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乐读窝 > 杂志 > 常州“国展”:做一个幸福的邮迷

常州“国展”:做一个幸福的邮迷

时间:2024-11-08 02:32:21

漫步在开阔明亮的“国展”现场,流连于蜿蜒林立的展框之间,徜徉在琳琅满目的邮集海洋里,我不由得心生感叹:今天的邮迷是幸福的,能够享受到各种各样的集邮便利,能够参与丰富多样的集邮活动,能够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寻邮觅趣。此时此地遥想百年前的常州,一场在当时绝对属于新鲜事物的“世界邮票展览会”正尝试着向国人展示方寸的魅力,那些策划办展的先辈们恐怕想象不到百年后能在这里举办如此规模宏大的“国展”,而那时领风气之先的集邮如今也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站在“邮展百年”的时间节点上,自然会让人回望来路,但更多的还是展望未来。在实际用邮锐减的今天,邮票向何处去?集邮向何处去?这已成为邮迷们常常探讨的热门话题,看好者有之,唱衰者也有之。但不管如何,今天我们的“国展”正以实际行动在“向前看”,与时俱进地首次推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地集邮及反映改革开放40周年发展成果的命题集邮两个新鲜类别,让集邮更接地气、聚人气,让集邮在百年后的今天继续焕发历久弥新的魅力。

实地采访“国展”,展品之丰自然是最大亮点,而现场人气之旺亦令人印象深刻。据报道,本届邮展吸引了4万余名观众前来观展,开幕式当天进馆人数就超过了1.5万人,可谓观众如云,关注度颇高。而这么多邮迷来到“国展”现场,都是如何安排时间行程的呢?出于媒体人的好奇心,我在现场留意观察了一下邮迷众生像。

先说说我自己,自然是背负着报道任务而来,于是在开幕首日跟完仪式后,只匆匆浏览了一下参展邮集,便又投入到紧锣密鼓的现场活动中,第二天亦是如此,因此只是较为仔细地看了传统类的几部邮集,其他就只能走马观花了,留下了一些遗憾,尽管如此,仍感觉受益匪浅。在观展过程中,我遇到了几位“取经派”邮迷,在展框前他们驻足良久,还不时互相讨论几句。交谈中得知,他们来到“国展”目标明确,实际两天半左右的展出时间都会泡在展场学习观摩。机会难得,“国展”邮集中有不少珍稀邮品,如此近距离一次看个够,确实非常满足,且很多邮集的组集思路及邮品甄选也值得借鉴。一问之下,这些邮迷果然都有制作邮集的经验,有的还曾在各级邮展中获过奖。其中一位邮友对邮政历史最感兴趣,他表示此次邮展看得过瘾,他个人尤其对两部关于“邮资已付”邮戳的邮集十分感兴趣,因为这类题材和自己的收藏方向接近,于是他便将每一个贴片都拍下来,准备回去继续钻研。

还有一类“兼收派”邮迷,看展的同时也会兼顾做实寄邮品及淘邮。此次邮展的特供邮品被安排在展场外专区销售,我看到不少购到小全张的邮迷就地便开始制作实寄封,一个手持小全张的大学生也凑过去询问怎样贴票盖销合适,说是特意前来帮外地同学做邮品的,立刻有热心邮友在她的封上指指点点,提示贴票盖销的种种注意事项,咱们邮迷果然都是热心人啊。有人出现补资问题,马上有邮迷掏出自己的“储备”—一把低面值普票,热情地一挥手:拿去用!这架势简直豪气冲天。一层展厅安排了展商销售区,见一位邮迷正在某摊位翻找实寄封片,我便上前攀谈,他拿出一摞“新进项”悄悄告诉我:有点小贵,3块钱一枚,不过自己专门收集带“中山”和“桥”的地名戳,遇到了自然要收入囊中。问他组集吗?他说目前没有,还处在自得其乐阶段,等时机成熟了也会尝试组集,让我不禁为这种兴之所至、随遇而安的好心态点赞。

展场里,此次邮展的JP片十分畅销,行前我也打算买一些寄给相识的邮友,为此还专门准备了一个名单。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主办方将主舞台的嘉宾区一直开放,因此我买到JP片后得以舒舒服服地坐在嘉宾席上书写名址。写完已近下午闭展,我赶紧跑到展场外,加入到盖戳的队伍中。在盖戳区,各类戳一字排开,还算宽敞,但我所排的“10个以上戳队”却很久都不向前移动,看来大家的盖戳任务都很繁重啊。正等得百无聊赖之时,旁边“邮资机戳队”忽然传来热情的打招呼声,抬头定睛一看,原来是河南黄河集邮研究会的李建平老师,我们在北京的一次活动中见过面,这可真是他乡遇故知啊。无奈现场人声鼎沸,李老师跟我说话基本要靠“喊”,但还是只能听个只言片语。不过,在这种邮友扎堆儿的地方,又怎么会寂寞呢?我和一起排队的几位上海、安徽邮友一会功夫就聊开了,安徽邮友来自距常州很近的滁州,据他介绍他们这次得地利之便,便相约组团一起来看“国展”。他打趣我:《集邮博览》的编辑也要排队吗?我笑着回他:我们当然需要体验下生活。欢声笑语中,排队时光也显得不那么枯燥了。

聚精会神

展厅外的繁忙景象第二天邮展“挂花”,我穿行在展框之间拍照准备在微信平台报道,正巧与两位获奖的邮集作者不期而遇。一位是来自广东的王晓强,他的传统类邮集《伦敦版孙中山像及加盖“限省贴用”邮票》获得了金奖,另一位是来自江苏的瞿百顺,他的邮政用品类邮集《中国邮资信封(1956—1970)》获得了金奖,在恭喜两位老师获奖的同时,我也注意到两位老师的年龄差:一位年轻有为,另一位则资深望重,恰好代表了集邮界里一老一少两大群体。对于自己投入心力制作的邮集能够获得“国字号”的肯定,两位老师自然是喜上眉梢,他们应该是“国展”上最幸福的“专业派”邮迷了。

能够参与“国展”的邮迷是幸福的,专业性和普及性兼具让这届“国展”成为每位邮迷都能“各取一瓢饮”的欢聚。走笔至此,又回想起“国展”的热烈场面,一张张投入的面孔似乎又浮现在眼前,让人难忘怀。集邮,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把我们联结在一起,欢乐分享,邮缘永续。(本栏责编:黄勇)

2018年5~7月邮票、邮资封片发行计划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