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乐读窝 > 杂志 > 黄宗羲传略 辨訾

黄宗羲传略 辨訾

时间:2024-11-07 12:52:32

以梨洲大节有亏,前有晚村暗讽,后有章太炎明指。

章氏《衡三老》评点“三老”清初三大思想家,以王夫之为“最清”,顾炎武也不分轩轾,而严厉批评梨洲“以明夷待访为问,陈义虽高,将俟虏之下问”,以及“令其子百家从事于徐、叶间。若曰明臣不可以贰,子未仕明,则无害于为虏者,以《黄书》种族之义正之,则嗒焉自丧颖!”指责《明夷待访录》为讨好满清统治者而作,自己虽未出来为满清做事、避免“贰臣”尴尬,却让没有在前明做官经历的其子黄百家听命于满清权贵徐(即“昆山三徐”)、叶(即叶方蔼);认为梨洲如此作为,若与王夫之有坚定民族立场的《黄书》相比,宜谓“嗒然自丧”。

太炎先生这里虽未提到吕留良,但上述观点,当多少受到了吕的影响。因为最早就梨洲为人提供上述视角的,正是吕留良;其次,吕终身坚持反清立场以致是它最后的伟大象征,在清末同样高举种族旗帜的激烈反清的章氏,感情上以吕为亲近,是必然的。此实有明确的旁证。1912年,民国设稽勋局,搜集当世及过去于“光复”有功之英烈人物,章太炎为此曾复信稽勋局局长冯自由,“讨论革命诸子酬庸之事”。他认为除创立民国的功勋者外,还要“追怀先烈,有造于我民国,如木水之有本源”,提出了由明入清时的名单。有“明末遗臣国亡以后百折不回者”,有“耆儒硕学著书腾说提倡光复者”;于后一类,首列王夫之,顾炎武、傅山次之,吕留良及子吕毅中、弟子严鸿逵等又次之,而梨洲之名无与焉。

章氏以清末民初思想学术巨擘身份,此论既出,自不乏拥趸,而内中颇具份量的响应者,有陈寅恪先生。陈晚年名著《柳如是别传》称:“后来永历延平倾覆亡逝,太冲撰《明夷待访录》,自命为殷箕子……以清圣祖比周武王,岂不愧对‘关中大儒’之李二曲耶?惜哉!”指《明夷待访录》是为了邀新统治者盼睐而写,这个观点大抵承自章太炎,同时使章说更具体,认为梨洲以箕子自居,而他所“待访”的周武王,便是清圣祖康熙皇帝。

不过,驳难者也大有人在,份量也旗鼓相当。首先就是梁启超先生,他直截了当地表示:

章太炎不喜欢梨洲,说这部书是向满洲上条陈,这是看错了。《待访录》成于康熙元、二年。当时遗老以顺治方殂,光复有日。梨洲正欲为代清而兴者说法耳。他送万季野北行诗,戒其勿上河汾太平之策,岂有自己想向清廷讨生活之理?

正如章说拥有陈寅恪那样强大的附和者,梁论亦不乏地位颇堪匹敌的支持者。钱穆先生便持一样的立论,既有发挥,又提出新的旁证:

惟考康熙己未,万季野至京师,梨洲送之,戒以勿上河汾太平之策。时已距《待访录》成书十五、六年。则梨洲之不可夺者不确如乎!亭林诗亦云:“未敢慕巢由,徒夸一身善。穷经待后王,到死终黾勉。”亡国遗臣之不能无所待者,正见其处心之愈苦耳。

钱穆一是指出时隔十五六年,万斯同去北京参加明史编修工作时,梨洲还严嘱弟子只以学者身份为修明史献力,不可为当局在政治上出谋划策“河汾太平之策”典出隋代王通事,王通曾至长安向隋文帝献《太平策》十二道,更不必说梨洲当年自己写《明夷待访录》有此居心。其次,他引了顾炎武(号亭林)为旁证;顾是坚定反清的,连章太炎也这样高度评价他,然而顾同样有“待后王”的思想和愿望。“未敢慕巢由,徒夸一身善”的意思,是不屑于做巢父、许由那样的人,以独善其身为满足,而一定要积极投身现实、兼济天下。换言之,梨洲自比箕子、以待后王的想法,在正宗儒士当中,十分正常,根本不能解读为“俟虏之下问”。就此,我们为钱穆提出的旁证也提出一个旁证,顾炎武读到《明夷待访录》后,具函于梨洲论之:

顷过蓟门,见贵门人陈、万二君应指梨洲弟子陈锡嘏和万言,具谂起居无恙,因出大著《明夷待访录》,读之再三,于是知天下之未尝无人,百王之敝可以复起,而三代之盛可以徐还也。天下之事,有其识者未必遭其时,而当其时者或无其识,古之君子所以著书待后有王者起,得而师之。

