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近朱
一面墙,可以护佑家园,也可以保卫国家。在中国,最古老的一面墙是西北的石峁古城。那是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夏代的初期,墙的形态已经显现出了拱卫家国的基本功能。
因此,作为“墙”的始祖,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高家堡镇的古峁遗址,被称为“中国文明的前夜”。
自此,时光过隙。2000多年后,也是在陕西,公元246年,“千古一帝”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封建帝制国家。为固家国,为护百姓,他开始了历史上最大的土木工程建设,那就是在国土的北部,修筑一面墙,抵御外患。
这面墙修筑起来,就成了壮举。因为,这不是一面家园的栅栏,也不是一个城池的护围,而是环绕整个国家边疆的一座长达万里之遥的大墙。外国人管它叫作“GREATWALL”,就是“伟大的墙”、“宏大的墙”的意思。祖祖辈辈,我们管这座大墙叫作“万里长城”。
站在西北高原上,遥望长城的阔远时空。从时间上来说,那是经历了秦皇汉武直到唐宋明清的一条漫长的历史大河;从空间来看,那是东到滔滔渤海,西到茫茫戈壁的一条阔远的地理纬线。
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在民族危亡时刻,成为整个民族坚强不屈、巍然屹立的精神旗帜。在抗日战争时期,四亿五千万同胞高歌:“用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
作为“国家名片”的邮票,新中国多次将长城作为主题发行邮票。其中,有刻画长城风貌的特种邮票和小型张,也有流通于国内外的多次多枚发行的普通邮票。
从2014年起,中国邮政发行了以“长江”、“黄河”为主题的长卷邮票。2016年,则系列性再发行一套长卷邮票,主题就是“长城”。
这套邮票九枚连印,将万里长城的巨幅画卷再现于方寸天地之间。邮票中的“长城”以现存完好的明长城为主线,背景图案中,依稀可见前朝各代长城遗址,并辅以沿途自然与人文景观为烘衬。
和长江黄河等自然形态的河流不同,长城延绵东西,横陈北国,虽没有地理走向的“源头”,但总是从太阳升起的东端说起……
《长城》“关山沧海”邮票图稿第一枚“关山沧海”
万里长城的东端,坐落北疆,衔山临海。《长城》邮票第一枚“关山沧海”,将壮阔的山海气象、高峻的海山雄关尽收眼底。
中国的万里边关和万里海疆,皆东起丹东。万里长城,也在东端的这块中朝边境线上迈开了第一步。
在丹东,有一条江,犹若飘带,潋滟而来,那是鸭绿江;有两座山,比肩而立,状如虎耳,这就是虎山。江山雄踞在中朝边境,平畴孤峰,视野开阔。作为国门,长城巍然起于虎山,位在高点,是为屏障,正有历史上御敌要塞的战略意义。
而今依山望江,“虎山长城”上的过街城楼、烽火台、敌台、战台、马面等建筑群,现出了虎踞关山的壮伟气势。虎山高耸,状如国门,雄峙鸭绿江边。山峦起伏,江天阔远,踞山临水的一面大墙,护卫了“龙兴之地”。作为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蜿蜒北去的“虎山长城”,最高处在146.3米的主峰之上。峰顶坐落万里长城第一个峰火台,登台凌顶,近看丹东市区,远望对岸邻邦,隔江咫尺,中朝两国犹若一步之遥。于是,这里又有了“一步跨”的美谈。
虎山长城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其时,为御建州女真人侵扰而修筑。历经几个朝代,风雨剥蚀,战乱毁损,“虎山长城”曾几濒于湮没。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将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误为“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其实,早在《明史·兵志》中就有记载:“终明之世,边防慎重,东起鸭绿,西至嘉峪。”这就明确了明代长城东端起点的地理位置。
