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乐读窝 > 杂志 > 黄宗羲传略 反思

黄宗羲传略 反思

时间:2024-11-07 12:55:32

但梨洲那样的知识者,对于工作无法只以挣钱为目的。假如有这样两件事供他选择,一件让他觉着主要只是养家糊口,一件则在有所收入的同时更有益于开展个人的思想、知识与学术的探索,他无疑会中意后者的。我们猜想,在语溪吕家私塾教书与在绍兴证人书院作高层次讲学之间,便是如此;而围绕自己形成一个专门的个人讲台的甬上证人书院,去指导二十几个高级人才,更不言而喻,这区别就好像从教小学生变成带研究生,他思想的施展、学问的投放和精神空间的扩展,都不可同日而语。

他这批学生,质地优异。前面讲万氏子弟有几个后是经史大家,余如陈锡嘏、仇兆鳌、郑梁、陈夔献、范光阳等,都非等闲。他们投在梨洲门下前,读书已有相当深度,起点很高。他们向梨洲求的以及梨洲传授给他们的,自然是高一等或更专门的学问。像郑梁那样,拜见梨洲后,尽弃所学,将日后所作统称《见黄稿》,就反映师生间教与学处在一个怎样的层次。

具体讲,梨洲带这批“研究生”,以什么为教学内容?主要是乃师刘宗周的思想体系。学生们认他为师,集体追随他,也是冲这个而来。宁波讲学地沿用“证人书院”名称,亦寓继承、发扬刘子之学,将它从越中推广到甬上的宗旨。对此,范光阳的表述可谓清晰:

蕺山刘忠正公之学,自吾师姚江黄梨洲先生始传于甬上。其时郡中同志之士十余人,皆起而宗之,以为学不讲不明,于是有证人之会。

不妨说,甬人证人书院其实便是一个由梨洲掌教鞭的刘宗周之学高级研修班。

而这恰是梨洲满心希望做的事情。

自父亲就逮时将自己托给刘宗周,一直到老师殉国为止,梨洲在外虽有“蕺山三大弟子”的名头,但他知道其实不配,老老实实承认“聊备蕺山门人之一数耳”。他很好读,读过的书算是不少,然而一则偏在史籍方面,二则缺乏系统性。刘子之学,主要成就在哲学及伦理方面,注重知识本源,精于理路审辨。这一直是梨洲学问的弱处。崇祯七年(1634),他陪刘宗周去嘉禾,途中老师正读高攀龙所著《高子遗书》为馈,“每至禅门路径,指以示弟”,一遇哪些说法、概念非儒家固有,而由佛学混入,就指给梨洲看,而“弟是时茫然”。这须以对儒、释两家经典烂熟于心为前提,而梨洲当时还不具备这样的知识储备。由于这样,他很难真正进入老师思想体系,领其堂奥。

对他造成妨碍的,一是应举,二是交游,三是年龄。梨洲青年时代不少好光阴,耗于应举。同时,在杭州、南京、吴中以及皖南,遍结名士,“无日不相征逐”,难以静心敛志于学。这也是明代士林的基本风气。梁启超曾说:“明朝人不喜读书,已成习惯。”这一是八股所害,二因慕尚清谈道德空言。“明朝以八股取士,一般士子,除了永乐皇帝钦定的《性理大全》外,几乎一书不读。学术界本身,本来就像贫血症的人,衰弱得可怜。”这种不读少学的固陋,梨洲就曾亲见不少,在文章中举过例子。而慕好空言的典型情形,大抵如明亡后批判者所形容的那样:“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实则梨洲自己原也未能逃脱于此风气之外,一面为应举虚掷不少光阴,一面被交际征逐弄得浮在表面,虽然我们说秦淮河畔风流有着精神解放的意味,但学问上的轻浅也是其中不必讳言的弊端。及南京失陷,梨洲又投身抗清事业,仍是东奔西走。总之,前后加起来得有三十年,梨洲实在既无时间,也没有心思,专心于学问。抛开客观原因,从梨洲自身找找主观原因,我们觉得年龄大概是个决定性因素。年龄之所以每每影响或左右了人的胸襟、识见和器局,是因为它代表阅历和人生经验,许多年轻时见不到、理解不了的东西,经过一定岁月的洗濯,却慢慢地接近了。生活实践确实是一部大书,或一位无言而又极为善诱的老师,它会把沉郁的道理不动声色启发给你,对于有领悟力或善于反思的人来说,尤其如此。梨洲无疑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天性相当通透、自由,这意味着他不会循规蹈矩、为读书而读书;相反,一度或对某种读书比如“死读书”还有所排斥或抵触,童年时把学业丢在一边,偷读演义,反映着他这种性格。但他其实又是真正的读书种子,一旦读书的意义与热望从内心点燃,成为思考的需要与自觉,他的创造力就喷薄而出,远远超过许多似乎从来都是埋头苦读的人。