这里,顾炎武言及“古之君子所以著书待后有王者起”,态度极自然,觉得是有志君子一种很常有的想法,而毫无以为梨洲意在讨好满清的反应。由此也可见,章太炎、陈寅恪的反应,有其不自然和夸张,脱离了古代儒者的思维方式。

章、陈等疑梨洲大节有亏,从《明夷待访录》各篇正文,并不能获得任何支持;他们的根据,都在前头的那篇《题辞》。好在其文不长,下面整个抄一遍,以细辨梨洲原意:

余常疑孟子一治一乱之言,何三代而下之有乱无治也?乃观胡翰所谓十二运者,起周敬王甲子以至于今,皆在一乱之运、向后二十年交入“大壮”,始得一治,则三代之盛犹未绝望也。前年壬寅夏,条具为治大法,未卒数章,遇火而止。今年自蓝水返于故居,整理残帙,此卷犹未失落于担头舱底,儿子某某请完之。冬十月,雨窗削笔,喟然而叹曰:昔王冕仿《周礼》,著书一卷,自谓“吾未即死,持此以遇明主,伊、吕事业不难致也”,终不得少试以死。冕之书未得见,其可致治与否,固末可知。然乱运未终,亦何能为“大庄”之交!吾虽老矣,如箕子之见访,或庶几焉。岂因“夷之初旦,明而末融”,遂秘其言也!癸卯,梨洲老人识。

其中,梨洲叙说了本书的写作经过。前年壬寅夏,即1662年夏天,梨洲开始动笔。“未卒数章,遇火而止”,谓写了没有多少,因火灾而搁下了。考《黄宗羲年谱》,得知是年“二月壬子八日,龙虎山堂灾。五月乙亥三日,故居又灾。公诗所云‘半生滨十死,两火际一年’是也。”结合那个“夏”字,可知“遇火而止”的火,应指第二场即五月三日火灾。由此又考得《明夷待访录》写作地点,为黄竹浦故居。故居失火后,当年九月,梨洲暂迁蓝溪陆家埠居住,一年多后“返于故居”,意外发现书稿尚未毁于火而幸存,于是在“儿子某某”请求下,于癸卯年(1663)十月重新恢复写作。

除了写作经过,《题辞》另一内容是谈写作动机。他说,从前自己对于孟子总结的“一治一乱”的历史规律,颇存疑问,因为“三代而下”的历史情形“有治无乱”,对不上号。直至了解到胡翰“十二运”之说,这个疑问方才释然。胡翰是元末明初硕学,曾在太祖年间参与修《元史》,归居长山之阳,世称“长山先生”。“十二运”应是胡翰独创的一种历史模型,笔者闻窄,不知其详,仅从梨洲知一大概:“起周敬王甲子以至于今,皆在一乱之运、向后二十年交入‘大壮’,始得一治”。周敬王名姬匄,纪元前519—前475年在位;胡翰说从那时直到当下皆在“一乱之运”当中。他肯定有自己一套推导方式,虽然我们并不了解细节,然据“大壮”一语略知其由《周易》生发。大壮,是六十四卦之一;孔颖达疏:“壮者,强盛之名。以阳称大,阳长既然多,是大者盛壮,故曰大壮。”古代儒者很信赖易学,觉得可以推演政治历史以至万物的规律,梨洲本人也是易学专家,曾经花了很大功夫研究它。在此,我们虽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来探讨个中问题,然而仍可读懂一点:以梨洲的易学认识和造诣,他觉得胡翰的假说已经说服了自己,使他先前对长乱不治的困惑得以消解;概括起来,从周敬王时代起历史进入一轮“大乱”,而现在是这黑暗时光的尾声,历史不久即将脱离大乱而达“大壮”。

因为参破这一点,或者说终结了已久的困惑,他于是着手去写《明夷待访录》。“条具为治大法”,便是想为即将到来的治世备具方略。很清楚的,这里的治世,是指经过二千多年痛苦的积累和转化,才迎来的由乱而治的大的历史轮回,绝不是清之代明这种朝代更迭的小范围、浅层次之事。换言之,虽然梨洲的确是在“上条陈”,但这条陈绝不是上给特定某个朝代,更不是上给康熙这个特定皇帝,他是上给漫长乱世之后终于应运而生的“圣王”——那实际上是一种抽象的体现历史正义的理想化身。我们自然知道,他不过是靠着易学的神秘推算,来认定一个所谓“大壮”时代即将到来,这假设本身没有多少道理,但他自己笃信不疑,因此要未雨绸缪,提前替它从思想上做好准备,以供将来“圣王”采纳,来尽一个智识者的责任义务。

