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乐读窝 > 杂志 > 佛学大师宗密

佛学大师宗密

时间:2024-11-08 10:54:39

唐代无疑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代,高僧辈出。玄奘不用说了,妇孺皆知。惠能、一行、鉴真、怀素等,也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宗密其人,世俗名声不彰,不过在佛教史乃至思想史上,宗密绝对可算是个大人物。冯友兰曾评价他“上为以前佛学作一结算,下为以后道学立一先声”。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总有不同思潮各呈异彩,隋唐时最辉煌的是佛教,而宋明时代则以道学为优。宗密作为一个时代潮流转变中承先启后的关键所在,实在是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上不可不谈的人物。

一由儒而佛

宗密之所以有这样的地位,除了唐代佛教本身的发展推动之外,其实与其个人天赋密切相关。相对一般的佛教徒或思想家,宗密显然在哲学思辨能力上十分突出,可以说是个哲学天才。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即“好道不好艺”。他的成长过程,充分可以证明这点。

宗密俗姓何,名炯。是果州西充人(今四川西充县)。在唐代算是比较偏僻的山区地带,文化社会方面比较闭塞滞后。不过,宗密“本豪家”。宗密的富家出身,正是他后来深研佛学、穷究哲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他能摆脱得了物质之忧,更容易早早地进入精神层面的追求。

宗密从小习儒,自然是奔着科举入仕之途而去的。但宗密的兴趣在很年轻时就转向了佛教,大约是在“十七岁到二十二岁”这段时间,他自称“素服庄居,听习经论,兼覆疏讲”。结合宗密自述“早年丧亲”的事实,则所谓的“素服”很可能是指他为前后离世的父母双亲所穿的丧服,而四年之久的时间也正是其服孝时间。这个判断如果正确,那就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宗密会在服丧期间开始转向佛教的学习。

首先,这段时期中宗密有了大量接触到佛教活动的机会。对于丧葬而言,儒家本极为重视,有各种丧葬礼仪。但佛教在这一方面似更有优势,且不说有各种更加世俗化的仪式,更有着有关死后世界的解说:来生、转世、乐土等等,这些丰富的资源,对生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安慰。

其次,丧亲之哀对于年轻的宗密来说,绝对是难以承受之重。宗密晚年所撰的《盂兰盆经疏》中说“儒、释皆宗之,其惟孝道矣”,是从佛教理论上去认证孝亲的合理性,更坦承自己“永怀风树之痛”,虽已是大彻大悟的高僧,依然未能忘情于此。

我们可以理解,巨大的生死之痛,以及进而产生的人生之惑,也会是宗密开始终极追问的一个缘起,让他怀疑人生的一个起点。

面对生死这样一个终极大问,儒家自然也有回应,经典的有如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相对于死,儒家更加重视生。而“祭如在”的说法,也表明儒家对死生之间的交流更着重于生者的内心的敬和形式的恭,死和死者,可以存而不论。总之,儒家对于死亡这个问题是采取了一个阙如的态度。不用说,佛教在生死人生的思考深度上,或者说,在不断追问的哲学思考上,佛教显然是远胜于儒家。如果说儒家更像是教育家的话,佛教则更像哲学家。

生死之痛的感受,几乎人人都会经历,会感受到。但对于宗密来说,这个哀痛,却让他产生疑惑,从而不断开始哲学式的追问,他的这种哲学敏感的天赋是极为重要的因素。

二禅门顿悟

过了守孝期后,宗密依然是一个“问题青年”,因此之故,他还没有做好准备投入佛教领域,而是再次继续之前的儒业之途,即为了考科举而进行求学之路。很可能是为了得到更好的教育环境,宗密到附近的遂州(今四川遂宁)求学,因为在遂州有“大阐儒宗”的“义学院”。

宗密二十五岁时偶遇一位从西川云游到遂州的禅僧道圆。道圆是当时名声显赫的荷泽神会的传人,可谓禅门正宗。宗密自称“问法契心,如针芥相投”,还说“一言之下,心地开通”,可见道圆是真能解他疑惑之人。

那么,所解之惑又是什么呢?宗密自己有回答:“既知世业事艺本不相关,方始落发披缁。”也就是说,他此前惑于“艺”,至此在道圆的启发下,他终于明白了“道”与“艺”之别。他的出家,与其说是脱离尘世,不如说是走上了一条他心目中的“真理之路”。显然,在他眼中,世俗生活的美好前景,远不及精神与智慧的满足。宗密这样的人,可谓是真正脱离了俗谛桎梏的人,有大快乐。

