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3今年第4期《集邮博览》刊登了李茂长先生《实寄封见证“文革”改地名风潮》一文,以南京的地名为例,用实寄封上的地址讲述“十年动乱”疯狂年代里出现的改名风潮,在众多邮友间产生了极大的共鸣。在“十年动乱”时期的全国性改名风潮中,位于东南的福建省会福州市同样也卷入其中,改名风潮从路名、巷名延伸到区名,从村名延伸到乡镇名、公社名,甚至连学校和医院的名称都纷纷卷入到这次改名风潮之中。
同六朝古都南京一样,福州也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的文化古城,自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封无诸为闽越王起,便开启了福州文明史的开端,距今已有两千两百余载。而地名作为人类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产物,是人们对具有特定方位、范围及形态特征的地理实体赋予共同约定的语言文字代号,成为人们相互交往必备的工具,福州的地名同样体现着这座具有两千两百余年历史的八闽都会的城市灵魂。就在50多年前爆发的那一场持续10年的“文化大革命”中,众多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地名被改成了“革命性”的新地名,有些还被记录在邮政日戳中。在此我以5枚日戳为例,与邮友们共同探寻当时福州市区地名更改的史实。
图1是一枚信销邮票,其完整的戳文为“福建福州1978.6.9.18赤卫(区)”。“文化大革命”初期的1968年10月,福州市赤卫区革命委员会成立,把福州市的“台江区”更名为“赤卫区”,并同时将台江区的部分街道名称进行了更改,诸如“瀛洲”更名为“解放”,“后洲”更名为“赤卫”,“苍霞”更名为“长征”等。对地名的大量更改,导致了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极大混乱。“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4月,福州市对地名进行拨乱反正,恢复了台江区名称,同时把街道、道路改回原来的名称。这枚来不及更换的“福建福州赤卫(区)”日戳就是这段历史的重要见证。
图2这枚实寄封上的“福建福州朝阳(区)”日戳与“福建福州赤卫(区)”日戳的情况如出一辙。在“文革”时期如火如荼的1968年,福州市“仓山区”被更名为“朝阳区”,这封信由浙江省平阳县寄到福建省福州市医疗化工厂,当时的福州市医疗化工厂(今福州医疗化工总公司)位于福州市朝阳区(今仓山区),收件地址的所在地与邮政日戳一道呼应了这段改名的历史。1978年7月,“朝阳区”被恢复为“仓山区”的名称。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福州市的鼓楼区,1968年“鼓楼区”在改名风潮中被更名为“红卫区”,其实当时全国各地还有诸多的区名被改为“红卫区”,在“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得以恢复原名。
图3剪片上的邮政日戳戳文为“福建福州红寮(所)”,这是福州市晋安区的一个乡镇之名。据《福州百科全书》记载:红寮原名下寮,1967年“文革”中改为“红寮”,以“革命”的标志—“红”为时尚定名,后拨乱反正,各地地名做了恢复,这里因回避“下流”之嫌,仍沿用所改之名。1996年11月,经福建省民政厅批准,红寮乡更名寿山乡,富有“革命色彩”的“红寮”地名终于随历史长河而去,取而代之的是体现“福州三宝”之一的寿山石主产地的寿山之名。4图4所展示的邮政日戳戳文为“福州工农路”,即如今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工农路97号的工农路邮政所,邮政编码为350007。工农路是福州市仓山区重要的道路之一,邮政所的斜对面便是闽台地区最有影响力的陆上女神—“临水夫人”陈靖姑故居。根据福州市建设局1966年11月编印的《福州市新、旧道路名称对照表(包括街办居委会、山、河、桥、路口)》一书记载,“敦睦里”更名为“工农路”。在“十年动乱”之后,工农路的名称被沿用至今,成为极少数留存至今的“革命”地名。而其原来的名称“敦睦里”则以位于工农路上的“敦睦里新村”和“敦睦里”公交车站继续留存着,一新一旧的两个地名向往来的人们讲述着那段时期的历史记忆。
据邮政史资料显示,除了这4枚邮政日戳外,当时的福州市还有一枚“福建福州红洲(支)”邮政日戳,红洲即如今的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在当今,通过邮政日戳回忆“十年动乱”时期的更名风潮,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种对历史的回顾与认识,更多的是由此而受到的历史教育。除了邮政日戳上所体现的改名风潮外,还有沧洲里被改名为“自力里”、黄山村被改名为“红山村”、鼓山公社被改名为“东风公社”、铸鼎街被改名为“学军路”、乌山路被改名为“红光路”、乌山小学被改名为“东方红小学”、达道河被改名为“赤卫河”、乌山被改名为“红卫山”、尤溪洲被改名为“红星洲”,乃至将福州协和医院改名为“反帝医院”、将福建医学院附属医院改名为“福建医学院工农兵医院”,在以“革命性”作为地名标准的时代,此番改名风潮所造成的影响可见一斑。
春回大地,榕城新绿。邮政日戳见证的不仅仅是“文革”改名风潮,更是用邮政史的方式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所幸在“十年动乱”之后,及时对地名进行了拨乱反正,将多数被更改的地名恢复成原来的名称,才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为悠久的人文历史底蕴所熏陶,更好地了解地名背后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