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王邦维《大唐西.."/>
乐读窝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乐读窝 > 杂志 > 佛影窟与《佛影铭》:从“佛影”引出的故事

佛影窟与《佛影铭》:从“佛影”引出的故事

时间:2024-11-08 01:11:57


    撰文/王邦维

《大唐西域记》卷二,讲到“那揭罗曷国”。“那揭罗曷”是梵文Nagarahāra的音译。那揭罗曷国的旧地,在今阿富汗南部的贾拉拉巴德(Jelālābād)地区。都城的旧址,就在今天的贾拉拉巴德城附近。

玄奘讲,离那揭罗曷国的都城西南二十多里,有一处山岭,称作“小石岭”。那里有一处寺庙,“高堂重阁,积石所成”,寺庙的西南,则有一处巨大的山洞:

伽蓝西南,深涧陗绝,瀑布飞流,悬崖壁立。东崖石壁有大洞穴,瞿波罗龙之所居也。门径狭小,窟穴冥暗。崖石津滴,磎径馀流。昔有佛影,焕若真容。相好具足,俨然如在。近代已来,人不遍暗。纵有所见,仿佛而已。至诚祈请,有冥感者,乃暂明视,尚不能久。

“瞿波罗”是梵文Gopala的音译,意思是“牛的保护者”或者“牧牛人”。这个名字,在印度很常见,这里是龙王的名字。玄奘讲,这处山洞,曾经是瞿波罗龙的住处。洞中冥暗,石壁滴水,一直流到下面的小径上。石壁上往往会映现出佛的影像,光彩焕然,如同佛的真容。但到了近代,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看到佛影,即便是看到,也只是影影绰绰而已。只有至诚祈请,有感应的人,才能看到清楚的佛的影像,而且看到的时间也不长。

这个山洞,就是佛教传说中有名的“佛影窟”。玄奘之前,东晋时代的法显,到印度求法时,也到过这里。法显把那揭罗曷国称做“那竭城”。《法显传》讲:

那竭城南半由延,有石室,博山西南向,佛留影此中。去十馀步观之,如佛真形。金色相好,光明炳著。转近转微,仿佛如有。诸方国王遣工画师摹写,莫能及。彼国人传云,千佛尽,当于此留影。

北魏时代的敦煌人宋云和僧人惠生,奉胡太后之命,在神龟元年(518)到印度访求佛经,也到过这个地方。《洛阳伽蓝记》卷五因此也提到这处佛影窟:

那竭城中有佛牙佛发,并作宝函盛之,朝夕供养。至瞿波罗窟,见佛影。

那揭罗曷国的佛影窟如此有名,是一处重要的佛教圣迹,玄奘当然一定要去礼拜。《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二中,很详细地讲述了玄奘礼拜佛影窟的经过:

又闻灯光城西南二十馀里,有瞿波罗龙王所住之窟,如来昔日降伏此龙,因留影在中。法师欲往礼拜,承其道路荒阻,又多盗贼,二三年已来人往多不得见,以故去者稀疏。法师欲往礼拜,时迦毕试国所送使人贪其速还,不愿淹留,劝不令去。法师报曰:“如来真身之影,亿劫难逢,宁有至此不往礼拜?汝等且渐进,奘暂到即来。”

“灯光城”是那揭罗曷国都城的另一个名字。从那揭罗曷国都城到佛影窟,道路并不通顺,少有人去。玄奘从迦毕试国过来,迦毕试国国王派了人护送玄奘,护送的人也不愿意去佛影窟。但玄奘的决心没有动摇,决定独自前往:

于是独去。至灯光城,入一伽蓝,问访途路,觅人相引,无一肯者。后见一小儿,云:“寺庄近彼,今送师到庄。”即与同去,到庄宿。得一老人,知其处所,相引而发。行数里,有五贼人拔刃而至,法师即去帽,现其法服。贼云:“师欲何去?”答:“欲礼拜佛影。”贼云:“师不闻此有贼耶?”答云:“贼者,人也,今为礼佛,虽猛兽盈衢,奘犹不惧,况檀越之辈是人乎!”贼遂发心,随往礼拜。

玄奘先到达一处村庄,住了一宿,在村里找到一位老人做向导。第二天,两人前行,不意遇到贼人。不过,贼人受到玄奘的感化,不仅没有伤害玄奘,还随玄奘一同前往佛影窟。然而,当他们到了佛影窟后,却并没有见到佛影:

