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乐读窝 > 杂志 > 关于中国的四幅图景

关于中国的四幅图景

时间:2024-11-06 03:23:59

为什么外国人一会儿把中国抬得很高,一会儿又把中国看得很低?为什么外国人要用那样的眼神看待我们的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

首先我们要知道,外国人看待中国,有他们自己的路子。

2008年是中外关系中一个特殊的年份。那一年中国成功举办了奥运会。那时我正好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有一天,我在美国中西部的怀俄明州旅行,汽车停在路边的麦当劳休息。夏季的草原异常美丽,我拿着食物坐到店外的椅子上,在阳光中享受壮阔的美景。

过了一会儿,一辆大卡车停在了店边。司机从高高的驾驶室里跳了下来。我看了看他,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中西部男人,也许算见多识广的那一类。他摇摇晃晃地来到我身边,和我说起话来。

“你是游客吧?日本人?”他问我。

“不,我是中国人。”

在美国,很多人都分不清日本和中国,但是这个司机明显知道日本和中国的区别,因为这时候他的脸上露出同情的表情。接下来他告诉我,他认为美国在国外花了太多钱,如果非要花这些钱的话,不如用来赠送给其他落后国家,包括中国。

这个美国司机眼中透露出来的,是外国人头脑里关于中国的一幅典型图景。我甚至都没有想要向他解释什么,因为在美国,绝大多数人对中国都知之甚少。不要说美国中部草原上的卡车司机,即便是美国联邦国会议员,了解中国的也是极少数。当然,我们完全不必为此抱怨。

著名外交家、中国前驻法大使吴建民曾说过,美国国会议员80%没有护照。这意味着多数美国国会议员根本就没去过任何其他国家,就算是剩下那20%曾经出过国的议员,大部分也就去过紧挨着美国的加拿大和墨西哥,或者是加勒比海上的旅游胜地。作为全国性政治家的国会议员尚且如此,美国广大的普通民众就可想而知了。

美国是这个世界上存在感最强的大国,但同时它的国民也对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充满了无知。因而,我遇到的卡车司机很能反映发达国家多数普通人看待中国的方式。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对国外的世界既缺乏了解的渠道,也没有深入了解的兴趣。于是,他们从关于外国的只言片语中搭建对另一个国家的认知,而这个认知往往映射出他们对自己国家的看法。比如这位卡车司机认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那么对他来说,中国就是不发达世界的一部分;他为美国三权分立的民主制度感到自豪,则想当然地相信中国人的政治制度是不可接受的。

说实话,我理解这位卡车司机的看法,因为大多数中国人也用同样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想象别的国家。这也许算人类的一大通病。

就在遇到这个卡车司机不久以后,我在美国首府华盛顿参加在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举办的“全球青年领袖”沙龙,又看到了全然不同的一幅中国图景。在嘈杂的大厅里,一个30多岁、西装笔挺的男人,端着咖啡踌躇满志地向我走过来——看他的样子,我猜他正在事业的上升期。这种人是美国人词汇里典型的“青年领袖”。当知道我来自中国的时候,他露出了兴奋的神情,热情地赞叹说:“市场的未来在中国!”然后他开始跟我谈论在中国做“新生意”的方法。

他说:“我计划在中国建立一家像Craiglist那样的网站。我应该怎么做?你知道Craiglist吧?”

我表示我知道Craiglist——一个同城信息分享网站,每个人都喜欢用。但是据我所知,类似的网站中国已经有好几家了,竞争非常激烈。听到我的介绍,这个男人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我只好把中国此类网站的网址写给他。他很认真地放进兜里,然后不甘心地问我:“中国有像Facebook那样的网站吗?”

“有的。”

“亚马逊那样的呢?”