果然,宗密刚踏上此途,就收获了一次大欢喜。宗密作为出家不久的小沙弥,去遂州府吏任灌家赴斋请时,见到了他一生所爱—《圆觉经》。多年后,宗密在给《圆觉经》做注释时,还不禁回忆起这次偶遇:“读之两纸已来,不觉身心喜跃,无可比喻!”这是一见钟情的喜悦;“卷未终轴,感悟流泣”,这更是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感动。

自此之后,宗密一生反复研读此经,并做了大量的诠释文本,将《圆觉经》发扬光大。同时,他本人的思想体系,也是以《圆觉经》为核心而建立的。《圆觉经》也因为宗密而成为了佛界的著名经典。

为什么宗密对此经别具青眼?首先是因为《圆觉经》涵盖广泛,而且契合宗密思想。宗密认为,《圆觉经》“具法性、法相、破相三宗经论,南北渐顿两宗禅门,又分同华严圆顿”。宗密还说过“一轴之中,义天朗耀”,其意为:“于此一经,达一切义。”在宗密看来,这一卷佛经几乎包揽一切佛教精华了。

其次,《圆觉经》是宗密悟道之契机。用禅宗的话来说,《圆觉经》于宗密,有“棒喝”之效。宗密自述他的收获:“今知心是佛心,定当作佛。”所谓“心是佛心,定当作佛”,正是《圆觉经》的真心本觉说,即每一个人的心与佛陀的心都是相同的,都具有觉悟的本能,一旦心地觉悟就一定可以成佛。这个觉悟,既是宗密佛学思想的核心点“心性论”的来源,也充分体现了宗密在宗教信仰上的信念突破。

所以,等宗密向道圆叙述了自己的感悟,道圆十分感慨地说:“此经,诸佛授汝耳!”可以说,宗密遇到《圆觉经》,顿悟成佛。

在元和二年(807),道圆请拯律师给他受全部戒律,成为一名正式僧人。此年,宗密二十八岁。后来裴休给宗密做传的时候,也是从这年开始计算他的僧腊。

三华严渐修

悟是悟了,但宗密依然在路上,依然有很多困惑。他自述此时的状态时说:“然于身心因果,犹怀漠漠;色空之理,未即于心。”还说:“配文则难为通会,章句浩博,因果重叠。理虽一味,势变多端。”可见繁杂的佛教知识、多变的哲学概念都尚需补课。所以,接下来,宗密开始了一个新阶段的学习。后来宗密会持“顿悟渐修论”,几乎就是自己修行过程的写照,先解悟,再证悟。

禅宗,尤其是南禅一脉,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为特色。顿悟多凭个人缘法,凭直觉悟性,带有较强的非理性色彩。而对循序渐进的渐修、逻辑严密的理证,似非所长。所以,此时的禅宗,对于勤学善思的宗密而言,似已有不足。有趣的是,在宗密不停追问之下,禅师道圆居然拿出了一部华严宗的经典,让宗密学习。此经即华严宗初祖杜顺的《华严法界观门》。宗密一得此书,如得“佛法宝藏”。相对于禅宗,华严宗则长于理论,其实这个路子倒是更加适合宗密的风格。

宗密投入华严经的学习非常努力,据他自述:“同志四人,琢磨数载。一句中理论,论则通宵未休。”真的如饥似渴。由此宗密进入了一个新境界,也进入一个新领域。随着宗密的成长,困惑在不断增长。但是道圆禅师,乃至整个四川地区,都不再能满足他的知识渴求。他需要一个更大的世界来满足自己和展示自己。

大约在元和五年(810),宗密开始走出四川,开始游方。他离开遂州,沿着交通线往东,来到了襄阳。在恢觉寺中,宗密遇到了澄观弟子灵峰。当时灵峰已经病重,临终前他把澄观新著的《华严经疏》及《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传给了宗密。澄观为华严宗四祖,学问渊博,是当时首屈一指的高僧,其《经疏》和《义钞》可谓是“华严大法”。宗密得书之后,夙夜披寻,终于茅塞顿开,“一生馀疑,荡如瑕翳;曾所习义,于此大通;外境内心,豁然无隔”。可以说,宗密的佛学境界自此已经不惑。所谓不惑,应该理解为宗密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构建的思想体系。

