前,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的晋祠已有相当规模。后经历代擘划营造和修葺扩充,遂成当今规模。晋祠是我国三大古典建筑群之一,几乎历次改朝换代,都在晋祠留下印记。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的祠宇。据《史记·晋世家》记载,唐叔虞姓姬,字子于,名虞,是西周周武王之次子,周成王之弟。叔虞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风调雨顺。叔虞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封地之内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如今的山西省太原市也因为在晋水之北,水之北谓阳,于是当时便叫“晋阳”。
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宋太宗赵光义在晋祠大兴土木,修缮竣工时并刻碑记事。宋仁宗赵祯于天圣年间(1023-1032),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传说圣母即是以宋太宗母亲为原型塑造的。
晋祠大小建筑有近百余座。整体格局基本采用传统的中轴线对称布局。轴线东西向,起自大门终于主殿圣母殿。轴线上有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钟鼓楼、献殿、鱼沼飞梁等建筑。北部有叔虞祠、关帝庙、文昌宫等几组建筑。南部有胜瀛楼、三圣祠、难老泉亭、水母楼和公输子祠等;一条智伯渠由南斜插至北,将三部分连为一体。最南部则是对称在结构之外,显得相对独立的是十方奉圣禅寺。
圣母殿是晋祠现存最早的主体建筑,原名“女郎祠”。晋祠吸引我的地方之一,也正源于这举世无双的圣母殿。当今世界叫圣母的地方除了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恐怕就是我们山西的“晋祠圣母殿”了。圣母殿内很宽阔,有梁无柱是一大看点。殿内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3尊(含后补塑2尊),造型生动逼真,情态各异。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坐,凤冠霞帔,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圣母殿前8个廊柱上雕刻着8条跃跃欲飞的木雕盘龙,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雕柱,雕于宋元佑二年(1087)。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距今虽已近千年,鳞甲须髯仍然像要飞动,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的优良与工艺的精巧。
在圣母殿与献殿的鱼沼泉上架有十字形桥。古人长圆者为池,方者为沼,沼中多鱼,故曰鱼沼飞梁。东西桥面宽阔,为通往圣母殿的要道,而南北桥面,下斜如鸟之两翼,翩翩欲飞;边缀勾栏,凭栏赏景,益增诗情画意。鱼沼飞梁建于宋代,类似现代的立交桥,是国内现存古桥梁中仅有的一例。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说:“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
自从北宋天圣年间修建了圣母殿和鱼沼飞梁后,祠区建筑布局更大为改观。此后,铸造铁人,增建献殿、钟楼、鼓楼及水镜台等,这样,以圣母殿为主体的中轴线建筑物就次第告成。原来居于正位的唐叔虞祠,坐落在旁边,退处于次要的位置了。
献殿是举行献礼、陈设祭品的所在,为开敞或半开敞的空间,有较好的通透性,又增加了空间层次,最为特别的是,整个殿内的梁柱上没有用一颗铁钉。在举行祭典时,透过渺渺的烟雾,更让人有一种超凡脱俗、虚幻飘渺之感。
元佑、绍圣年间,由善男信女募集资金,铸造铁人,筑莲花台以壮威仪。因铁为五金之属,人称之为“金人台”。献殿前的金人台上,四隅各立一尊宋代铁铸武士,为晋祠镇水护祠。西南隅的那尊铁人,铸于北宋绍圣四年(1097),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保存完整,神态威武,英姿勃勃,颇为独特。
