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乐读窝 > 杂志 > 游于艺:宋代的忧患与繁荣(四)

游于艺:宋代的忧患与繁荣(四)

时间:2024-11-08 11:31:52

我们知道,唐代的都市文化很大程度上还是集中在宫廷和寺院的,包括公共文化活动,很多是以寺院为中心举行。宋代则有各类展示在十字街头的文化活动,世俗的文化、市井的文化在这个时期经历着大放异彩的阶段,包括通衢路畔说书的、饮茶的、杂耍的,生动活泼。茶楼酒肆、巷陌街坊,都成为士人呼朋唤友往来的空间、交游的场所。在《清明上河图》中看到的、《东京梦华录》里读到的,都会让我们注意到这样一种情形,就是城市里面有很多士人民庶热络交往、相互会聚的公共空间。这也体现出一种市井化、平民化的氛围。

陶晋生先生是台湾“中研院”的院士,对于宋辽金史有深入的研究。他在《宋辽金元史新论》的序论部分有这样一段话:

这一时代里中国人并重理想与现实,兼备雅与俗的口味。就政治和军事方面而言,尊王攘夷是理想,士人政治和对辽金妥协则是现实;就思想而言,理学家对儒家思想的阐释是理想,改革家则企图将理想付诸实现(偏被理学家反对);就文学艺术而言,词的典雅和文人画的意境是理想,而通俗的曲和小说的发达则是适应现实的需要。

在这样一个趋于平民化的大环境下,“雅俗兼备”、精致俚俗互通成为时代的突出特点。文化方面的这样一种特点,应该是受到中唐以来禅宗潜移默化的影响。禅宗持有一种平常心,强调佛法在世间,具有渗透性、普适性,所谓砍柴、担水无非是道。宋代新儒学的产生,实际上和禅宗的影响有非常直接的关联。正是在和佛教学说、道教学说相互碰撞、相互冲突,一方面相互排斥,另一方面又相互吸纳,这样一个过程里面,新儒学才真正成长起来。我们看到像《景德传灯录》这样的佛学著述会说:

解道者,行住坐卧无非是道;悟法者,纵横自在无非是法。

北宋的理学家二程则说:

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

当时这些人物从理念上觉得天地之间“无非是道”,行、住、坐、卧,纵横自在都是道,万事万物皆有理。而“游于艺”,也是和君子的道、德、仁相关的,这也像《宋史·道学传》里说的天地之间、“盈覆载之间,无一民一物不被是道之泽”。这个“道”是渗透在民间日常生活里面的。也就是说,新儒家的影响渗透到方方面面,宋代士人的日常生活,包括日常的游艺方式和他们心目中的理念,是交互融通的。

当时的一些艺术作品也在观照这种内在的精神世界。在宋代书画鉴赏方面,从一个外行的角度来观察,我们会觉得,宋代这些山水画可能呈现着当年画家们“观天下”的方式和感悟。曾经有学者指出,今人说到画卷的时候,通常是说“看”画,但是古人会说“观”。“观”是什么意思呢?《说文解字》里说“观”是一种“谛视”,是指凝视、审视,不是写生意义上的透视,而是包含了内心体悟的凝视和洞察。山水画作的“高远”“深远”“平远”,其实是出自作画者、观画者内心对于山川的全景式体验。这种“观天下”的方式,反映着他们的“天下观”。正因为如此,当我们说到宋画意境的时候,我们会想到画境、诗境、心境,这些是贯通彼此、浑然一体的。

宋代艺术有很多突出的特点,简约可能是众多特点之一。比如南宋画家梁楷的人物画,有工笔有简笔(减笔),其简笔画作体现着“参禅”的兴味,率真简洁,所谓“萧萧数笔”“神气奕奕”。宋代的瓷器,也渗透着美学的简洁韵味。宋瓷多为纯色,不像后世的瓷器那么堂皇绚烂,但它带给我们一种淡雅自然的感觉。在宋代,不仅仅是一些艺术形式——像画作、瓷器——会体现简约风格,即便是官员跟皇帝讨论治国之道的时候,他们也会说“王者之治,至简而详,至约而博”,也就是说,在治国理政方面,他们也认为简约是值得倡导的合理方式。当然,以瓷器为例,我们也会看到,和清绝雅致、隽永端庄的风范同时并存的,也有相对浅俗的风格,比如说一些瓷器上写着“忍”,或者“孝子”“贤妻”这类字样,这样的一些器物肯定也为世俗需求所喜爱。

