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乐读窝 > 杂志 > 巴黎三姐妹 二十七

巴黎三姐妹 二十七

时间:2024-11-07 12:43:59

在一次华人社团的聚会上,林芬遇到了好久不见的池友明。两人都很高兴,就坐在一起聊了起来。

近几年,池友明的事业发展十分顺利。他不再只是一家中餐馆的小老板,而早已鸟枪换炮,成了巴黎知名的侨商和侨领了。人说,做生意一半靠勤奋,一半靠运气,池友明的运气就是这么出奇的好。

如果他一直经营着他的那家“宏图大酒楼”,那么,到现在可能仍然是一个火里来、油里去的中餐馆小老板。但经常来他餐馆用餐的一位法国客人,一个偶然的机会,帮助他改变了人生的轨迹。

这个法国客人名叫亚历山大,五十多岁,在一家银行任高级主管。刚好这家银行离池友明的中餐馆不远,中午他就常常来光顾,有时还带一些同事一起来就餐。因为是熟客,池友明每次都是送上饭前酒,或者是饭后甜品。东西不贵,但深得亚历山大喜欢,认为中国人有情意。吃完饭有时间的话,亚历山大还会与池友明聊上一会儿天,话题主要的是有关中国的历史啊,文化啊,风俗习惯啊,等等。他说,虽然还没有去过中国,但他对中国和有点神秘的东方文化一直十分感兴趣,尤其喜欢中国的厨艺。

一天,亚历山大用完餐后,在喝咖啡时对池友明说:“现在有一个可能会让你发财的机会,你想不想做?”“有发财机会?当然想啊,说老实话,我天天都想着发财呢。有什么机会和门路你说来听听。”池友明以为亚历山大只不过是在开开玩笑,所以也跟着不经意地调侃了一句。

亚历山大立即换了一副严肃的表情说:“我是认真的,不是开玩笑。”他接着说,“最近我们银行总部与巴黎北郊奥拜维利埃市签订了一个合作项目,计划在该市划出一块土地,共同兴建一座商城,主要是用于物流交易。这个贸易商城的兴建主要为这一区域注入一股商业的活力。你们中国人不是有很多做贸易的嘛,原先巴黎十一区早已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今后商城一旦建立,做贸易的华商必然会蜂拥而至,到时候我相信店铺就会供不应求。”

池友明听后,头脑为之一震,忙问:“那又怎么样?我能做什么?”

亚历山大说:“如果你能趁现在商城刚开发,租金还不算高,抢先将这些店铺先全部租下来,再提高些租金,分别转租给那些需要的华商,我保证你光这单生意,就会有很多钱可赚,远远胜过你现在开餐馆。”池友明听他一解释,眼前不由得一亮。觉得他讲得很有道理。他早就听说,原先巴黎十一区华商贸易一条街已呈饱和状态,好多华商在那里已找不到店铺。况且该区在巴黎的市中心,街道马路比较窄,在路边停车上货卸货,常常会造成道路堵塞,引起街坊居民的不满与投诉。为此,该区区政府为商家设定了不少限制规定,商家都说如此一来,生意日益难做了。如果奥拜维利埃市商贸城建成后,做贸易的华商一定会争先恐后抢滩到这里来租用铺位的。

池友明兴奋地说:“你这个主意真是太好了,我们合作起来做这个生意怎么样?”亚历山大说:“鉴于目前我的工作,我不好另外去做生意。还是你自己做吧,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帮助你,那没有问题。”

接着,他们具体谈到租金资金的筹集问题。亚历山大出主意说:“你可将你的餐馆和住家房子做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申请到贷款后,根据你手上的资金,就去把店铺租下来,根据你的能力,能拿多少间就拿多少间,然后提高点商铺出让费和每月租金,再转租给客户。这样,钱不就可以周转开了吗?”

亚历山大实际上是叫池友明当“二房东”,不用出多少资本,就能轻松地赚到钱。这倒是一个好主意。做成了,轻轻松松地就可赚进大把大把的钱;但是如果转租不能如愿的话,空守着大片店铺,那可要倾家荡产的呀。经过几天的反复思考,也征询了一些做贸易的朋友,大家都认为这个商城建成后,一定会红火的,不愁商铺租不出去。池友明终于下定了决心,决定按亚历山大提供的思路,赌上一把。商场上的事,需要有拼搏的精神,也需要有一点冒险的勇气。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在一系列手续上,亚历山大帮了池友明不少忙。银行抵押和贷款的事,最后也顺利地办下来了。

大大出乎意料,池友明将向大老板租来的店铺,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店铺商业价格与租金,一经放盘,不到一个月工夫,这些店铺就被华商抢租一空。一下子,池友明成了奥拜维利埃商城诸多商铺的二房东,也成了商界名人。当然池友明在大发迹后,也没有忘记重重地回报亚历山大先生。他多次地带亚历山大到中国旅游,几乎走遍了大江南北。从此,他们成了很铁的朋友。

