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赵彦国一、关于唐高宗《李.."/>
乐读窝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乐读窝 > 杂志 > 笔敛而秀劲若神  筋重而清明如在

笔敛而秀劲若神  筋重而清明如在

时间:2024-11-08 10:15:25


    口赵彦国

一、关于唐高宗《李贞武碑》《李绩碑》亦称《赠太尉英贞武公李靖碑》,又称《李贞武碑》《李英公碑》。其碑高750厘米,下宽180厘米,厚54厘米。为唐仪凤二年(677)十月六日所立。

李氏,本姓徐,名世绩,从太宗后赐姓李。避太宗讳去“世”,故为李绩。李绩是唐开国功臣,为唐太宗统一天下立下赫赫功绩。故唐高宗时为李绩立碑,并由唐高宗李治撰文书丹。此碑正文为行草书,共三十二行,行九十余字。碑额篆题阴刻“大唐故司空上柱国赠太尉英贞武公碑”。碑题下“御制御书”四字以及文末立碑年款为正书。碑下截漫漶,损泐三十余字。明搨本第二行“御书”之“书”字完好,今高二适所批此碑版本中“御书”二字有损,应是据乾隆间搨本影印的上海姬觉弥印本。

李治(628—683),陇西成纪(今属甘肃)人,字为善,唐太宗第九子。谥天皇大帝,庙号高宗。高宗书承家法,工行、草、隶、飞白书。其书法,行笔婉妙,宛然太宗,时人评价甚高。其父子书法在历代帝王中卓然不群,苍劲豪迈,圆润俊华,不逊于名家者流。唐李嗣真《书后品序》以高宗父子为神札,高先生亦批注云:“太宗父子书以名家,历代帝王应在拱手北面之列。”可谓推重之至。唐高宗的传世书迹多见于《淳化阁帖》卷一“帝王书”(据北宋黄伯思《东观余论》考证,《江叔帖》《答进枇杷帖》《移营五桥南帖》皆为高宗书,此数段并误入太宗帖中),至于传世碑刻则主要有《万年宫铭》《纪圣颂》《孝敬皇帝睿德碑》《李绩碑》等。

唐太宗对羲献父子书法的推崇,使得“二王”在唐以来的书法谱系中愈加具有典范性,最直接的影响使得唐宗室好书成风,书家迭出。后世对太宗、高宗的书法品评尤多,清叶昌炽《语石》评太宗、高宗书法云:“唐太宗好‘二王’书,至欲以《禊帖》(即《兰亭帖》)为殉。其书《晋祠铭》《屏风帖》,高宗之《万年宫铭》《纪圣颂》《睿德碑》《英公李绩碑》,皆行书婉妙,家法相承,宛然羲、献。中宗、睿宗便有正书,而不善行草。”又云:“隋以前碑无行书,以行书写碑自唐太宗《晋祠铭》始。高宗之《万年宫铭》《纪圣颂》《英公李绩碑》,皆行书也,可谓能绍其家学矣。”

《唐会要·书法》载许圉师言高宗书法:“魏晋以后,惟兹‘二王’,然逸少(羲之)少力而妍,子敬(献之)妍而少力。今见圣迹,兼绝二王,凤翥鸾回,实古今书圣。”许圉师为高宗臣子,难免阿谀之嫌,然高宗善书,却是事实。可见,当时为了称誉高宗之书,而力贬“二王”,谀称书圣,不免溢美。《墨池编》评高宗书法云:“高宗雅善真草隶飞白。山谷题跋:高宗笔法亦极清劲。”(马宗霍《书林藻鉴》)

《石墨镌华》评价高宗此碑:“行草神逸机流,后半尤纵横自如。良由文皇藏右军墨迹如《兰亭》之类极夥,故父子万机之暇,一意模仿,以至此也。”唐高宗书法承其家法,此碑为唐高宗的主要作品之一,笔致秀逸,神采奕奕,结构严整遒美,但雄浑不及文皇,而戈法过之。后半虽有纵横笔势,但颇具晋人风度。杨震方《碑帖叙录》论及此碑时,谓“唐高宗书法受唐太宗熏陶,笔致神采奕奕,后半尤见纵横笔势,有晋人风度”。

二、高二适批注本的书学价值高二适(1903—1977),江苏泰州姜堰人。原名锡璜,后易二适,曾署瘖盫、舒凫、磨铁道人等,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近现代著名书法家,有“当代草圣”之誉。1965年与郭沫若有“兰亭论辩”之争,声震士林,其《兰亭序的真伪驳议》和《兰亭序真伪之再驳议》等文影响极大。此外在文史哲、诗词、书法的研究和创作方面,成果卓著,著有《新定急就章及考证》《〈刘梦得集〉校录》《刘宾客辨易九六疏记》等。

高二适先生一生追求人格独立,不随人作计,学术上溯本求源,书法上高扬帖学,力追晋唐,尤嗜唐太宗父子书法。他曾自言:“予笃嗜唐太宗、高宗父子书,顾久不得佳搨,心焉憾之。今夏忽于旧肆获此,摩挲石墨,益发临池之兴矣。癸巳夏二适记于沪寓。”“又既得此碑,乃持示仰苏同观。承招晚饮新雅酒楼,勤搜对勘喜庆弥极,此亦客中友朋文字之一乐云。”高先生亦嗜书如命,勤读不止。所读碑帖皆随感而发,反复题跋,其眉批、评注、题记跋语皆为一时一境之感悟心得,各体书法、各种笔调有机结合,呈现出敏于思考的学者风范。欣赏其所题墨迹,读其文意进而推敲其思路和观点,可以看出,高先生的读帖方法最显著的特征是以研究的态度精读碑帖。他常以广博的学识将多种版本进行比勘,较其优劣,溯其由来,勘其讹误,使问题的因果流传昭然若揭。同时,他又以诗人的浪漫对碑帖的神意特征凝练概括,时而简洁,时而对仗,读来令人激越,且朗朗上口,过目不忘。这都是他深厚的文史知识和诗学修养在对碑帖精熟理解和思考后的提炼与再创造。

高二适草书致孤桐手札27.5cm×134.5cm纸本姜堰高二适纪念馆藏释文:孤桐师钧座:昨奉复一书,于虞世南师受智永书事,在古今传授笔法一文蚤(早)有说明。而适哀荒,独成疏陋,幸承老人具眼,如不然,其影响亦非浅鲜矣。汾阳肆言无忌,南京友人中有寄意东人者,是可耻之一(国人懦弱,今尚畏一种高位人,而自卑不为千秋公论,斯可戒也)。适于此不发则已,一发则不能收。心头热血,举非凡俗所堪解。此如适读龙门文、杜陵诗,临习王右军,胸中都有一种性灵。所云“神交造化”,此是也。夫己氏为当今国士、天下士,而厚诬古人,蔑视来者,至于此极,适真有创钜痛深之思。兹此只能为公道之。此事如付公表(《人民日报》也有论学术一栏,要得大力才可,愿老人也为书艺一广之),适忖不会遭到敌阵,可为书林中人伸一口气,不审究何如也?如谈龙跳天门,虎卧凤阁,适往于甲寅刊、今于毛选均之皆是也。论政、为文、作书,能为理全势足,天骨开张,均可如书平雄强之训耳。公谓何如?敬敂暑安。适再拜。十五日。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