既至窟所,窟在石涧东壁,门向西开,窥之窈冥,一无所睹。老人云:“师直入,触东壁讫,却行五十步许,正东而观,影在其处。”法师入,信足而前,可五十步,果触东壁讫,却立,至诚而礼百馀拜,一无所见。

这时的玄奘,十分伤心,他觉得他只能自责。玄奘一边诵念佛经,一边不停地礼拜,发誓不见到佛影,就不离开:

自责障累,悲号懊惚,更至心礼诵《胜鬘》等诸经,赞佛偈颂,随赞随礼,复百馀拜,见东壁现如钵许大光,倏而还灭。悲喜更礼,复有槃许大光现,现已还灭。益增感慕,自誓若不见世尊影,终不移此地。

于是洞窟里的景象渐渐有了变化。玄奘礼拜了二百多次后,“佛影”终于出现:

如是更二百馀拜,遂一窟大明,见如来影皎然在壁,如开云雾,忽睹金山,妙相熙融,神姿晃昱,瞻仰庆跃,不知所譬。佛身及袈裟并赤黄色,自膝已上相好极明,华座已下,稍似微昧,膝左右及背后菩萨、圣僧等影亦皆具有。

或许是这时光线照进洞窟,窟中有了光亮,石壁上映射出了佛的影像。不管怎样说,到了这个时候,玄奘终于见到了佛影,而且佛影很清楚。玄奘激动不已:

见已,遥命门外六人将火入烧香。比火至,歘然佛影还隐。急令绝火,更请方乃重现。六人中五人得见,一人竟无所睹。如是可半食顷,了了明见,得申礼赞。供散华香讫,光灭尔,乃辞出。所送婆罗门欢喜,叹未曾有,云:“非师至诚、愿力之厚,无致此也。”窟门外更有众多圣迹。说如别传。相与归还,彼五贼皆毁刀杖,受戒而别。

跟随玄奘一起前往佛影窟的六个人——一位是为玄奘带路的老人,还有五个路上所遇的贼人——也并不都见到了佛影,贼人中有一人,终究还是没见到。佛影出现,前后不过只有半顿饭的工夫,大家赶紧香花供养。供养完毕,光线渐渐消失,所有人退出洞窟。那位老人是一位婆罗门,见到了从来没见到的佛影,尤其欢喜。五个贼人也因此受到感动,放弃了刀杖。

整个故事显得有点神奇,但与宗教相关的故事,大致都是这样。《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的讲述,在一些细节方面或许有所增饰,但很难说就完全是编造。对于故事的基本情节,我们可以相信。

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把“那揭罗曷国”划属于北印度。在玄奘到来之前,佛影窟和“佛影”的传说已经在中国流传了很久。不仅早期的求法僧,例如法显,把佛影窟的消息带回到中国,汉地流传的一些佛经,例如《观佛三昧海经》,经文中也提到了“佛影”的故事。

东晋时代,佛教在中国获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对于这个时期佛教的发展,历史上做出最大贡献的有两位僧人,一位是北方的道安,一位是南方的慧远。慧远隐居庐山,在庐山建立东林寺,东林寺因此成为南方佛教的中心之一。慧远把佛陀跋陀罗迎请到庐山,讲学并译经。佛陀跋陀罗来自北印度,提到佛影和佛影窟的《观佛三昧海经》,就是由他所翻译出来的。

慧远真正了解“佛影窟”,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义熙八年(412)五月一日,慧远让人在庐山筑起一座石台,台上镌刻“佛影”。九月三日,他将他撰写的《佛影铭》,一并也镌刻在石台之上。

慧远留下的著作不少,《佛影铭》是其中的一篇。在《佛影铭》里,慧远先讲“佛影今在西那伽诃罗国南山古仙石室中。度流沙,从径道,去此一万五千八百五十里”,然后从佛影讲起:

如来或晦先迹以崇基,或显生涂而定体,或独发于莫寻之境,或相待于既有之场。独发类乎形,相待类乎影。推夫冥寄,为有待耶?为无待耶?自我而观,则有间于无间矣。求之法身,原无二统。形影之分,孰际之哉。而今之闻道者,咸摹圣体于旷代之外,不悟灵应之在兹。徒知圆化之非形,而动止方其迹。岂不诬哉!