离开虎山雄关,长城像一条大河,延绵向前,一个又是濒临水脉的地界映入眼帘,那是环渤海湾的辽宁锦西,1989年才有了“葫芦岛”的称谓,长城在这里又落下了脚步。
濒临渤海的葫芦岛,踞于关外,扼守东北,被誉为“关外第一市,北京后花园”。长城到达这里,从大江望到了大海。海上有礁岩,风化海蚀,便似天公之手,拿捏出了形形色色的情状。百姓传说中的一块“姜女石”,将秦皇筑城的一个悲情故事,永久地铭记在了海山之间,也在长城的大墙之上留下了永恒的身影。
就在“姜女石”不远处,人们发现了石碑地、黑山头、瓦子地、大金兰丝屯等六处秦汉时期建筑群遗址。其中,碣石宫为最大一处,是遗址群的主体建筑。
拨开历史的尘烟,这里被认为是秦始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落驾之地。15万平方米的方正建筑,四周夯土为墙壁,墙基宽厚,壁身陡直,名为“碣石”的宫阁殿堂建在高大台基上。遗址靠近海岸线,正与“以观沧海”相照应。当年,碣石宫是一座宏伟的高台多级建筑,两翼角楼后身,有庞大的建筑群。仅出土的当头简瓦,就有直径54厘米、瓦高37厘米、通长68厘米之大,堪称“瓦当王”。除秦都咸阳和汉都长安之外,如此布局有序的宏大宫殿建筑群,此可堪为唯一。因此,史上有碣石宫与始皇陵、阿房宫并列为秦代三大工程之说。
有趣的是,碣石宫的中轴线正对着海中的“姜女石”。这景境,让人不禁穿越时空,想象当年秦始皇和孟姜女在这里似有一段谈不拢的对话。他们的话题,就是他们身边的长城。衬托着“姜女石”、碣石宫的背景,就是“与天试比高”的燕山,山上就有“与山试比高”的长城。
毛泽东有词曰:“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说的是魏武帝曹操平辽之后,驾临碣石宫,登台远望,江河入海,万顷碧色,水天一线。于是,“有遗篇”《观沧海》,传至百代。但毛泽东词中所写的“碣石”,在河北秦皇岛的北戴河。这里也曾发掘出两座秦代行宫遗址,也建在渤海岸边。其实,葫芦岛和秦皇岛,两地相距不远,约40公里,或许地理位置甚近的情状,似可化解考古上的一些歧见。
在这枚“关山沧海”邮票上,接踵而来的是“角山长城”。这段建筑在燕山余脉上的明长城,踞于山峦最高峰,海拔519米。峰顶平阔,巨石嵯峨,其状似龙首之角,故名角山。角山从老龙头,越山海关,向北跨越,因此又有“万里长城第一山”之称。
角山筑墙,就地取材,以不经雕琢的毛石砌筑,局部以城砖或条石垒就。在这里,长城依山就势,沿崖砌筑。蜿蜒前行,陡峭之处,竟窄到八尺。其外侧险峻,内侧低矮,易守难攻。作为山脉,角山形势险峻;作为长城,这段大墙则惊险有加。“角山长城”直入云天的险峻处,如一条飘带,倒挂山峦,峭丽壮观。古诗曾写道:“自古尽道关城险,天险要隘在角山,长城倒挂高峰上,俯瞰关城在眼前。”
登角山,观日出,有“瑞莲捧日”景象。加上“山寺雨晴”、“角山云海”、“栖贤佛光”,这享誉“角山四奇”的风景线,为长城披上一道璀璨的虹霓。
长城西去,一道关隘迎面而来,这就是山海关。这山,是燕山;这海,是渤海;在这里,一关当道,划出了关里关外,隔开了华北东北。山海关是“天下第一关”,作为万里长城东端的标志,山海关也是“万里长城第一关”。长城万里有三大奇观:“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在东端,山与海比肩,关内外划界,则山海关又有“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责。
其实,山海关就是一座与长城相连接的城池。城有四门,以箭楼为主体,辅以靖边楼、瓮城,东、西罗城等多种防御建筑,堪为中国古代城防大观。战尘落定之刻,进城可见关城街巷,诸多典雅古朴的四合院民居,又添一派祥和升平气象。
