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孟宪实张良,作为秦末汉初最出色的.."/>
乐读窝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乐读窝 > 杂志 > 张良的抉择及其历史意义

张良的抉择及其历史意义

时间:2024-11-08 01:05:25


    撰文/孟宪实

张良,作为秦末汉初最出色的谋臣,在辅佐刘邦逐鹿中原的过程中立功甚伟,与韩信、萧何并称“三杰”。刘邦称帝之后,政治斗争进入新的阶段,张良又特具先见之明,及时功成身退,在后世留下无数赞叹。但本文要讨论的是另一问题,即张良的贵族身世何以成为平民皇帝的功臣?是张良深刻的洞察力突破了身世的迷障,还是时势变迁影响了张良的抉择?一个人的政治考量,怎样反映了历史变迁之方向?张良故事的这一侧面,至今不乏历史启迪。

张良的事迹主要记载于《史记·留侯世家》之中。《史记》记载:“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大父就是祖父,张良的祖父和父亲都是韩国的丞相,所以张良有极其深重的韩国情结。韩国被秦国灭亡的时候,张良仅有二十岁,还没来得及为韩国出力,韩国就灭亡了。于是,张良选择了一条艰险的人生路,为韩国复仇。张良家有一定经济实力,家奴就有三百多人。张良的弟弟去世时,张良没有好好去埋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可见,张良一旦选择复仇便全力以赴,而家世背景是他走上复仇道路的重要动力。

张良为何选择复仇,《史记》的解释很清楚,以“五世相韩故”。韩国国君,与周天子同为姬姓,那么张良呢?《史记索隐》提供的一种解释是,张良本来是韩国王族中的公子,后来因为博浪沙刺秦之后逃亡,隐姓埋名,改为张姓,以后没有再改回,于是就成了张姓。从“五世相韩”这个背景看,《史记索隐》提供的资料是有价值的。张良为韩复仇,即是为自家复仇,作为韩国公子,韩国的最高贵族,复仇这条道路的选择大可理解。秦国灭六国,六国之后不甘失败而伺机复仇者大有人在,张良不过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分子而已。

在伺机复仇的人群中,后来在推翻秦朝的斗争中确实功绩不凡的,有项梁与项羽、张耳、陈馀等,但最突出的要数张良。六国之后,大都是在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事之后才动作起来的,而张良在秦始皇的时代,就策划了震动全国的博浪沙刺秦,虽然误中副车,没有成功,但引发的后果可想而知。秦朝展开大规模搜捕行动,针对的都是张良,“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看来秦朝的侦破工作颇有成绩,一定程度上锁定了张良,否则张良也没有必要更改姓名了。

反秦运动从大泽乡开始掀起高潮。仔细分析,反秦的力量可以大体分为两派,一派是陈胜、吴广这种民众造反,他们跟秦朝没有世仇,实在是朝廷压迫导致的暴动反应而已。刘邦本质上属于这一派。项羽、张良等属于另一派,他们与秦朝从一开始就势不两立,是六国复仇派。唐人章碣《焚书坑》诗有“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的名句,其实刘、项并不是一路人,真不读书的是刘邦而不是项羽。复仇派一直在等待机会,如果秦朝政策不失,复仇派可能会空等一生,但是最终他们还是盼来了山东大乱,于是立刻行动起来。

张良与所有复仇派一样,终于等来盼望已久的良机,他集合了一百多人的队伍,准备投奔自立为假楚王的景驹,但在留这个地方,他与刘邦不期而遇。张良在十几年等待的过程中,认真研究《太公兵法》,已经很有心得,这当然都是为了反秦做准备的。但是,与他人解说兵法,常让张良有对牛弹琴之感,而与刘邦谈起,刘邦却一点即通,并每每采用他的建议。张良不是领袖,所以他需要领袖,因为只有在真正的领袖这里,他的智谋才能发挥出来。于是他放弃原来投奔景驹的计划,决定追随刘邦发展,因为“沛公殆天授”,他发现刘邦本身就是上天赐予的人物。张良看重刘邦的是他的个人才能,完全忽略了刘邦的平民出身问题,或者此时的张良,头脑中已经不再有出身观念了?