慧远通过“佛影”这个话题,表达了他对佛教,对人生,对道与物、形与影、形与神的理解和看法,最后发出一番感叹:

廓矣大象,理玄无名。体神入化,落影离形。回晖层岩,凝映虚亭。在阴不昧,处暗逾明。婉步蝉蜕,朝宗百灵。应不同方,迹绝而冥。(其一)

铭之图之,曷营曷求。神之听之,鉴尔所修。庶兹尘轨,映彼玄流。漱情灵沼,饮和至柔。照虚应简,智落乃周。深怀冥托,宵想神游。毕命一对,长谢百忧。(其五)

“体神入化,落影离形”,“神之听之,鉴尔所修”几句话,更是突出了慧远对“形”“影”“神”问题的思考。

在写作《佛影铭》之前,东晋元兴三年(404),慧远还写过一篇很有名的文章,题目是《形尽神不灭论》。两篇文章主题都涉及到形与神、形与影等问题,在东晋时代的文化和宗教氛围下,有很大的影响。当时追随慧远的,有许多文人学士,其中包括有名的谢灵运。慧远让弟子道秉到建康,让谢灵运也写了一篇《佛影铭》,后来大概也刻于庐山的佛影石上。谢灵运的《佛影铭》,除了“具说佛影,偏为灵奇。幽岩嵁壁,若有存形。容仪端庄,相好具足。莫知始终,常自湛然”这些词句外,也说到“因声成韵,即色开颜。望影知易,寻响非难。形声之外,复有可观”这一类的话。

不过,对于这个一时讨论十分热烈的形而上的问题,却有人有迥然不同的看法,并且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这个人就是陶渊明。陶渊明是诗人,他用诗歌表达了他的思想,那就是他著名的《形影神》诗。陶渊明的诗前,也有一段短序:

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这段短序,说明诗的主题。陶渊明说的“斯甚惑焉”,所谓“贵贱贤愚”,不完全指的是,但一定包括当时希望通过学佛,去除烦恼和疑惑,获得觉悟的佛教徒,也就是慧远以及慧远的追随者。

陶渊明的诗有三首。第一首是《形赠影》,意思是“形”对“影”的赠言。陶渊明借“形”之口,说明人的生死是天地的规律,不可避免: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但馀平生物,举目情凄洏。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

第二首是《影答形》,“影”回答“形”,即使讲求神仙之道,也没有作用:

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

诚愿游昆华,邈然兹道绝。

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

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

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

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

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

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

最后是《神释》,由“神”来做总结,集中地表达了陶渊明对生命和人生的态度:

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

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

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

结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语。

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

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

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

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

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大钧”指宇宙。天、地、人合称“三才”。“神”自称“我”,人与天地并列,就是因为有“神”。“神”与“形”“影”虽然不同,但互相依附。三皇圣人不说了,长寿即使如同彭祖,生命最后也不免会结束。饮酒行乐也好,立善求名也好,都不如随顺自然,逍遥于大化之中。

陶渊明真不愧是一位大诗人,他把原本属于抽象思维的形、影、神三个概念,比拟为人,三人互相对话。这样的寓言式的写法,在中国的古诗中很少见。陶诗的语言,明白晓畅,中间虽然有少量的典故,但即使不做多的解释,也很容易理解。这在那个时代的古诗中,也很难得。

当年的陶渊明,与慧远有没有过直接的交往,研究者之间有不同的意见。不过,考虑到陶渊明与慧远,生活在同一时代,年岁相近,一位居于庐山,一位居于庐山脚下的浔阳,两地相距不远,二人之间,还有一些共同的朋友,二人之间有一定往来,是极有可能的事。退一步说,即使二人没有直接的交往,慧远撰写的《形尽神不灭论》和《佛影铭》,以慧远当时在南方中国的影响而言,陶渊明一定会知道,也一定读过。慧远在庐山修筑佛影台,是当时一件有很大影响的事。陶渊明的这三首诗,与慧远的《形尽神不灭论》和《佛影铭》,以及谢灵运的《佛影铭》,在同一个时段,讨论的是完全一样的题目。如果说,陶渊明是由此而有了撰写《形影神》三首诗的动机和灵感,这样的推断,应该说有根据。

总结起来讲,东晋南北朝时代,佛教徒、士大夫、文人学士之间关于形、影、神的讨论,显然都是在一种大的文化背景下的行为。佛教传入中国,佛教的信仰和思想,为中国思想加入了新的元素和新的话题。佛影不过只是其中的事例之一。

从万里之外的佛影窟,到庐山慧远以及谢灵运撰写的《佛影铭》,还有慧远在庐山修筑的佛影台,再到浔阳陶渊明,以及陶渊明的《形影神》诗,这中间的故事,是不是让我们对古代中印之间思想文化的交流有了更多的理解呢?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东方文学中心)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