虽说这些话语来自宗密写给澄观的信,有示好之意。但此后宗密对《华严经》的讲疏,证明了他确实已经功力大进,佛学圆满。在襄阳的时候,他就开始宣讲《华严经疏》,受到热烈追捧。早前,宗密曾去益州(今四川成都)拜见了祖师南印,南印就称赞他说:“传教人也!当盛于帝都。”可见他确实善于宣讲佛学。

此时宗密疑惑尽去,融会贯通,讲经更是如舌灿莲花。乃至于他北上洛阳,再次宣讲《华严经疏钞》时,听众中有一僧名泰恭,听完之后,欢喜无限,居然自断一臂。泰恭固然痴狂,也足见宗密讲经之动人。

而由此次断臂风波,又意外成就了宗密拜师澄观的因缘。当时的洛阳留守郑馀庆命人查问此事并上报朝廷,拟加惩治。而宗密在申辩状中直接声称是华严澄观门下。因为宗密本来就是在宣讲《华严经》,而且他大概也希望能借声震朝野的澄观的名声来消弭此事。但实际上两人素未谋面,宗密此举算是冒认了师父。

所以,事后宗密立刻以弟子之礼修书一封,请求澄观谅解,还顺带上他自己对《华严经疏钞》的心得体会,算是交了入门答卷。澄观阅信后并没见怪,反而称宗密为“法子”,亲承了师徒关系。随后,宗密就到长安礼拜澄观。澄观十分欣慰,感慨说:“毗卢华藏,能随我游者,其惟汝乎!”毗卢华藏就是《华严经》所标示的理想国土。

此时,澄观七十四岁,宗密三十二岁。由此宗密登堂入室,终于继承了衣钵,乃至后来被追为华严宗第五祖。

四禅教一致

宗密到了长安之后的头二年,昼夜随侍澄观身侧,学问日益精进。以后就在城区各寺院听经学法。长安是大唐的佛教中心,高僧名寺极多,藏经极富。宗密往来于常驻的寺院有智炬寺、丰德寺、兴福寺、保寿寺、草堂寺等。在长安的宗密,可谓是如鱼得水。

宗密学问大成之后,开始潜心著书立说,著作颇丰。宗密的著作,可分作三类:一类是对佛教经典的注释解说,最主要的是对《圆觉经》的大量注疏,此外还有《涅槃》《金刚》《起信》《唯识》《盂兰盆》等经的疏钞,涵盖极广;一类是有关禅宗的研究,如集诸宗禅语为《禅藏》等,现在尚存其《都序》,是禅宗史上最可宝贵的史料;再一类是真正的建立自己学说的研究,如《原人论》等。其著作总数达二百多卷。这些著作,代表着唐代佛学的高峰。其中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成功提出了“禅教一致”的设计,指明了后来佛学的基本方向。

宗密在后世被视为是华严五祖,不过他的密友裴休为他所做的碑文中,却将他列在禅宗菏泽神会的谱系中。可见在他人眼中,宗密的佛教宗派归属是有不同看法的。那么,宗密又是怎么自视的呢?

宗密晚年集大成的著作当属《原人论》。在这里,宗密将佛教各门各派都排了座次,建立起一个教、禅一致的体系。其中教分为三:密意依性说相教、密意破相显性教、显示真心即性教;又分禅为三:息妄修心宗、泯绝无寄宗、直显心性宗。而且,禅、教两大体系中的三个层级又是两两相对相通的,证明教、禅一致。另外,最高一级的则分别是华严宗和菏泽宗,也就是他将自己最初入门的菏泽宗和最后皈依的华严宗并列。从这一安排来看,宗密自己大概是要兼祧禅、教两家的。

宗密体系的设计,自然是与自己的佛门经历分不开的。不过,宗密这一禅教合一的思路,正是要将之前中国佛学各宗派的精粹融会贯通,是佛学集大成的精心之作。不过有趣的是,在佛教史上,宗密的地位却并没有显得那么高。这与佛门宗派之争颇有关系。会昌以后,佛教最普及的自然是禅宗,如华严宗在五祖宗密之后再也没有人物。而禅宗里面,蓬勃发展的也不是菏泽一系,乃至菏泽大师神会原来钦定的七祖地位都被剥夺,可见一斑。宗密的历史地位,如果从佛学、从思想史考察,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但是从后来禅宗灯史反溯的“道统”而言,宗密就不免成了旁系支流。从这个意义上说,宗密在哲学上是成功的,在宗教道统上却是失败的。宋初的赞宁在撰《宋高僧传》时,就将宗密列入了《义解篇》,这个评价是有其背景的。

