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暴力”一词用于还在学习和成长的孩子身上似乎过于激烈了。孩子走进学校,实际上是走入社会的实习期。
孩子走入学校接受教育,不仅仅是学习知识,也要学习人际交往。每一天在学校与同学、老师的相处,都是孩子学习与人交往的操练过程。练习的过程中,自然会有磕磕绊绊,摔个跤也是难免的。
面对孩子遇到的人际问题,家长到底能做些什么
时常会接到为人父母的朋友充满担心的问询电话,有担心孩子行为不当,侵扰他人的;有担心自己的孩子被人欺负的。现在家里大多数都是一个孩子,家长自然会更加担心孩子有这样那样的闪失。问的人多了,我发现多数都集中在孩子与人相处这个方面。
每桩事情的起因、结果和孩子的感受,以及行为表现是千差万别的,但当我们跳出事情的细节和自己的感受之外时,也许会看到一些我们更应该共同关注的话题。
我经常会问这些给我打电话的朋友如下三个问题:
1.我们冲到一线来解决孩子之间的冲突,孩子可以从中学会哪些与人相处之道?
2.如果有一天你无力冲锋陷阵,孩子又该如何?
3.孩子1岁时,学走路有没有摔过跟头?你会选择“为了不再摔跟头而放弃学走路”,还是选择“学会走路”?校园暴力有时确实吓人第三个问题一出,答案有三:选择放弃学走路;选择学会走路;给孩子来个学步车,这样既可少摔跤还可学会走路。
面对这个问题没有哪个孩儿的爹妈会选择让孩子放弃学走路,绝大多数都会充满智慧地选择第三种答案,他们清楚地知道孩子必须学会走路,没有人能替代他们行走。
有句话说得好,“成长不能代替”
记得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每天放学都要排路队回家。老师会把家在相同方向的同学排成一队,由路队长带领一列纵队往家走(类似于现在的军体委员带队上操)。我当时是个贪玩爱走神的孩子,走在路队里经常由于东张西望而掉队。
这天,路队长又一次走到我面前要求我跟上队伍,旁边还有几个帮腔的。由于我没有及时赶上,路队长便拽着我的红领巾往前拉,我冷不防被这一拽,脚下拌蒜,踉跄了几步。这一幕赶巧让姥姥看到,姥姥三步并作两步赶了过来,厉声呵斥路队长,“你放手!下次再让我看见你欺负人,我就拿斧子劈了你!”
路队长、帮腔的被姥姥的话吓得够呛!而一旁的我也被吓到了,一声不吭地站着。姥姥拉起我就走,边走边余怒未消地数落我,“你也是,你就让人家这么欺负你!你怎么那么呀!”
事情并未引起什么波澜,但也并非消失无痕。恐慌的情绪在此后一段时间弥漫在我和所有经历了这场景的同学心里。在学校经常能听见同学议论,“那谁的姥姥可厉害了!那天要拿斧子劈路队长呢!咱们可得躲着点儿。”姥姥的目的看似达到了,再也没有人跟我动手了。可是我获得“安全”的同时,成了孤家寡人。
那一幕发生之后,有好几天我都是在担心中度过,各种念头在脑子里盘旋:路队长会不会告老师;老师会不会说我;老师会不会到我家来;姥姥会不会和老师吵起来;还有路队长的奶奶会不会来等等。总之一通地胡思乱想,当然这些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散了。最终留下的是我对自己的一个看法的形成——我因为而被人欺负,于是一个人生“小目标”出现在了脑海——我要厉害起来!
恰在此时我转学回到了父母的身边。来到新的集体,我把自己演练成了一个厉害角色,经常用强硬或威胁的口气与人交流,课间也经常在玩笑间动手,以此表现出自己的“强悍”,目的只有一个——不被欺负。因为我的行为多侵犯性,同学对我都敬而远之。我做到了不受欺负,却不能与小伙伴快乐玩耍。
在人际交往上,我左调右试不断努力,终于到上高中时交到了相伴至今的一群朋友。从我在人际交往的经历来看,家长冲锋陷阵可以解围,但不能让孩子掌握与人相处的合理方法,更不能让其体验到与小伙伴一起玩耍的快乐。
还记得前面的三个问题吗?
姥姥的冲锋陷阵,让我学到了自己要变厉害不被人欺负。与此同时,我的行为中恐怕也出现了欺负人的行为。
我需要和小伙伴快乐玩耍,却是姥姥不能帮我解决的。那么只有靠自己。
我学走路的那个年代没有学步车,人际交往中我是在不断碰壁中,最终学会并交到了自己的挚友的。
姥姥要是看到我的论断,准会反唇相讥,“不冲锋陷阵,还能看着你被人欺负?”是啊,这是所有家长亲人的共同心声,浓浓血亲怎能看着自己的孩子受委屈!