不错,他讲到了箕子;箕子故事,也确有以殷遗臣而受周武王之访的含义。但何以见得梨洲“自命为殷箕子”,就是“以清圣祖比周武王”?陈寅恪先生这一番联系,未免过于跳跃。《明夷待访录》动笔于康熙元年,经火灾中辍,续作于康熙二年。而我们知道,玄烨登基年甫八岁以今之算法,实龄七岁,政事由顾命大臣行摄,直到十四岁才正式亲政。那么,作于康熙元、二年的《明夷待访录》,其“圣王”怎可能是指尚在冲龄且未亲政的“清圣祖”?其实,熟悉梨洲生平的人很容易发现,“以清圣祖比周武王”之臆想出自一种倒推;梨洲后来确对玄烨有不少的溢美与称颂,陈氏是从这个印象出发,将《明夷待访录》中“圣王”的所指,与玄烨混为一谈,他忘记了从时间上说这在当时还不可能。

那么,梨洲“如箕子之见访”究竟何意?此需进而看箕子故事的深层含义。

箕子乃商王室贵戚,纣王之太师。纣王失德,箕子与比干等数谏而不纳。比干被处极刑,“刳视其心”。“箕子惧,乃佯狂为奴,纣又囚之。”后来,武王克殷,“访问箕子”;“问箕子殷所以亡。箕子不忍言殷恶,以存亡国宜告。”箕子回避谈论殷的丑恶之处,而只以周国应该怎样做正确告知武王。

这是箕子故事较完整的廓盖。从中可见,箕子与周武王事,除了国家层面互为敌人的关系,还有一个正义、非正义主题。纣王虽为本国之主,却是恶的代表;武王虽为敌国之君,却居仁义及善。实际上,这个历史典故所以使人津津乐道,萦绕千载,就在于它内有的矛盾复杂性。结合完整语义,梨洲自比箕子,首先是基于过去二千多年都为“一乱之运”的判断,自己是这乱世的孑余,有幸要逢着乱世的终局而迈向“大壮”,这意味着必将要有一位武王般的“圣王”出世,于是自己便欲仿效箕子,对未来的“圣王”“以存亡国宜告”。箕子为武王出《洪范》,《明夷待访录》也是梨洲的《洪范》,同样是讲堂正善好的治世之道。我觉得,他自比箕子,一方面指过去二千多年都是乱世;另一方面,内心恐怕和箕子一样,以所出身的本朝亦即明朝为恶。这样的思想感情,他是有的。或许,他有很多直接的联想;万历尤其天启以来的明朝与殷末不分伯仲,也有纣王,也有比干比如许多东林惨死者、微子和箕子。在这种现实联想中,他是把自己放进去的。不过,那位“武王”,主要还是一个抽象、未知的形象,是一种正义美善伦理的概念。他在艰难中,等待着这样的人或时代出现。能不能等到呢?实则他内心也并无把握,故而写到王冕,说:“昔王冕仿《周礼》,著书一卷,自谓‘吾未即死,持此以遇明主,伊、吕事业不难致也’,终不得少试以死。”王冕是由元入明之人,当时大概以为黑暗即将过去,很快迎来光明;但显然朱元璋并非那样的人,王冕理想“终不得少试以死”。梨洲暗示,这也可能是他的命运。但他不肯弃望,说“吾虽老矣,如箕子之见访,或庶几焉。岂因‘夷之初旦,明而末融’,遂秘其言也”。“夷之初旦,明而末融”亦本《周易》,“明夷”乃六十四卦之一,程颐释其教益曰:“君子当明夷之时,利在知艰难而不失其贞正也。在昏暗艰难之时,而不能失其正,所以为明君子也。”所以梨洲的意思就是,时下虽然昏暗艰难,但我不能为它困住、灰心,把所思所愿带到坟墓里去;我还是要表达,要说出来。

我们依凭文本,逐字逐句看下来,没有办法赞同章、陈等先生关于《明夷待访录》是向清统治者上条陈抑或为玄烨歌功颂德的见解。甚至,我们也不赞同梁启超、钱穆为驳章太炎而提出的“以顺治方殂,光复有日。梨洲正欲为代清而兴者说法耳”那番意思,它也是牵强的。梨洲的思考,是一种对很大范围的中国历史去从的思考。“明夷”,是艰难中不弃的情怀;“待访”之所“待”,指向未来的人道社会的复兴。

故而,明里暗里指责梨洲有变节之嫌,尤其是讽他出于“势利”而媚时,并以《明夷待访录》为证状,绝然有失公允。这极大减损了《明夷待访录》对中国思想和历史文化的意义。事实上,《明夷待访录》是中国儒家思想体系从其自身历史模型和逻辑,就公平正义、文明方向或何谓“好社会”而提出的既具近代高度又具原创性的构想;这种历史的远眺,不可能针对满清那等文明水平政权而发,章、陈的解读不但贬抑了梨洲的思想含量,也势必遮蔽中国思想自身进化的线条。有关《明夷待访录》以及梨洲其他著作中的政治及社会伦理内涵,后面我们择机专门再论,此处先替他辩洗诬谤。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