关城箭楼,正中悬挂黑字白底的巨幅匾额,上书“天下第一关”五字,为明代成化年间进士、书法家萧显所书。相传,“一”字不是写上去的,而是萧显将蘸满墨汁的笔抛向空中,点上去的。“天下第一关”字为楷书,笔力苍劲,与城楼风范浑然一体,堪称巨作。
关城城楼高耸长城之上,雄视四野。登城楼远眺,遥见“角山长城”险峙云天,关内关外尽收眼底。南边大海涛声雪浪,依稀耳闻,朦胧似见。
关城四门,东称“镇东”,西称“迎恩”,南称“望洋”,北称“威远”,极富文采且彰显了关城功能。西门原城楼,曾有匾额题字“祥霭榑桑”,为清乾隆御书;南门城也曾有匾额题字,曰:“吉里普照”。
距山海关八里路,明长城蜿蜒如巨龙,直向渤海,这段长城集海山关城于一体,扼守山海水陆两翼,人称“老龙头”。
龙头抬扬,其势高峻,明代蓟镇总兵戚继光在这里筑建了“入海石城”。这城犹如龙首入海、掀涛激浪,方有“老龙头”之名传于后世。这里集海、山、关、城于一体,是长城万里途中唯一的海陆军事防御屏障。同时,从明初通海运开始,“老龙头”先后建有四座海神庙,为出海人祈福。这些规模宏大、风格迥异的古代建筑,毁于八国联军之手,现仅存遗址。
“老龙头”有河北段长城的第一道关口:南海口关;第一座敌台:靖卤台。接着,有一壮观楼阁步入视野。
“长城连海水连天,人上飞楼百尺巅”,说的是城垣之上高达10米的澄海楼。此楼二层,砖木结构,重檐瓦顶。楼上有匾额:“雄襟万里”,为明代大学士孙承宗所题。另一块匾额“元气混茫”和楹联“日光用华从太始,天容海色本澄清”则为清乾隆皇帝御笔。
澄海楼居高,可监视大海退潮或枯水季节敌军从海边潜入的军情。潮起潮落六百年,风击海蚀,愈久弥坚,堪为长城作为海陆防御的森严壁垒。直至清代,长城内外成为天下一统,“老龙头”战尘不再,因其有雄阔的山海风光,又成为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观海览胜的一个佳绝去处。
澄海楼前有一块古碑,传说是唐代名将薛仁贵东征高丽时所立。镌刻在碑体上的铭记四字“天开海岳”,状写出了“老龙头”海阔天高、山岩耸峙、关城巍峨的风范和气势。
虎山长城极限片
文7《毛主席诗词》“《浪淘沙·北戴河》”邮票
普28《长城》“山海关”邮票
山海关极限片老龙头极限片
《长城》“蓟辽天堑”邮票图稿
第二枚“蓟辽天堑”
在《长城》第二枚邮票“蓟辽天堑”的方寸空间中,我们可以纵览关内关外的风物景观。在离山海关15公里的辽宁省界,关外的葫芦岛,有个“九门口”。
自古以来,九门口就是京奉之间的交通要道。这里的自然形貌,现出的是危峰绝壁,惊悬峻险,其易守难攻之势,成为古今征战兵家必争之地。九门口长城拥有一个严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在历史上素有“京东首关”之称。九门口又称“一片石”,1644年,明末农民起义军李自成与吴三桂所引清兵曾在这里展开了著名的“一片石之战”。
早在公元479年,九门口的险要地势就为北齐军将所瞩目,始修长城,以筑扼守京畿的要道关口。千余年来,九门口一直弥漫着鏖战的硝烟。到了明朝,经整修的长城,方如一条屏障,沿山脊延伸到了九江河南岸。
九江河宽达百米,河上有巨大条石砌起八个梭形桥墩,形成九个水门。桥上则筑有高峻的城墙,长城就从河上走过。九门口长城的桥下,宽阔的河床全部用方整石块铺成,石与石间铁腰咬合,平整规则,远望犹如“一片石”。曾有俗语形容这里的险要地势—“十门少一门,门门断人魂,要想出一门,十人九断魂”。
在百米大河上搭起城桥,长城过河向北,逶迤于群山之间,形成“城在水上走,水在城中流”的奇观。在万里长城途程中,九门口长城堪为绝无仅有。
如果说,为人瞩目的关城像是明月,那么,诸多的关口就似点点星辰。扼守“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有多道关口。其中的董家口,是明代名将戚继光上疏修筑的长城重要关塞,是护卫关城北翼的隘口要津。董家口长城全长18华里,耸立在河北抚宁东北方的崇山峻岭之上。险峰筑有36个敌台、28个战台、16个烽火台,并在556米的制高点上,筑三座城堡。长城依陡峭的花岗岩山脊,蜿蜒而来,构筑成坚固的军事防御体系。