我想了想:“有的。”

“那Twitter那样的网站看来也有了。”

我有点担心自己的回答会让他过于失望,但我立刻发现自己小看了美国人的乐观精神。他喝了一口咖啡,说:“好吧。也许我仍然可以做点什么。”

“也许你可以先去中国看看。”我最后说。

“当然。”他握住了我的手。

我不知道这个人最后会不会去中国。在华盛顿这样的开放地区,很多人在谈论中国。但跟中西部大草原上的卡车司机和农民一样,即便是这些处在全球化最前沿的美国城市精英,他们中的大多数也都没有到过中国。他们每天使用中国商品,看到很多来自中国的人,对此习以为常,或者偶然感到困扰——比如电视上报道中国商品的质量问题的时候。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电视上的竞选广告又开始不断说是中国人抢走了美国人的工作机会,美国政府欠了中国很多钱,甚至美国的全球领袖地位将被中国替代。这让美国人更多地意识到中国的存在,也让他们对这个国家更加感到困惑。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衰退时代,在世界上很多人眼里,中国是希望之所在,但一个超大型的、强劲增长的新兴经济体对于美国到底意味着什么,成为西方最有争议、最矛盾的话题之一。最关键的是,讨论这些话题的人,大多数根本没来过中国。

在一个来到中国的外国人眼里,我看到过关于中国的第三幅图景。

几年前,我曾经作为陪同人员在北京接待了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本杰明·巴博教授。巴博教授是杰出的政治学者,这是他对北京的第二次访问,上一次是在20世纪80年代。在陪同巴博教授从机场到市区的路途中,我本以为他会对车窗外的城市发表评论。要知道,他上次来的时候,车窗外那些绵延的大楼建造之处还都是荒地。然而他一路都很沉默。几天下来,他都在默默地观察。直到有一天,汽车经过北京城中心一片残破的四合院时,本杰明突然兴奋地说:“这才是我记忆中的北京城。”

是的,古老的、陈旧的、有历史沧桑感的、文化上神秘而难以接近的,在他眼中,这才是中国。我没有尽早意识到这一点。在离开北京之前,本杰明提出希望看一场“中国戏剧”。时间很紧,我便带他到北京最好的剧院看了一场歌舞剧。看完之后,很明显他失望了。

后来我想到,剧很好,只是内容和形式都太现代、太西方了。难道要我带他去天桥看一场京剧?可我自己并不太懂京剧,这也许会让他更失望。古老的四合院和神秘的京剧,也包括令人痴迷的中国武术,这或许就是很多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标签。

上面三个故事,展现出了三幅截然不同的中国图景。三个故事都来源于西方人。最后我想讲一个来自非西方世界的故事,看看关于中国的第四幅图景。

2011年,我加入一个中国记者访问团,到巴基斯坦访问。在那里,很难在街头看到西方人。本·拉登刚被美军特种部队击毙,报复行动正在巴基斯坦各地展开。我们在各种恐怖袭击的消息中走遍了这个国家的多个省份和城市,感受到乱世中的平静和友善。在巴基斯坦这样一个典型的第三世界国家里,中国又是一个什么形象呢?

在那里,中国是先进的:在拉合尔的博物馆——那里陈列着4000年前古印度文明的文物,不远处还有伟大的莫卧尔王朝的故宫。一个头戴黑纱的少女高兴地告诉我,她马上要去中国留学了。她去的是北京一个很好的理工科大学,离我工作的大学没多远。她畅想着到中国的学习和生活,太过兴奋,以至忘记了似乎不应该和一个陌生的外国男人交谈太多。

在那里,中国是友善的:在伊斯兰堡半山腰的观景平台上,每一个伊斯兰堡市民都想过来和中国记者合影。他们一致称中国人为“兄弟”。这些市民太过热情,以至于过于紧张的安全警察不断把他们从我们身边拉开架走。

除此之外,在那里,中国还代表着未来:在偏远的巴控克什米尔首府,省督在他的帐篷里接待了中国记者。他用当地的土语发表演讲。他的翻译将当地土语翻译成巴基斯坦官方的乌尔都语,然后中国的翻译再翻译成中文。

总的来说,第三世界的人们更少受到西方普遍存在的自我中心主义观念的影响,他们更容易站在客观的角度看中国。在这样的角度上,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认为:中国的发展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中国崛起的含义远非“市场的未来在中国”那么简单。世界的未来可能也在中国。

(长庚摘自五洲传播出版社《中国故事怎么讲》一书,小黑孩图)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