对梨洲来说,抗清失败不仅是一生思想转折点,也是学问上的转折点。全祖望说:“海氛澌灭,公无复望,乃奉太夫人返里门,于是始毕力于著述。”邵廷采则说:“遂奉太夫人避居山中,大启蕺山书,深研默究。”尘埃渐落,梨洲于痛苦和迷惘中,有生以来真正感觉到了研读的渴望,过去从未认真碰过的老师的书,都被找出来,从头学起。为何如此?他自己有个总结:

受业蕺山时,颇喜为气节斩斩一流,又不免牵缠科举之习,所得尚浅。患难之余,始多深造,于是胸中窒碍为之尽释,而追恨为过时之学。

“患难之余,始多深造”,这句是关键。他还有一段话:“天移地转,僵饿深山,尽发藏书而读之,近二十年,胸中窒碍解剥,始知曩日之孤负为不可赎也。”过去,为了举业,为求出身和功名,他被动地读,但全无感觉,更不必说开窍,乃至隐隐为之生厌、有意待以“孤负”的态度。如今,经过了颠沛流离、苦海浮槎,读书一下子闪现全新的意义,焕发夺目的光泽,是如此充盈、丰满、厚实。

归根到底,在于丧乱之后的读,终于发见了自己、走向自己。他这种人,注定不能在名缰利锁的驱赶之下读书和为学,不少读书人属于此类,但真正的思想者都不是。对梨洲,那反而是一种毁坏,一旦与人展开试卷优劣较量,他会一无是处,会把他自身种种优长——独立的思考与发现、深刻的忧患、巨大的心灵、求知解惑的饥渴与能力等等,全都丢在一边,没有用武之地。所以从头看过,“初锢之为党人,继指之为游侠,终厕之于儒林”,初、继、终,这三部曲在梨洲竟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他非得有那样的初,那样的继,才有那样的终。有的人,无须什么初和继,三脚两步,一下就厕于儒林;更有“连中三元”的极品,接连解元、会元、状元,一马平川、略无停顿。这是另一种“儒林”,梨洲所能“厕”的,不是这一种。所以他得等到四十岁后,历了许多磨难、看了许多沧桑,才开窍,才找到读书和为学的感觉。就此言,那个“天崩地解”“天移地转”的时代,于他既为不幸,又是一大幸运。如非这现实的激发、刺痛和历练,他也许还觉悟不过来,也许还握不住自己的本质。现在,他无疑牢牢抓在手里,而所有的苦难、愀然和悲闷,都化为一笔巨资,助他一跃登上时代思想之巅。

邵廷采说,梨洲“大启蕺山书,深研默究”后,得一结论:

世知蕺山忠清节义而已,未知其学也,其学则集有宋以后诸儒大成,圣人复起,莫之易也。

一般只把老师作为道德楷模,连同他思想也被道德化了,然而那是表皮;老师的书是对人生和世界的研究,表述并提供了深刻认识和思想的方法,是宋以来儒家哲学的总结。正因意识到刘宗周学说有丰富的思想价值,梨洲幡然醒悟,像发现了闪闪发光的金子。这种发现,不仅来自刘子学说本身,更有时代现实际遇的作用。梨洲未经“患难”,并不能察,而现在怀着苦闷、苍茫、痛怅、没有出路的心情,却才读到和读懂。在这“天崩地解”的时刻,老师之学好像一剂解药,可救世上精神苦无支撑之人。他自己已经从中找到了支点,而觉着必有更多与己同感的人也能受益。这是他忘忧钻研蕺山思想体系,想要传播它,向人们讲授它的原因。

应该说,梨洲的认识是痛定思痛的结果。明之未亡,他同一班青年才俊寄希望于政治的改革,并致力于此;明既亡,他在不甘中,效螳臂之奋,去尽最后一点抵抗的余力;明终于亡定,他曾万般苦痛却终不沉沦于此,“独坐雪交亭”穷思冥想,要为亡国从历史及精神上找出说法、提取教训,待望民族的复生。他的这番精神轨迹,也非常投合当时一切有责任、有担当、有批判的爱国知识分子的心路,这就是为什么他能在自己的时代脱颖而出,成为思想宗师。