戚继光戍边之时,调来三千“火枪手”,允许携眷安家,因此,董家口还有一个民居村庄。世世代代明代守城将士的后裔,把祖先修筑的长城当作“传家宝”加以爱护,故这一带长城保存完好。至今,这些“长城后裔”尚有陈、李、耿、孙、赵、张等六姓,100多户,近500人居住。沉睡了600多年的董家口长城,如今依然占尽关里关外的大好风光。
渤海以北,燕山以东,逶迤群峦,犹若百川归海,一座大山统领诸峰,像是“群山之祖”,于是,她便有了“祖山”的称谓,这就是位于秦皇岛青龙县的祖山。祖山之巅是海拔千余米的“天女峰”,登峰一览,既可东观日出,也可西望长城。
“祖山”长城亦为戚继光所建,依然沿袭了明代军事要塞的建制,设城墙、敌楼、墙台、城堡、烽火台等常规设施。登“天女峰”远望,城墙延绵不绝,大有神龙见首不见尾之势;敌楼、城堡、烽火台星点无数,大有壁垒森严之概。这段长城依山筑就,跌宕起伏,气派宏大,是“武长城”的风姿;又因与“天女峰”、“飞瀑谷”等山水胜境相融,“文长城”又引来当代诗人臧克家以“画境诗天”赞之。
长城在冀北山野中,经秦皇岛的董家口长城、祖山长城,入关抵达津门,关里“蓟北第一雄关”黄崖关迎面而来。
在蓟县北30公里的崇山峻岭中,东到河北遵化马兰关,西接北京平谷将军关,黄崖关长城近百里,有楼台66座,敌楼52座,烽火台14座。北城门楼上匾额,书有“黄崖正关”四字。城墙上,有“北极阁”;关城外,有圆状敌楼“凤凰楼”;关城内,有“八卦街”,即“八卦迷魂阵”,以错位的死巷活巷组合,易进难出。向南,则有横跨泃河的黄崖水关;向西,还有王帽山顶烽燧等巅顶之筑。这段长城的台墙,有砖有石;敌楼,有方有圆;砌砖,有空有实,构成一套完整的京畿防御体系。
黄崖关长城始建于北齐,明代重修。历经数千年风雨,这一面全部建筑在近八百米山脊之上的大墙,巍立群山之中,沐浴夕照之下,大山与长城熠熠生辉,素有“津门十景”之美誉和“黄崖晚照”之美称。
“喜峰口”这个名字,因抗日战争期间的一场大战而名扬四海。依山傍水的喜峰口,因位置险要,易守难攻,历来是长城的一个重要隘关。早在宋辽时代,这里就已筑成长城的关口,古称“松亭关”。诗人陆游就有“三更抚枕急大叫,梦中夺得松亭关”的诗句,写出了喜峰口军事地位的重要。
喜峰口长城位于河北迁西县西北,出于军事上的防御,这段长城分城堡和关城。城堡坐落在群山为屏的盆地里,四围由条石砌成,墙高石坚。城堡北面是关城,关门上有13米高的镇远楼,三面临山一面靠河,由三道套城组成。三重关口之间,由坚固石基砌墙,连成一体,西城墙与万里长城主体相通,形成一座雄关险镇。
自古以来,有无战事,车马行人,入关进城,皆须通过三道门,戒备森严,固若金汤。
喜峰口长城临水,现其主体已淹没水下,墙体依稀可见,此为万里长城独有的一个景观。
九门口长城极限片
黄崖关极限片《长城》“燕赵雄风”邮票图稿
金山岭长城极限片第三枚“燕赵雄风”
万里长城横穿燕赵大地,延绵京津,长近2000多公里,持续近2000年时间,历经春秋、战国、秦、汉、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唐、辽、金及明清等10多个朝代,是最能彰显长城雄姿伟态的一个地段。在《长城》第三枚邮票“燕赵雄风”上,我们看到了长城横陈燕赵的壮伟气势。
公元1368年,明代将领徐达主持始修金山岭长城。1567年,名将戚继光以蓟镇总兵官之责,续修改建并完善。这段长城位在河北承德滦平县毗邻北京燕山支脉的金山岭,东接司马台长城,西连古北口长城,为京、津、辽、蒙四省(市、区)的交汇点。
金山岭海拔700米,依山凭险,长城跌宕于群峰之间,雄奇峻峭。这段长城东西走向全长21华里,视野开阔,有关隘、敌楼、烽燧多处,仅楼台就有158座之多,其形各异。楼墩就有方形、扁形、圆形等状;楼顶就有船篷、穹窿、四角、八角、钻天等形。此外,还设有多孔瞭望台,以及长城沿线少见的库房楼。在金山岭长城不长的地段上,严密的军事防御系统,如甲兵拱卫,以护京畿无虞。登金山顶,步望京楼,遥见京城城廓掩映于云天远际。
“金山岭”长城保存完好,堪为明长城之精华。春夏秋冬四季给长城内外的峻岭林海,点染上斑斓色调:春天山花绚烂,夏日云雾缥缈,金秋层林斑驳,严冬银辉漫天,使其享有“万里长城,金山独秀”之美誉。