通过许多实例,我们的确可以看到,当时雅和俗这两者是并存的,而且某种程度上应该说是融通的。宋人画作里有描写市井生活的画卷,文学中也有描写市井生活的作品。这就很生动地体现出贯通于两宋的文化风情或者说文化特质。

北宋名臣孙何在其奏疏《论官制》中向宋真宗提出“雅俗兼资,新旧参列”的原则,认为是“立庶政之根本、提百司之纲纪”的关键。由此我们也看到,就时人观念而言,在日常文化生活与政治生活中,雅俗兼备,新制度旧传统吸纳互补,方方面面都是融通的。《朱子语类》里面记载,南宋时朱熹跟他的学生谈话,说:

天地与圣人都一般,精底都从那粗底上发见,道理都从气上流行。虽至粗底物,无非是道理发见。天地与圣人皆然。

所以精和粗、理和气、雅和俗这些都应该是并列融通、相互发明的。韩淲是南宋中期的人物,韩元吉的儿子,他在诗作里也说道:“雅俗岂殊调,今古信一时。”意思也是说,自古至今雅和俗这两者是可以互相积聚滋养,可以互相会通的。宋代这样的雅俗情趣,给当时的文坛乃至社会生活带来了新的气息、趣味和活力。

宋人的生活中雅俗相依、一体多面的特征十分突出。两宋的社会环境是复杂多变而非凝滞稳定的,既有承平的时期也有战乱的时期,有困顿艰难的持续压力,也有相对繁荣兴盛的阶段。当时创作群体的类别不同,有士人作家,也有市井文人;艺术品味也是多元的,有雅骚之趣,也有郑卫之声;世俗匠画与文人画作相映成趣,市井作品中也洋溢着书卷气息。

即便同一人物,也可能在创作实践中体现出丰富的文化内容、多重的文化性格。以辛弃疾为例,我们知道他的生活颇为坎坷,艰忧中曾有暂时的安宁,他个人的文学作品风格也是多元的,体现出征战沙场的激昂慷慨,也反映着日常生活中的世间情怀。他有豪放悲凉的词作,抒写壮志与内心的愤懑,像“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也有婉约清丽的词作,勾勒民间生活场景,像“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等等。风格多样、雅俗互补,在当时人看来并不是件矛盾的事情,反而形成了文化上相互滋养、相互补充的氛围。

最后,我们还是回到“游于艺”的题目上来。范祖禹是北宋中期的人物,在他当年写给宋哲宗的章奏里曾经说:“古之圣人莫不以好学为先,游艺为美”,这个“游艺”也是指我们反复谈到的“游于艺”。南宋中期的韩元吉,在致友人的书信中也讲到他对“游于艺”的理解,他说:

昔夫子之言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此盖以教于门弟子之本旨也。所谓“志”者,勿忘之谓;“游”者,或出入焉;“据”,不可失;“依”,则不可离乎!

也就是说,这四者是孔夫子当年教育他的门人的根本性宗旨,士人的生活实践正是要依据这一套相互关联的原则。范祖禹将“游”解释为“出入于其中”,活动于其中。从这一角度来看,我们会说“游于艺”是当时士人活动的方式,是他们从容、涵泳的生活态度,也是他们雅俗兼备的艺术追求。

我们要讲的内容基本上就是这些。前面讲到宋代立国的基本环境,这个时代可以说是“生于忧患,长于忧患”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大背景下,宋代的经济、文化仍然取得了许多成就,这些成就与士人民庶的积极活动分不开。那个时候的士人对于他们自己文化活动的理解,其实是在“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样的框架下认识的。“游于艺”反映着他们当时的生活态度,是雅俗兼备的实践活动与艺术追求。(全文完)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历史系)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