吊诡的是,到了今天再来追溯禅宗历史的时候,宗密当年所写的禅宗著作,如《禅源诸诊集都序》《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等等,都成了禅宗史研究最宝贵的资料。唐朝时,佛教各派为巩固自己的信仰和学说,相继编书,如天台宗编有《天台教典》,律宗编有《毗尼藏》,禅宗也有《禅藏》,而《禅藏》即为宗密编纂。《禅藏》又称《禅源诸诊集》,卷数达一○一卷。可惜这部巨著已经散佚,只留下《都序》,正是禅宗史研究的必读史料。宗密通过自己的著作,再次成为禅宗史上不得不说的关键人物。

五三教合一

自唐以后,佛教发展的主旋律,除了教禅一致外,还有一个也与宗密十分相关,那就是三教合一。

在宗密佛学大成之后,又出现了一段密切接触儒者的时间。那就是他到了长安之后。太和二年(829)庆成节(皇帝诞日),唐文宗诏他入内殿讲授佛法,深加赏识,赐予紫方袍一件,并敕号“大德”。既得圣眷,宗密愈受朝士追捧。而宗密在入宫之后的二三年内,忙于各处宣讲佛经,都在长安城内,这段时间当与朝士们往来频繁,有些还留下往还酬答文字,如裴休、白居易、刘禹锡、萧俛、温造等。这些人中,很多人都是佛学爱好者,如裴休更是以佛教护法自居。但从本质上说,朝臣们的儒者身份是他们的基本底色。白居易喜佛,但他首先是个儒者。哪怕是裴休,虽然灯史有传,但是宣宗也曾夸他是“真儒者”。更有如刘禹锡这样很有思想的儒者。他们与宗密交往,肯定也多与佛学相关,但肯定也会给宗密带来不少儒家思想的冲击和影响。

在佛门内部,宗密通过打通禅、教来达成“思想统一”。不过他的思想野心远不止佛教,他其实还想把儒、道两家也吸纳进来,完成三教合一的真正的思想“大一统”。

整个唐代,三教论衡的局面一直存在。如唐后期出现了韩愈这样的激烈辟佛者。但在三教争论的过程中,也逐渐开始出现了三教合一的现象。比如韩愈激烈反佛,当时有些僧人受此影响,“反斥本教以尊儒术”。这些僧人的行为可视为是融合佛、儒的先声。当然,在佛教内部大部分人还是针锋相对的,如宗密的老师澄观多批评儒道,视儒道为敌、为外道,界线分明。

但到了宗密手里,思路有了大转变。他把儒道都纳入到佛教体系中,将其视为“天人教”,儒道与佛,是友非敌。宗密公开表示:孔子、老子、佛祖,都是圣人。可见宗密从根本上对儒道是予以认可的。而且,宗密还肯定了儒家在治理社会方面有其特长之处。这种态度,才是真正能将三教合一的前提。

当然,宗密的三教地位并不是均衡的。在他的体系中,儒道的“天人教”处于层次最低的阶段。宗密通过深厚的哲学功力,将儒道两派的漏洞一一批驳。可见,宗密的三教合一思想,还是以佛教为核心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儒、道只是“艺”,而佛教才是真正的“道”。

宗密的三教合一的设计,对后来的宋明理学有着很大的启发。除了三教合一这种思想框架外,更有价值的还是宗密深刻的哲学思考。这又有两方面的价值,从反面来看,宗密对儒家哲学根源的追问和批判,使得儒家学者必须直面反思,比如他曾批判过儒道的“天命”“大道”“自然”“元气”四大传统命题,这对后来儒家补足缺漏十分具有启发性;从正面来看,宗密的一些思想概念,儒家学者直接加以借鉴。如学者公认,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的不少概念来自《原人论》。理学的创建,有人视为是“入室操戈”,即入佛学之门户,夺佛学之方法,回来捍卫儒家基本价值。可以说,这里面的“戈”,有不少正是由宗密打造的呢。

别有意味的是,宗密的最后一部著作可能就是《盂兰盆经疏》。其中,他充分肯定了佛教中也有孝道,和儒家是一致的。宗密虽然佛理上十分晓畅和彻底,但也还未免有情。宗密思想体系中,留有儒、道一席之地,其实也是很自然的。

六圭峰大师

在长安的岁月中,宗密结交了不少朝士,其中有两个人,在宗密的死前和死后,分别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这两个人都是宰相,一个是李训,一个是裴休。

