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文董磊2015年1月15日,由张蕴.."/>
乐读窝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乐读窝 > 杂志 > 张蕴华 :用命做艺的单弦表演艺术家

张蕴华 :用命做艺的单弦表演艺术家

时间:2024-11-08 08:00:51


    口文董磊

2015年1月15日,由张蕴华老师和包澄洁、姚振声两位专家合著、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和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单弦牌子曲》一书放到办公桌上,并附有张蕴华老师亲笔写有“闲阅并指正”时,我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那种迫切的心情和阅读的冲动油然而生。我用整整五天晚上的时间,仔细读完了这本《单弦牌子曲》。由此,引发我的一些思考。想得越多,思得越久,悟得越深,就越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只有拿起批判的武器而诉诸笔端。

在我看来,张蕴华老师是曲艺界一位真爱、真心、真情、真诚的大众艺术家,一位视艺术为生命、用生命追逐艺术、深受百姓欢迎和喜爱的民间艺术家。

一曰真爱。张蕴华出身满族镶白旗,并非曲艺世家,但父母都喜欢大鼓、岔曲、评书,可以说是曲艺爱好者或曲艺票友。小时候,一个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机缘,12岁的张蕴华考入了说唱团学员队。从此,她与单弦这一近200年历史的曲艺形式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注定了她必须用生命来哺育兴旺这门艺术。无论是跟胡宝钧先生开蒙,或是拜师谭凤元先生,还是师从韩德福先生、随魏福汉先生学艺,她是实实切切地爱上了单弦,而且是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爱得深沉。如果没有这种源自内心、发自肺腑的纯洁之爱,她也许经受不住从中央广播文工团说唱团到北京曲艺团的颠簸,经受不住农村文化工作队和干校岁月的磨砺,经受不住“文化大革命”运动的洗礼;如果没有这种不离不弃、始终不渝的伟大之爱,她也许很难做到坚持不懈地教学生、带徒弟,很难做到在退休之后依然活跃在老舍茶馆、民族文化宫的舞台上和曲艺牡丹奖大赛的评委席上,很难做到夙夜在艺、驰而不息地为传承和发展单弦艺术奔走呼号。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咱干了单弦这一行,咱就一定要爱这门艺术,对得起它”。

对任何一个社会成员来讲,他或她对所从事的职业或行当不喜欢、不热爱、不感兴趣、不知敬畏,恐怕实难履职尽责,更遑论什么建功立业。这是一条职业铁律。张蕴华老师认为,对一门艺术,只有爱得真、爱得纯,才能干得好、做得漂亮。对艺术的真爱,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鲜活的价值观,能催生人的无限动力,能激发人的内在潜能,能够塑造人的高尚灵魂,引导人不畏艰险沿着德艺双馨的光明艺术道路坚定前行。我觉得张蕴华老师身上体现出来的这种艺术真爱,是文化自觉,是艺术自信,更是从艺的导航仪,做人的方向盘。有了这种丰盈充沛的真爱,它就赋予了单弦艺术以生命的活力,传递出浓浓的善意和对未来的向往,同时也会化作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更会转化为一往无前的行动力量。从阅读《单弦牌子曲》这本书中《张蕴华单弦生涯自述》的字里行间,我深深地感受到这种艺术真爱的存在意义及其产生的伟力。无爱不从艺,从艺必真爱。这是张蕴华老师50多年单弦艺术生涯的生动写照。

二曰真心。张蕴华对她所从事的单弦艺术非常上心,对她的师父前辈老师非常热心,对前来讨教的票友爱好者万般耐心,对学生和徒弟的培养十分用心,对每次上台演出准备细心,对单弦牌子曲(含岔曲)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十分费心,对同行同道同志充满善心。她把心给了值得钟爱的艺术,给了薪火相传的晚学,给了热情捧场的观众,给了挥洒满腔热血的舞台。可以说,这是捧出来的一颗真心,晶莹剔透,光亮无比,靠近它感觉温暖,抚摸它倍增力量。她用真心读懂了单弦艺术,赢得了世道人心。组织、社会和人民给了她许多的称号和荣耀:国家一级演员、单弦牌子曲(含岔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表演奖得主、突出贡献曲艺家等等。在张蕴华老师看来:不论是对艺术,还是对观众,抑或是对同行,都应该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大家团结一心,心心相印,我们才能把单弦这一民族民间艺术继承好,发展好,传下去。她认为做一个名副其实的老百姓喜爱的鼓曲艺术家,必须用心来唱来表演,千万不能来唱来表演什么看不懂、听不明、想不通的糊涂单弦,不然的话,那真是误人又害己。同一部作品,或同一个曲目,不管演了多少次,也不论大场合、小场面,也不论是大舞台还是小讲台,也不论是在国内展示还是赴国外交流,她都一丝不苟,精心准备和反复思索,永远当作第一次登台、第一场演出。张蕴华老师在舞台上的形象总能给人一种清新、沉稳、大气的感觉,使人看了以后得到乐的愉悦、情的熏陶、智的启迪、美的享受,让人听了之后觉得舒服、舒坦、舒畅、舒心。我想,这一切,皆因为她如此走心,把观众放到了心中的最高位置,所以观众才在心中记住了她,才毫不吝啬地把掌声送给了她。正如她在书中所言:“演员不能离开舞台,艺术必须要由观众来检验,光是自己在家自吹自擂不成。”