但是,张良与刘邦的合作并没有持续太久,恢复韩国的念头显然战胜了对刘邦的追随。《留侯世家》记载如下:

及沛公之薛,见项梁。项梁立楚怀王。良乃说项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以良为韩申徒,与韩王将千馀人西略韩地,得数城,秦辄复取之,往来为游兵颍川。

项羽的叔叔项梁,在秦末战乱中,一度成为事实上的领袖,而复兴六国,一方面符合六国之后的期望,一方面有利于瓦解秦朝的力量。于是张良乘机提出恢复韩国、韩成担任韩王的建议。这个建议获得项梁的支持,而张良成为实施复韩计划的执行人。这符合张良的夙愿,他找到了韩成,自己成为韩成的司徒。此事的发生,根据《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大约是在公元前208年六月。《通鉴》记载此事,也是这个时间点。

韩国恢复了,但发展极其不顺。虽然获得韩地几城,但很快就被秦朝的军队夺回,致使张良不得不跟着韩王成一起打游击,这就是所谓的“往来为游兵颍川”。旧日韩王的传人回到韩地,当时的人民自然还应该记得韩国,然而,张良盼望的一呼百应的局面却没有发生。显然韩国民众对于韩王归来,并不是大旱之望云霓,他们依然扮演着真正的群众角色,看着韩王的军队与秦朝的军队往来战斗,他们无动于衷,冷漠地对待这些逐鹿的政治人物。

韩国的政治名号恢复了,但是恢复对韩国故地的统治却彻底失败。张良的复韩理想和热情,与韩国普通人的冷若冰霜,对比太过鲜明。这个冰冷的现实,对于张良的内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史书没有交待,但我们观察此后张良的复韩理想之火,确实逐渐熄灭。

张良在韩国故地遭遇的尴尬,直到一年以后刘邦到来才算获得解脱。公元前207年夏四月,刘邦的军队攻下颍川,张良充当向导,刘邦军队在韩国故地攻城略地。后来,刘邦让韩王留守阳翟,让张良跟自己经略南阳。从此,我们熟悉的张良回来了,奇谋屡出,刘邦的帝王事业快速向前推进。

但是,张良与韩国的关系,始终时隐时现。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张良依然是韩国人。秦灭亡之后,项羽分封天下,刘邦被封汉中,而张良却要回归韩国。《留侯世家》有如此文字:

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王赐良金百溢,珠二斗,良具以献项伯。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遂得汉中地。汉王之国,良送至褒中,遣良归韩。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

张良与项伯是老关系,在陈胜起事之前,两人因为都是秦朝的罪犯而结下深厚的友谊。利用跟项伯的关系,张良让刘邦在鸿门宴上逃脱,如今还帮刘邦获得汉中封地。但是,从《史记》这段文字看,张良跟随刘邦一直属于“借调”的临时状态。如今天下已定,君臣各领名分,张良应回到韩王身边。当然,张良还在为刘邦认真打算,“明修栈道”的缓兵之计为后来刘邦暗度陈仓、出其不意攻击项羽打下了基础。

张良虽身在韩国,但一直心系汉王。而项羽对于张良追随汉王的经历显然十分警惕,最终韩王成也受到张良的牵连,不能返回韩国故地。当田荣举起反抗项羽的旗帜之后,韩王不仅不能归国,反而被降为侯,最后还是被项羽杀掉。韩王成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史书记载实在太少。现在看来,从始至终,他不过是张良复国梦想的一个道具而已。他的成是因为张良的推荐,他的死也是受到张良的牵连。从反方向看,张良似乎对韩王成始终都抱有责任,那也是他的故国情怀所展现的方式。

项羽杀了韩王成,张良最后的一丝韩国情结被斩断,这位末代贵族从此全力以赴拥抱一个新的时代。他再次逃亡,当然是去找汉王刘邦。张良受到怎样的欢迎是可想而知的,从此以后他心无旁骛,一心帮助刘邦打败项羽。

