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爸是个企业家,可他有一样不好。迷信!在家放个供桌,供了一杆秤——黑秤杆,小麻绳,铁秤砣,铜秤星,一个个的亮晶晶。你说奇怪不奇怪?
今年暑假。我回到农村老家。爷爷和二叔种的甜瓜熟了,这天,我们拉了两车瓜来到集市。二叔自己把北口,我和爷爷守南头。
车刚停,就围上来一群人,都认得爷爷,一边打招呼,一边挑瓜。有的还给别人介绍:“他大婶来买点,老王头的瓜甜、便宜、不短秤!”一眨眼,多半车瓜都没了。
正这时,一位阿姨挤进人群,“啪!”一袋甜瓜,扔车上了,“你这老头真奸啊!孩子买了三斤瓜,回家一称,二斤四两!怎么?欺负孩子,你用八两秤啊!”
“什么?”买瓜的人一听,都把瓜扔下了,“哎……老王头,你怎么也学得用起了八两秤了?枉费大伙信任你!”你一言我一语说得爷爷一脸茫然。
这时,从人群中又挤进来一个小男孩,“妈妈!瓜不是买这位爷爷的,是在北头买那位叔叔的。”
“啊?哎呦,你这孩子,怎么不早说。”阿姨脸红了,“大爷,对不起,你看这事儿,我,我找他去!”
“别忙!这瓜是在北头买的?”
“嗯!”“走!找他去!”
二叔正在北口吆喝呢,爷爷走到近前。
“这瓜是你卖的?”
“啊,啊……是。”
“承认就好!”爷爷用手里的秤挂起了这袋瓜,“小子,看好喽!二斤四两!没错吧?”
“没,没错。”
“哼!”“唰!”爷爷一把夺过来二叔手里的秤,一称,正三斤!“好小子,你可真行……我问你,你知道杆秤又叫什么么?”
二叔红着脸,摇了摇头
“好,我告诉你。这杆秤又叫福禄秤。这上面的星必须是金色或白色的亮星,不能是黑星!尤其这最后三颗星。你祖爷爷告诉过我,这叫福、禄、寿三星,做买卖时,你扣一两无福,短二两少禄,缺三两就要折寿哇!亮星就是良心哪!咱们家世代从
商,从不欺人,你祖爷爷传下了一杆良心秤,原来供在咱们家。后来你大哥出门打工,我把这杆秤让他带着,就是要他记住祖宗的家法,本分做人,良心做事,诚信不欺。他这么做了,才创出今天这番事业!你倒好,学会使八两秤了!你对得起祖宗,对得起良心吗!”说着话,爷爷一抬腿,“咔!”把秤撅折了!
叔叔脸红了,“爹,我错了!”
围观的人们纷纷向爷爷挑起了大拇哥。
哦……我也突然明白了,原来爸爸迷信的是诚信!供奉的是良心!
(本故事荣获首都文明办、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妇联共同主办的“中华美德少年行—家风故事汇”最佳故事奖,并在国家大剧院演出。)
创作构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等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讲好故事事半功倍”的要求,2015年首都文明办联合市教委、市妇联共同主办了“中华美德少年行—家风故事汇”的活动。儿童评书《爸爸的“迷信”》就是为参加此次活动而专门创作的。
“家风”是什么?首先是一种优良的精神,其次他具有传承性。精神的传承应是潜移默化的熏陶,是家长身体力行的感染。对当今的孩子来说,靠说教是不容易将这些传统优良的家风输送给他们的。然而,我们看到当前很多的同类作品,却主要是说教,让孩子说着大人的话,表成了小大人。这种作品也只能成为说教的作品,缺乏感染力,更难以达到作品真正要起到的“教化”作用。
所以,在创作这篇“家风”故事的时候,我刻意注重了这一点,整个故事都是发生在孩子(表演者)之外的,和孩子几乎没有直接关系,他一直是用童眼看世界,一直是用童心感悟世界。他看到了家中供奉着一杆秤,就暗笑爸爸“迷信”,但是这个“谜团”始终在孩子心里萦绕不开。暑假回到老家,孩子跟随爷爷二叔去卖瓜,由于二叔用“八两秤”惹来了纠纷,爷爷当众训斥二叔的一番话,句句打在了孩子心上。当“八两秤”被折断的一刹那,孩子心中的谜团豁然解开。他明白了爸爸的“迷信”是一种家风,是一种精神,而此时,孩子因为“自悟”而自动的继承下来了这个优良的家风。
整个作品表演下来在七八分钟左右,为了适应“家风故事汇”的舞台演出,经过多次的修改,最终确定下四分钟左右的作品。
(责任编辑/张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