由于工作的原因,与张蕴华老师的关联慢慢多了起来。看她的演出,听她的碟片,观她的教学,谈她的为人,论她的艺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对张蕴华老师有了更多的了解和熟悉。现任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曾作客北京老舍茶馆,张蕴华老师为了演好单弦《北京小吃赞》,不知用心排练琢磨咀嚼了多少次,真可谓一遍拆洗一遍新、百遍拆洗其新自见。正如后来她在书中说道:“这虽然是演出过十几年的老段子了,但我没有一丝懈怠,全身心地投入到唱词所表现的内容里。宛若通过自己的演唱,将一道道精致美味的小吃呈现给在座各位远道而来的贵客们,就像八仙桌错落有致摆放的一份茶点。”曲艺艺术是一种极富个体特色的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演员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每一副表情,每一段排练,每一次亮相,每一场表演,每一回总结,倘若不用心、不精心、不细心、不费心,不拿出百分之百的足够的精气神,不在应有的状态,那么演员在台上的所有展示就不可能做到“貌与神合、神与意合、意与心合”,就会显得干瘪、苍白,无生气、无生命、无意义、无价值。快板演员经常讲,在台上表演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身上有劲、口里有词、心中有事,身、口、心“三合一”,才能板眼无缝、浑然一体、一气呵成。这同样说明一个道理:作为曲艺演员,只有将所要表达的人和事真正内化于心,并赋予其现实存在的意义和未来发展的价值,这样方有可能将人和事外化于行,生动活泼地立于舞台之上,活灵活现地塑于百姓心中。张蕴华老师拥有一颗对单弦艺术的纯真之心、正大之心、美丽之心,这条心河源洁行端,宽厚绵长,流淌不息,这也许是成就她艺术人生的秘笈。心有多大,艺术世界就有多大,人生舞台就有多大。

三曰真情。艺术就是情感。无论思想大师还是大众百姓都认为此言不虚。在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看来,感天动地泣鬼神,直指人心与灵魂,莫先乎于情,莫重乎于情,莫贵乎于情;歌之,咏之,手之,足之,舞之,蹈之,都是情绪情感情形情思的表现和展露。怎一个情字了得,情何以堪,这可能是我们中国人对“情”字的极致解答。情有价又无价,情具象又抽象,情易说又难说,情有限又无限,如果作为一个演员特别是曲艺演员,不知情为何物,不懂情之重要,不解情之丰富多彩,不识情之永无止境,那注定不会有所成就。张蕴华老师熟谙“台上演员情不真、台下观众乱纷纷”、“书好表情欠、收效只一半”、“说尽人情方是书”、“有多大的人情说多大的书”等流传千百年曲艺艺诀艺谚的真谛,非常注重以腔传声,以声传情,以情动人。她在自述中认为,“演员动了情,观众才认真听”,这是一条基本规律。为了进一步丰富自己在表现“情”方面的艺术张力,她四处求教,八方觅真,在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努力把单弦“半说半唱”的特色和“活”的特点展现出来,而且慢慢地具有了自己的演唱风格。单弦曲目讲究取材求源,用词整洁,立意正大,因而无论写景状物,还是叙事讲理,都十分强调对情的的运用再现,对情的掌握控制,对情的独特表达。曲艺界有言:大书一股劲,小书一段情。表演一曲单弦往往只有几分钟的时间,这就更需要情,更要依靠情,更要发挥情的作用。这是为什么?道理非常简单、朴素,因为通情才能达理,没有情感就从来不会有对艺术的追求和向往。

张蕴华老师对情的理解和把握是清醒而自觉的。在我看来,她的情是真而深,情真才能意切,情深才能意长。同时,情也不是没有节制,没有边界,诚如古人所言“发乎于情,止乎于礼”。情的表现再现,应尊重公序良俗,要合乎人们的行为价值取向和礼仪规范,要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在这里,演员还需要处理技与情的关系问题。毋庸置疑,演员练就的技术技巧技法,要为所展现表达人物的情感空间和心灵世界服务,否则就有可能沦为单纯的炫技。通过观看和欣赏张蕴华老师的舞台表演,我觉得她对情的认识和把控的方向是正确的,对情的度的拿捏是恰当的,对情的表现也是多姿多彩的。对单弦艺术来讲,她真情似海,深水静流,广阔无垠。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