张良这位曾经热烈坚持恢复六国的贵族公子,现在成了平民汉王最得力的谋臣。不仅如此,他在刘邦企图恢复六国的时候,果断反对,最终让这一计划化为泡影。

公元前203年,楚汉荥阳对峙中,刘邦渐渐支持不住。另一谋臣郦食其提出重新分封六国之后的办法,他说:“昔汤伐桀,封其后于杞。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今秦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社稷,灭六国之后,使无立锥之地。陛下诚能复立六国后世,毕已受印,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愿为臣妾。德义已行,陛下南乡称霸,楚必敛衽而朝。”在郦食其的理论中,六国依然能够代表天下,六国之后拥戴汉王,天下就会拥戴汉王,因此项羽就会屈服。刘邦还真的相信了,立刻决定“刻印”,积极推进。

就在这关键时刻,张良来见刘邦。刘邦便征求张良的意见。张良说:这是谁出的主意,大王的大事完了。然后,张良一条一条为刘邦分析,为什么郦食其的计划有问题。从多方面分析,刘邦目前的状况是与商汤不同的,分封六国之后,不仅不能获得天下,反而会瓦解现有的力量,因为现有追随汉王的人一定会有人转而去追随六国之后。“且天下游士离其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今复六国,立韩、魏、燕、赵、齐、楚之后,天下游士各归事其主,从其亲戚,反其故旧坟墓,陛下与谁取天下乎?其不可八矣。且夫楚唯无强,六国立者复桡而从之,陛下焉得而臣之?”刘邦立刻撤销了前一决定。关键时刻,张良制止了刘邦一项错误政策的出台,避免了刘邦的战略失误。

《史记·留侯世家》对此事的叙述,使用了大段文字,证明张良此事对于刘邦事业的重要性。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张良的思想在此事中显现出的巨大转变。一个曾经全力以赴要恢复六国事业的张良,情愿冒着巨大的危险去刺杀秦始皇,证明他的信念无比坚定。但是,仅仅几年的时间,张良的立场发生了根本转变,从一个一心恢复六国体制的人,到坚决反对的人。他的反对意见,确实对汉王刘邦的事业有利,然而恢复六国,不是他坚决反秦的初衷吗?一定是谋略家的大势观察,几年的教训体会,让他懂得六国的湮灭是注定无法恢复的,社会人心对于六国并没有希望的那种盼望。

张良立场的转变,就这样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转变。新时代的逐鹿战争,完全不顾及曾经的贵族,六国之后昙花一现,再也承担不了历史的要角。新的时代来临了,王侯将相无定向,英雄不必问出处。

楚汉战争胜利之后,刘邦一度安排张良辅佐韩王信,但并没有成行。韩王信后来也成了汉朝的罪人。此事对于张良而言,连一个历史注释都是多馀的。张良不期然参与了一个时代的巨变,并且成为这个巨变的推动者之一。更确切地说,张良经历了一个时代巨变,曾经的不期而遇,后来变得更积极主动。历史人物,常常如此这般。

中国曾经有过一个贵族时代,夏商周都可以作如是观。贵族掌控着社会,拥有经济、政治、教育和军事等特权。经过春秋战国五百五十年的历史运动,最终中国走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平民的社会,士大夫政治以及中央集权,凡此种种都明显不同于此前的贵族时代。陈胜可以称王,刘邦能够称帝,这些都属于历史新现象,在这些政治现象的背后,是更深层的历史运动与变迁。

秦朝是走出贵族时代最重要的时期,但是秦朝还披着贵族时代的最后一层薄纱,秦朝的皇帝毕竟是从秦国君主发展而来,王室还流着“高贵”的血统。秦末战争,是贵族时代的最后一次回光返照,从战争烽火中走出来的刘邦,最后即位成了第一代平民皇帝。在刘邦身边,是一群布衣将相,但也有张良这样的传统贵族。与一群屠狗贩卒的将相比较,张良的历史选择及其转变是十分显著的,也更具有象征意义。一个以复兴韩国为己任的韩国公子,终于走上了辅佐平民君王的政治道路,最生动地体现了时代的巨变。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