这就要说说第三个问题的第三选项了。在我发问时,只给出了两个选项,貌似二选一的问题。但是很多朋友都能跳出这个“套路”而另择他法,由此展现出了他们的智慧。但是为什么到了人际关系上就不能如此了呢?这是因为其后果的不可知性。学走路每个人都是这样过来的,而且结果已经清晰明了。摔几个跟头而已,后果让我们感觉可控。而人际交往比较复杂,后果多样,这种不可知的特点让人产生担心。而担心往往会让人把结果预想得更加严重,从而进一步加剧自己的担心,如此一来很难冷静。
女生暴力呈上升趋势冷静虽然很难,但是为人父母的担子还是需要我们沉下心来好好想想。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不亚于学会走路,孩子从上幼儿园起,开始离开亲人,融入陌生环境,接触社会,这也是每个生命个体社会化的开始。这个社会化的过程比学走路要更具有挑战,经历的时间会更长。孩子在学习人际交往过程中,什么才是他们的代步车呢?
这里还有一句话,“成长需要支持和陪伴。”
孩子的成长我们不能代替他完成,但我们可以陪伴着他成长,在他成长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我们的地方。
当时姥姥看到我被拉得跌跌撞撞的样子肯定很担心,于是“路见不平一声吼”,阻止了不良后果的发生。我非常感激姥姥的及时叫停,我现在面对孩子们的不妥行为时也会这么做。孩子的行为确实需要规范,老师、家长、社会都在做着这件事。孩子还小,不能良好地控制自己,同时也经常想不到过分举止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除了管理孩子的行为之外,我们还可以提高孩子自身的能力,让他们学会更恰当地与小伙伴相处的方式,这才是大家最终能够快乐相处的根本。暴力从校内向校外延伸独生子女的成长比较大的缺憾就是,从小陪伴在其左右的多为成年人,缺少和年龄相仿的孩子在一起朝夕相处。这样来到陌生环境时,面对同样如此长大的小伙伴可想而知,会面临许多的困扰。
半年前,有个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天刚上初中的女儿跟她说,“妈妈,我们班有个同学特别爱说瞎话。骗同学还骗老师。后来我们就说,你再说瞎话全家死光光。”
“你怎么能这么说呢!”这位妈妈深感不安地制止道。
“全班都这么说他。谁叫他说瞎话骗人的!”女儿振振有词。
“那你也不能这样说人家呀!”
“那他不说瞎话不就完了,不说瞎话他全家就不用死光光了!”女儿玩起了逻辑。我的这位朋友当时一时语塞。
电话里,她担心地说,“我怎么觉得这孩子那么冷漠呀!这样下去可不行。可我又说不过她,你说我该怎么说服她呢?”
我建议和她女儿探讨几个问题:
1.说瞎话固然错,但有没有严重到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如果说瞎话要死,世上有多少人可以活?
2.如果你的妈妈正在住院(朋友还告诉我可巧当时那个孩子的妈妈病了住在医院),不论什么原因有人对你说了这样的话,你会是怎样的心情?
3.面对一个说瞎话的同学,你除了现在的这个做法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我建议她自己先认真思考,给出自己的答案之后,再和女儿去探讨这些问题。尤其是第三个问题,能想得越丰富越好,而在讨论过程中一定要先听女儿的想法,再说自己的想法。
三个问题是针对上面女儿振振有词的说法而来的,首先是看似合理的逻辑,有着前提性的错误。说谎不好但罪不当诛,这是理性层面的澄清。
接着你要明白,这时处于叛逆年龄的孩子还是不会心服的,此刻要做的是感受层面的体验。我的第二个问题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把争论带到感受层面上来。
第三,就是老话儿讲的“经一事,长一岁”。有事件来探讨是促进孩子成长的大好时机。建议这时要拿出充足的时间和经历,作透彻的沟通。认真听听孩子的想法,中间不要打断;慢慢说说自己的看法,不着急作出结论,给孩子消化的空间。如果最后能够找到大家都认可的方法,那是最好的。就算不能达成,也不是一事无成。交流的过程中,孩子通过讲述宣泄了情绪,锻炼了表达;通过倾听你的看法了解了人与人的看法的不同,开阔了看问题的思路,再有类似事情发生至少会少些执拗和偏激。其实孩子的成长就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纠偏过程中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