在受到文宗嘉奖之后,宗密一度在长安很活跃,却也遭到了一些批评,认为他不专注于禅修。于是在太和五年(831),宗密离开了繁华的长安,也避开政治圈子,回到终南山,继续埋头著述。但是四年后的一场政争,还是把宗密卷了进来。

太和九年(835),当时的宰相李训等人密谋铲除宦官势力,而发动了唐史上十分著名的“甘露之变”。政变功败垂成,愤怒的宦官全力反扑,喋血长安。李训仓皇中逃入终南山,投奔宗密。之前李训与宗密交往有年,关系不错。所以宗密冒着极大风险同意了,但被他人制止。李训转逃凤翔途中被捕就死。大宦官仇士良得知此事,就派人逮捕宗密,欲加害于他。生死关头,宗密坦然申述:“贫僧识训年深,亦知反叛。然本师教法,遇苦即救,不爱身命,死亦甘心。”据说当时“朝士闻之,扼腕出涕焉”。宗密真不愧是得道高僧,能将生死置之度外。而另一宦官首领中尉鱼弘志因为欣赏其临死不畏,上奏说情,宗密遂逃得一死。

此后的宗密,行踪记载极少。但根据作品推测,他很可能再次返回了老家果州。此外就信息寥寥,大约是更加韬晦,全心沉潜于佛教世界中了吧。

唐武宗会昌元年(841)正月六日,宗密圆寂于长安兴福塔院,享寿六十二岁,僧龄三十四岁。宗密临终前嘱诫门人:“令舁尸施鸟兽,焚其骨而散之,勿得悲慕以乱禅观。每清明上山讲道七日。其馀住持仪则当合律科,违者非吾弟子。”尽显高僧本色。门人把他尸体火化后,取出舍利藏于草堂寺。

就在这一年,唐武宗登基,他本人宠道而反佛,同时也是由于佛教寺院经济发展过大,出现与国争利的状况。于是武宗发动了灭佛运动,这是佛教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官方打击,也是佛教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史称“会昌灭佛”。在这样灭顶之灾的大潮中,宗密似乎也一下子被湮没了,无人再顾。

直到十二年后,裴休才让人们重新记起这位伟大的佛教徒。裴休是唐代最佞佛的官员,甚至自称护法。《景德传灯录》则干脆将其定为黄檗的法嗣,而进入禅宗传承的道统。但从现有的文献观察,与裴休来往最久而最密切的僧人,还应是宗密。宗密的大量著作,裴休都给做过序。裴休曾称其为“吾师”。后来撰碑时又说:“休与大师于法为昆仲,于义为交友。”定义为兄弟朋友。所以两者关系,说是“师友之间”当不为过。

大中七年(853),裴休已经是唐宣宗的宰相,深受宣宗信任。裴休怀念旧友,出面为宗密修墓造塔立碑,还说动了唐宣宗追谧宗密为“定慧”禅师,塔号“青莲”。唐宣宗继武宗上台后,一反其毁佛政策,追封前代高僧宗密,可视为其支持佛教的一个举动。

有意思的是,宣宗赐予的两个称号“定慧”“青莲”,后来并没有流行,人们称呼他最多的则是“圭峰”。圭峰是宗密长期居住的终南山草堂寺南的一座山峰,他经常在圭峰兰若潜心著书,故宗密著作上的署名之前往往冠以“圭峰”二字,后人也就以此尊称宗密为“圭峰大师”。

回首十二年前,宗密辞世,正在会昌元年,实在可谓是中国佛教的一大象征。中国佛教的历史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一是从佛教传入到中晚唐,二是从晚唐五代到明清。其间的分水岭是会昌法难。前段属于佛教传入、译经和创宗立派的时期,可以称作教义的时代。而宗密可以说是教义时代的总结者。

再回首七十三前,宗密出生,正在建中元年(780)。这一年,大唐德宗皇帝刚刚登基,他甫一继位,就励精图治,一心谋求恢复大唐盛世荣光。于是在此年,下令实行“两税法”—这是中国古代史上最重要的一次税制改革,甚至有学者提出,中国历史的分水岭当以两税法作为标志。巧合的是,宗密就出现在这个时间点上,似乎也是某种别有意味的象征。

当然,这些都是巧合,但完全可以说,相比于普通人,宗密更有资格被称为是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甚至是终结者和开创者。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历史系)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