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演小人物,您有没有遗憾?”在专访梁天时,记者忍不住问。他坦然答道:“我本来也是业余演员,就是因为喜欢看电影才干了这一行,能演戏已经很知足了。”
在部队和工厂得到了锻炼
梁天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范荣康曾任《人民日报》副主编,母亲谌容是著名作家(代表作《人到中年》),哥哥梁左和妹妹梁欢毕业于北大,都是著名编剧。唯独梁天对读书不感兴趣:“我家都是搞文学的,喜欢安静,看书写东西,我跟他们性格不一样,也坐不住,就老出去玩。我跟胡同里那帮孩子好着呢,所以后来演胡同串子一点儿问题没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化生活匮乏,看电影成了梁天最大的乐趣。此外,话剧、京剧、芭蕾舞、相声……所有的演出他都爱看,有时候为了买票一排队就是一宿。上学时,梁天就是学校宣传队的文艺骨干,1977年参军后,连队的文艺会演上也总能见到他的身影,他不仅会说快板、相声,还能自己创作,不久后就被调到师宣传队,与冯小刚成了战友。慢慢地,他开始有了当专业演员的念头。
1981年复员后,梁天考过几次专业文艺院团,却都被老师的一句话打击回来了。“老师都说,嗓子不行,眼睛太小,不适合干这行。”梁天自己找了一份工作,北京市服装八厂的仓库管理员。除了因为离家特近,他还藏了点儿小心思,“我想写小说。”
去了工厂,除了每天卸车装车、搬运服装料子,梁天还真忙里偷闲搞起了创作,可惜的是,投出去的稿件往往是石沉大海。198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降临到梁天头上。中央电视台的赖淑君导演来家里做客,母亲便替他毛遂自荐:“我儿子特别喜欢表演,有机会能让他去上个镜头么?”当时,赖淑君正好在筹拍电视剧《春泥》,就让梁天去剧组客串了一个小角色。从那之后,找他演戏的人开始多起来,梁天就一边在工厂工作,一边当起了演员。
最早陈佩斯扶了他一把
真正让观众认识梁天的,是1987年他在电影《二子开店》中饰演的“麻秆”一角。当时,梁天同学的爱人正好是《二子开店》的副导演,就把他推荐给了导演王秉林,导演便征求主演陈佩斯的意见。“那会儿陈佩斯老来我家找老太太聊天,我给他倒水,我妹妹还找他签名。所以陈佩斯对我还是有印象的,就说‘可以可以’,算是扶了我一把。”
1988年拍摄的《顽主》是梁天第一次和葛优合作,当时葛优也是新人,但梁天对他印象格外深刻。“他本人反应确实有点慢,但比我们认真100倍。”《顽主》是中国第一部同期录音的电影,对台词要求比较高,葛优就在屋里一遍遍地练台词,为了找到最对的语调语速,一句话他能反复揣摩几十遍。“我完全没有他那么刻苦,所以人家是国际影星,我就是小聪明。”也是那部戏之后,梁天从北京服装八厂辞职,开始专心拍戏。
梁左按他的样子写出“贾志新”
演了这么多年,梁天最满意的一部戏就是《我爱我家》,“因为我再怎么演,也演不过这‘贾志新’了,我把自己舞台和影视的表演经验全部集中在这个戏里了。”直到今天,贾志新还作为“表情包”活跃在社交网络上。
《我爱我家》是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也是电视剧史上最经典的作品之一。梁天认为,这部戏最厉害的地方还是剧本好,“当时的编剧队伍很强大,梁左、梁欢、英达、英壮……在香山待了好几个月弄这个本子,边读边写,很认真。后来拍的时候,一句台词也没改,非常严谨非常准确。”而贾志新这个角色,可以说是梁左按照梁天的样子来写的,“我哥太了解我了,也太知道我表演的路子了,我的台词基本上看一遍就可以扔了。”
《我爱我家》火了,但演到40集时,梁天却退出了。
成立公司做幕后
1994年趁着“下海潮”,他与葛优、谢园成立了好来西影视策划公司。“他俩都有单位,就是挂名,主要是我在运营。但刚开始谈项目的时候,他俩真帮忙,别人一听说是‘喜剧三剑客’的公司,信任度就不一样,拉来了不少投资。”
好来西投资的第一部电影《天生胆小》,就是由梁天、葛优、谢园共同主演的。该片荣获了第五届上海大学生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成立公司之后,梁天发挥了自己“爱张罗”的特长,逐渐转型幕后当起了制片人,朋友的戏也常请梁天去客串,《新编辑部的故事》《私人订制》《老炮儿》等作品里,还能看见他精彩的演出。
眼下,梁天正在怀柔中影基地拍摄《同学烩》,该片由何冰、连奕名、马苏等主演,是一部京味儿喜剧。
□9月19日《北京晚报》李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