甬上青年学子苦闷中听到万氏兄弟对梨洲思想的宣扬,便有找到出路之感,联袂投在他的门下。邵廷采曾将他对刘宗周思想的烛照,归纳为四个方面,“要其指归之精微者有四”。这四个方面,牵涉宋明理学许多专门内容,不易普通读者了解。从通俗的角度,我们推荐全祖望下面的概括:

公谓:“明人讲学,袭语录之糟粕,不以六经为根柢,束书而从事于游谈。”故受业者必先穷经,经术所以经世,方不为迂儒之学,故兼令读史。又谓:“读书不多,无以证斯理之变化,多而不求于心,则为俗学。”故凡受公之教者,不堕讲学之流弊。

力倡为学求知、思想恪守三义:一、戒空谈;二、多读书;三、证于心。明代亡国,有说亡于空谈,单这么讲或有些以偏概全,但士大夫满口道德虚言、遇事无真才实学,确为长久的痼疾,国家虽非直接亡于此,可高谈阔论怎样一点点把国家拖垮,从趋势来讲一目了然。而刨根问底,空谈成风或标语口号、豪言壮语大行其道,根源实在于不读书,国家以空头文章八股取士,彻底毁掉了士林,无知者无畏,不读书者少学无知,少学无知故敢夸夸其谈且不以为耻,前面我们也曾讲过梨洲亲眼见过的几个这类极品,所以他痛陈必须重视读书。多读书、肯读书,不单单是多几本、少几本的问题,而在于培育一种“尊重知识”的态度。如能尊重知识,进而则能尊重事实,养成知轻重明深浅、谨言慎行、言必有据、言必讲理的理性客观风气。最后,多读之外,还要有“证于心”的觉悟和意识;“证于心”,“知”才不是死学问,才能够从“知”变为“识”。“证于心”的实质,是一个“诚”字;所谓心,并非随心所欲之心,而是不矫不伪、清澈澄明、与物无违之心,刘子目为主客观统一体:“心无体,以意为体;意无体,以知为体;知无体,以物为体。”心能如此,可致“诚意”,“诚意”并非人格层面上的真诚、守信,是客观与主观、主观与客观双向圆融通畅,让认识真正透明,扫除矫、伪和各种窒碍,如事物本来那样认识事物。

虽然梨洲的批判和总结,得之明代,并针对当时现实,但我们身在其他时代,却同样可以深有同感。那时距今,中间隔有三百多年,然而很多情形让人颇为眼熟。笔者出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自幼记忆之中,中国便空谈成风,标语口号、豪言壮语大行其道。尤其也不欲人读书,至言“知识越多越反动”,办任何事都摈排理性、不重客观,讲“人定胜天”,讲“大无畏革命气概”等。经过“文革”惨痛教训,公然的“读书无用论”虽不再弹,知识权威及信仰却仍难以恢复,表面上教育背景或学历重新变得重要,实际上对于读书普遍只抱实用、功利态度,不为健全头脑而学,视为考试、职称、进身的敲门砖。据近年《中国青年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而中国13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1本都不到。”“在全国有限的人均购书中,八成都是课本教材。在各大书店的销售统计中,教材参考、考试辅导类书籍也占了很大比重。”亦即本已可怜的阅读量中,绝大多数出于功利需要,而非求知目的。新形势下,当年“读书无用论”,如今翻成“读书有用论”:

时下,一种新的“读书有用论”正悄然流行,非“有用”的书不读,而“有用”的定义变得非常狭窄。

无用、有用,内里皆因视知识若无物。前引梁启超批评明代人不读书,“一般士子,除了永乐皇帝钦定的《性理大全》外,几乎一书不读”,也谈到吕留良立志教育改革等,拿当代情形对比一下,大家是否觉得非常相似?而不读书则是表象,根子在对真知、真学、真相漠不关心,伪知、伪学、伪相却吃得开、行得通。这势必陷整个社会的精神于病态,人们都不求思想与客观或真确事实一致,也不求内心的澄明清澈,只在猪油蒙心状态中混世兼自欺。所以,当明朝真正亡国以后,梨洲和顾炎武等一批杰出人士,对亡国教训的反思,不再仅满足于社会现实批判或历史的周期性兴衰等老生常谈,而将层次提高到思想结构及方法的良莠正误,直指明朝的崩溃根植于精神文化的失败,令人茅塞顿开。甬上青年学子对梨洲趋之若鹜,确因他拨亮了大家心中原本幽暗的灯草,突然亮堂起来。继看以后,我们说清代学术和思想风气,较明代有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从慕好空谈虚言一下子转到重客观、重实学和实证的样貌,对此过去较多看到异族统治的压制和禁锢作用,实则更有一代人基于明朝亡国,痛定思痛,在思维方式上主动求变的因素。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