金山岭长城内与外山脉若潮,岩峰如织,夕照晨霞之下,漫山红遍,唯有一处,即使到了深夜或晌午,依然红彩鲜丽,这就是有着丹霞地貌美色的磬锤山。其得名于东天入云的一支“磬锤”,这个“磬锤”,上大下小,陡然竖起,其形极像洗衣捣衣的棒槌,于是,百姓索性就给了个俗称:棒槌山。从山脚下上望,可真切看到棒槌光秃秃,无植被,只石岩透出淡淡红色。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曾有记载:“东南历石,挺在层峦之上,孤石云举,临崖危峻,可高百余仞……”。
据地质学家考证,约一亿五千万年前,磬锤山还只是承德河湖盆地中的泥砂和砾石,随地壳变迁上升为陆地。300万年前,磬锤山是一堵石墙般的山体,经过岩石碰撞、风雨洗礼,石墙崩塌,残留下了今日所见那神奇的一块锤子状的磬锤峰。
金山有望京楼,承德有磬锤山,皆在入云高处。远远东望,司马台长城与燕山的崇峦峻岭,浑然连成一体。这段拱卫京畿的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初年(1368年),地势险峻,工程浩繁。远望司马台,只见长城背倚蓝天,如巨龙一般蟠伏于绝崖峭壁之上,横亘东西,高耸险峻。
千米长城,14座敌楼遍布峰上,登城攀峰,一峰接一峰,总有新的高峰在前,更有攀高地标在上,而回望已过的履迹,却在山势掩映中不见了踪影。于此,人们方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蕴意,有了真切的体味。
六层叠嶂之最高处为“仙女峰”,陡立的山峰一侧,耸起一架天梯,倾斜为85度,几近垂直的砖石台阶,宽仅容脚。几近直立且无扶手的百米梯道,只能四肢伏地,爬行而过。
登百米“天梯”而上,两侧陡壁中间一道台阶细如线,薄如刃,陡如立。低头险看脚下悬崖,刀削斧劈一般,两侧皆为900米深渊。几缕雾岚飘挂绝壁,更添惊险。制高点上,远看燕山山脉连绵不断,华北平原辽阔无际。
在万里之遥的视野中,燕山托起了一段京郊长城。依山延绵十多华里的长城,起自一个叫作慕田峪的小村子,这里是北京远郊的怀柔境地。这里,峰峦起伏,林木葱茏,长城从东南走向西北,在崇山峻岭之巅逶迤蜿蜒。缓陡的山势,曲直的地势,使慕田峪成为卫护京师皇陵的又一隘口。
公元1368年,朱元璋麾下大将徐达在北齐长城遗址上,督建了这段十里长城。此段长城,东连古北口,西接居庸关,主建筑正关台由三座空心敌楼构成,两侧小,中间大,三座望亭置于其上。特别是关门不设在正中,而在东侧,由两侧敌楼设门进出。这种关台建筑,在万里长城中独特而罕见。自古以来,慕田峪长城作为拱卫京畿的军事要冲,被称为“危岭雄关”。
自古以来,北京作为都城,一直是拱护要地。蜿蜒的长城,几近成为燕山的山脊,京师以及华北中原的层层防卫,皆系于这座大墙之上。
古北口是北京北部边防,由北齐长城和明长城共同组成,包括卧虎山、蟠龙山、金山岭和司马台4个城段。从西至东形成八十里地长城防线。置敌楼烽火台172座、烟墩14座,设16个关口、3个水关长城、6个关城,以及三个瓮城;还有许多卫、所、堡分布外围。卧虎山长城段还有长城所罕见的姊妹楼长城和跨度最长的水关长城,形成了完整的长城防御体系。
古北口外,穿过承德滦河以及木兰围场,可沿茫茫草原到内蒙古、东北、漠北以及俄国远东地域。华北与塞北,就在古北口内外进退。和平时期,这里是平原与草原,农耕与游牧经济往来的一条要道。战争年代,这里兵家必争,许多重大战役都在古北口拉开帷幕。
1933年,古北口成为抗日战场。360余名浴血阵亡的将士遗体,合葬于古北口长城脚下。600余年来,保留历史原貌的古北口长城,历尽沧桑,残破的城垣和刀痕弹孔,又将人们带回艰苦的岁月,面对壮士陵墓,落霞如血,令人泪下。
合上《长城》长卷的第三帧邮图,似闻著名的八达岭长城吹来了雄劲的秋风。此刻,油然忆起了毛泽东写下的关于长城的诗句—“不到长城非好汉”。(未完待续)
慕田峪长城极限片
古北口长城极限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