这就是池友明从餐馆的“小老板”跃升为巴黎华商“大老板”的发迹史。后来,有人问他发家的成功经验时,他说了一句话:勤劳、运气和胆量。

池友明发迹后,他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他出钱资助中国大陆贫困地区办学;他出钱出力支持巴黎华人社团举办庆祝春节联谊活动。只要是公益活动,他都显得十分大方。慢慢地,他也成了巴黎华人社会的一位知名人士,出席侨团各类活动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了。

今晚见到林芬,池友明显得十分高兴。他对林芬说:“太巧了,今晚能碰见你。我这两天本来就要去找你的,有事与你商量。”林芬被他说得莫名其妙,就问:“你要说什么?我可没有欠你房租呀。”林芬有意捉弄他。池友明一本正经地说:“不要开玩笑,我是与你说正经事呢,有些事需要你帮忙。”“真的啊?有什么事你说吧,你现在是大老板了,还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的?”林芬问道。池友明说:“这件事我已经考虑很久了,现在应该是我们着手做的时候了。”池友明举了举酒杯,自顾自地喝了一大口,继续说,“现在巴黎的侨团已经有不少了,各种各样的侨团,大大小小的算起来也有八九十个之多。这些年来,这些侨团为侨界也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情,但基本上还是局限在华人自己的圈子里,缺乏与主流社会的互动。这也是当地的一些居民常常对我们华人产生一些误会的问题所在。主要是他们不了解我们。”林芬像在听报告一样认真地听着,周围的嘈杂声并没有影响池友明的讲话兴头,他接着说:“我与一些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大家都有同感,觉得我们应该走出我们华人自己的圈子,与当地居民多些互动,多些沟通。通过互动,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我们华人勤劳、节俭的创业发展历程,更多些了解中华文化与东方民族的风俗习惯。这对于我们华侨华人长期在法国生活和发展事业,是十分有好处的。所以,我们想筹划成立一个与当地商界人士合作的协会。”

林芬觉得他的思路不错,具有前瞻性。能考虑到华侨华人在当地生存的长远利益,积极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主动与当地居民沟通,确实是今后华侨华人发展的一个方向。她问:“你们具体想怎样做?”池友明说:“我们计划联络一些当地商界人士,共同成立一个经贸合作协会,同时想办法聘请法国政坛上的一些知名人士担任我们协会的顾问。总之,我们主要的目的是想通过成立这个协会,与当地主流社会形成互动,让当地居民通过经常性的交往和各种活动,更加了解我们华侨华人。做这样的工作,我们需要一些与主流社会人士能顺畅交流的人才。上次我们几个人谈起这件事,大家都希望你能与我们一起干,怎么样?”林芬听了池友明的一番话后,认为他们的想法与计划还是不错的,也符合法国华侨华人在当地生存与发展的长远利益。

林芬当即表示,她很乐意一起来做这件有意义的事。她并向池友明推荐了陈美英,说陈美英中国外语学院法语系科班出身,精通法语,在法国也生活了多年,熟悉法国社会,与法国人士打交道一定是一把好手。池友明听后更是高兴,说,我正是要找这样的人才。

这次听了池友明的一番想法和计划,她觉得这是侨团将来发展的方向,应该为推动这个计划出点力。这件事做好了,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华人社会与当地居民的联系和互动,提高华侨华人在当地社会的影响力与地位,也为华侨华人在当地的长期生存和发展铺上一块新的路基。

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池友明先后召集了几次聚会,征求了各方的意见和建议,确定了协会的会名,定名为“法中经济合作促进会”。协会的成员中,既有部分华商,也有不少当地知名的法商。同时,协会还聘请了在法国政界和商界有一定知名度的人士担任协会的顾问。协会商定,定期举办有关法中经济、贸易的研讨会与讲座,邀请专业人士来主讲,就当前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研讨,如货物进海关的报税问题、地区的治安问题,商店的营业时间问题,等等。

每次研讨会和讲座,都吸引了大批华商前来参加。参加过这些活动的华裔人士,都对这样的活动称赞有加。他们说,经常性地举办这一类活动,对他们在法国从事商业活动和生活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并希望能坚持继续办下去,也算是为华侨华人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公益事业,而不光给人的印象:侨团的活动就是吃吃喝喝。

侨团各界的反响,使池友明和协会的主要成员都兴奋不已,他们认为他们选择的方向是对的。华侨华人社团,一般性的聚会、应酬和联谊是需要的,这是联络侨胞们感情、发扬团队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但也不能总是停留在这个水平上,需要逐步向更高的档次发展,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林芬和陈美英成了“法中经济合作促进会”里的积极分子和中坚力量。协会举办的每次研讨会和讲座,她们基本上都来参加,并帮忙做些有关会务的联络和安排工作。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