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乐读窝 > 杂志 > 第一章:等待开启的寓言

第一章:等待开启的寓言

时间:2024-11-07 09:48:06

必须有一个人以客观的叙述者的身份来讲述那段过去。他就是这部小说的叙述者重生,他是一个哑巴,不缺少听力,但不能用有声的语言来表达。换言之,他无须与这个世界对话,却知晓这个世界的所有秘密。重生的叙事将把读者引向一段真实的过去——

1970年夏天,少年张敬之在汉口火车站等火车。

烈日燃起的高温,使汉口火车站就像一口沸腾的热锅。火车还没有开动。黑乎乎的车厢入口处,检票员已开始检票。此刻,汉口的天空下,浮动着灰蒙蒙的烟尘,常年地炼钢,使得城市周边的房子看上去也像蒙上了一层说不清颜色的灰颓。人们只要抬眼望一望,就会发现,翻飞在云天底下的烟尘,在亮得有些发白的阳光下,也显出了某种庄严与肃穆。

此时的张敬之,刚满十七岁,是个目中无人,对自己的前途与去向毫无所惧的少年。他脸上的笑容,像阳光一样透明。少女徐晓雯也站在人群里,如花的脸上透着的是一股寒梅般的冷艳。他们身后站着一群少男少女,与他俩一样,脸上都是热汗涔涔。

这一群聚在一起的少男少女,有二十多人。他们都是武汉某重型工厂子弟学校的毕业生。他们刚刚参加完父母单位的欢送会,准备前往江汉平原A县插队。他们随身的行李上挂着一个网兜,里面装着一套《毛选》,一个印着“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字样的搪瓷缸子和一个搪瓷脸盆。这是厂里送给他们的插队礼物。

杨柳的网兜里另外装着几本书。从露出的书脊上可以看出来,它们是高尔基的《人间》《星火燎原》和金敬迈的《欧阳海之歌》。这使他的行李看起来比别人的要笨重一些。

六月的阳光,像鞭子一样打在他们年轻的脊背上,弹起层层晶莹的汗珠。他们前呼后拥,登上了其中的一节车厢。

一路上,他们神侃着,操的是标准的武汉腔。只有徐晓雯显得格外的安静,她五官生得十分精致,脸色略显苍白,眼神看起来有些虚幻和淡漠。她很少说话,始终陷在自己的沉默里。偶尔开口,却是一口纯正的京腔。她不是武汉人,是一个地道的北京女孩。去年的某一天,她的户口突然被在武汉军区某部当团长的舅舅弄到了武汉,落户在其妻所在的工厂,徐晓雯因此成了这群插队学生中的一员。

其中,少女林红缨特别引人注目。她是一个长相十分标志的女孩,白里透红的脸,黑得透亮的大眼睛,五官端正秀丽,个子十分高挑,嗓门略大,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武汉姑娘。她一上车就从背包里摸出一瓶上海产的“双妹牌”花露水,嘴里嚷着真热,一边倒了一点在手上,小心地抹在后颈上。她的眼神一直追随着她的同班同学张敬之,透着崇拜与好感。

火车吐着黑烟,在烈日下前行。经过一天的颠簸,他们终于在日落时分,到了A县的清水河公社。饭后,他们被分成两组,一组前往红旗知青点,一组去往星光知青点。

张敬之、杨柳等十二名知青被分到了星光知青点。

当晚,一位姓罗的公社干部带他们去报到。走出公社大门的那一刻,张敬之情不自禁地抬头看了看天空。满天的星星是那样稠密,灿烂的星光从幽蓝的天幕上投射下来,仿佛一个没有开启的寓言。

夜幕下的平原显出了它特有的神秘。凹凸不平的泥土路狡黠地隐伏在一片片棉花地、麦地与黝黑的稻田中。他们迎着热烘烘的夜风,踩着满地的星光与泥尘,踏上了一条曲折的泥土路。星光下,土路两旁不时冒出一两个大小不一的湖泊,仿佛平原突然睁开了一只明亮的夜眼,有些鬼魅地觊觎着路人的身影。那一刻,杨柳的心不觉微微有些颤抖,莫名其妙地觉得自己的选择有些仓促和错误。

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站在大队部的路口迎接他们。他是星光大队的巫国喜书记。巫书记长得又黑又瘦,黑夜里戴着一顶看不出颜色的破草帽,他一只手里提着一盏马灯,另一只手里握着一根半尺长的铜烟杆,不时伸进嘴里吸一口。

罗主任指着他们向巫书记做了介绍。然后说:“老巫,我把人给你送来了,挑堤的任务要是完不成,小心县里王主任提你的脑壳!你们大队水田最多,是粮食高产区,也是我们公社的排头兵,挑堤和双抢要两不误!”

巫书记的脸隐在幽暗的夜色里,看不出脸上的表情。

“伢儿们哪,先对不住了,明天就得上堤。”

巫书记的声音有一点嘶哑,隐含着一丝不安。那会儿,他们并没有捕捉到其中的准确情绪。他们不知道“上堤”两个字意味着什么,插队的新奇与激动还在他们的心里泛动。

在半是兴奋半是疲惫中,他们度过了在乡下的第一个夜晚。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