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刘宁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韩愈是贡献.."/>
乐读窝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乐读窝 > 杂志 > 韩愈对儒学复兴的贡献

韩愈对儒学复兴的贡献

时间:2024-11-08 01:16:58


    撰文/刘宁

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韩愈是贡献卓越而又争议颇多的人物,在经历了评价上的诸多抑扬起落之后,要深入理解韩愈就显得尤为困难。韩愈之对待佛教,在强调多元包容的今天,似乎显得过于激烈,其实大声弘的古文,似乎也不无迂阔,然而倘若能超越眼前的时代风气,从历史长河中来观察,就会对韩愈的贡献,有不一样的理解。

具体的观察不妨从韩愈的排佛开始。韩愈排佛之坚定,态度之激烈,在唐代士人中是少见的。唐宪宗于元和十四年迎佛骨入宫,韩愈上表加以谏止,甚至提出要将佛骨“付之水火”(《论佛骨表》)。此举引发宪宗的震怒,欲将韩愈处以极刑,幸得裴度等人求情,才改为远贬潮州。在唐代帝王中,不少人对待佛教的态度多有摇摆,例如唐德宗,即位初期曾主张抑制佛教,希望由此削减佛教给国家带来的经济负担,然在位日久,对待佛教的态度发生明显转变,变得颇为虔信。与此不同的是,唐宪宗在位十五年,一直笃信佛教,从未有过任何变化,迎奉佛骨对于宪宗无疑有极重要的意义,韩愈在这样的情形下“犯颜”直谏,其勇气与信念自非寻常可比。

韩愈对佛教的否定,从表面上看,似乎并没有多少新意。自佛教在东汉传入中国以来,对佛教的批评一直未曾中断,这些批评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佛教对政治秩序、生活秩序的破坏;二是夷夏之争;三是佛教具体教理之谬误等。具体到隋唐时期,教理方面的论争并不激烈,而主要的批评多集中在佛教对社会政治、经济秩序之破坏,尤其是安史之乱以后,这方面的矛盾更为突出。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王朝面对财政匮乏,通过大规模出卖度牒来筹集资金,到肃宗朝,卖度牒成为朝廷的国策,许多人购买度牒之后,既不参加宗教法事,又可以不再缴纳赋税,这样的情形发展到晚唐时期,李德裕曾在奏议中指出,泗州成年男子三分之一都出家为僧以逃避赋税,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来禁止,江淮以南将失去六十万丁壮的赋税(参《王智兴度僧尼状》)。韩愈在其《原道》中,批评佛教徒与道教徒不劳而获,同样是针对安史之乱后这一日趋严重的时弊:

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