“难老泉”是晋祠的主泉,名称有些令人费解,却是取之于《诗经》中“永锡难老”之意。难老泉位于圣母殿南侧,有傅山先生所书“难老”二字的匾额。这可是晋祠三大名匾之一,堪为传世之宝。“难老”匾额下面还有“晋阳第一泉”匾额。供奉难老泉水神的水母楼即在此处,水母楼又叫水晶宫。水母的塑像被放在楼上正中神龛里,两旁有六个侍女。水母仪容端庄,体态丰盈,极富神采。但相比之下,侍女的塑像更加引人注目。她们盈盈而立,似正要举步向前,身体与常人相比,略显扁平,增加了少女弱不禁风的柔弱感。从背面看去,她们的背影与水中游鱼颇为相像,优美而轻盈,因此,当地人都称她们为美人鱼。难老泉被傅山先生几经考证后誉其为“晋水之源”。十里八方百姓的千顷良田都靠着这眼清泉水滋养和灌溉。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眼泉水养出的晋祠大米还是清亮可口、远近闻名的好大米。可惜长流数千年的“难老泉”竟然在近几十年中加速老去,终于在1994年,难老泉枯竭断流。“一沟瓜蔓水,十里稻花风”的时代不幸成为历史。现在“难老泉”中是自来水在池中喷涌循环,也只能人为地再现古时的些许风景了。
周柏唐槐在圣母殿旁,这株生长了三千多年的柏树,相传为西周时所植,树高十余米,树身严重倾斜,与地面成45度,苍劲墨绿的枝叶披复于殿宇屋顶之上,相映成趣的是另一株名“撑天柏”的柏树正好支撑着“周柏”的躯干,形成奇特的造型,让人啧啧称叹。九百多年前,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来晋祠看到这周柏,曾留下了“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的诗句。在周柏的东面留有傅山先生书碑一通,上书“晋源之柏第一章”。
在晋祠,“圣母殿”“献殿”“鱼沼飞梁”被称为三宝。“难老泉”“周柏唐槐”“宋塑伺女像”被称为三绝。“难老泉”“善利泉”“圣母泉”(鱼沼)是晋水的源头,水温17度,常年流淌,滋润着三晋大地。
晋祠的碑刻和牌匾众多,历代文人墨客都喜爱晋祠这个好地方,山径旁的石壁和殿廊的石碑上,留存不少名人的题咏,词工句丽,书法精湛,为湖光山色平添了许多风韵。
在晋祠的众多名家书法中,唐太宗李世民的《晋祠之铭并序》可说是这里的镇山之宝。《晋祠之铭并序》被安放在贞观宝翰亭,亭内东西各置一巨碑,东面为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二十年(646)御制御书《晋祠之铭并序》碑,高1.95米,宽1.2米,厚0.27米,碑额左右各雕螭首一对,并头下垂,为唐代碑额特点,高1.06米,上刻“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飞白书九字。碑趺为矩形石礅,苍实古朴。全碑共1203字,碑文分为序文、铭文两个部分。序文为骈体文,铭文为四言古体。全文先从历史说起,歌颂了周朝的政治和晋国唐叔虞建国的政策,宣扬儒学“仁爱”思想。然后笔锋转向现实,揭露和鞭笞了隋王朝的昏暗,以至引起神人共怒,婉转地说出唐王朝的建立乃是天意,并求赖神功继续保佑唐朝国祚“芳猷永嗣”。书体飞逸洒脱,风格雄奇,笔力遒劲。刻工以洗炼的刀法,充分表现出原书法的神韵。这是目前唯一传世的李世民书法碑刻,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块行书碑,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但碑文漫漶严重,尤其下部文字几乎看不清楚了。西面为杨二酉、杨堉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按原碑拓片摹钩刻成的复制碑,碑高1.95米,宽1.2米,厚0.27米,复制工艺高超,难辨真伪。亭内北壁上有李世民线刻画像,东壁上嵌有朱彝尊集杜甫诗句“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的石刻。西壁上还嵌有清康熙年间太原知府周令树撰《重建晋祠碑亭记》石刻。驻足于碑前,犹如面对着一段历史,能聆听到一种历史之声的回响。正是因为这种国宝的存在,为胜地晋祠增加了一般风景园林和寺庙祠堂均难以相比的内涵。
除却唐太宗李世民的《晋祠之铭并序》,祠内还有不少傅山的墨宝。傅山曾在寿阳五峰山修道,拜名道士郭静中为师,自号轩辕道士、朱衣道人。他的墨迹大多是他在晋祠的云陶洞中隐居潜心古学研究时留下的。云陶洞有傅山所撰楹联“日上山红,赤县灵金三剑动;月来水白,真人心印一珠明。”将上联的“日”和下联的“月”并排起来是明朝的“明”字,“珠明”即“朱明”。“赤县灵金”和“三剑动”表明了傅山反清复明的决心。傅山一生都以反清复明为己任。斯人已去,喟然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