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乐读窝 > 杂志 > 羌寨正月里的节日

羌寨正月里的节日

时间:2024-11-08 11:45:26

传统节日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不可多得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过新年。”华夏民间小戏里这样唱道。年末岁首,辞旧迎新,在川西北羌族地区,昭示新年开端的正月也是羌族同胞们看重的喜庆日子,有着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及活动,并且不乏特色别具的地方性和民族性色彩。结合文献记载和田野考察,笔者就此例说二三,以供同仁参考。

年前年后:川西北羌区的春节

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辞旧迎新的春节可谓影响面最广的节日,其发源于汉族地区,也传播到少数民族地区。在多民族共居的中国,地处汉、藏之间的川西北羌族,受兄弟民族文化影响,也有过春节的习俗。“羌”是族名见于甲骨文的古老族群,川西北自称“尔玛”的羌人生活在高山深谷地带,保留着古老的传统,他们习惯把本民族的羌年称为“小年”而称春节为“大年”。如汶川雁门一带,“羌族每年以十月为岁首,农历十月初一日即为年节,以前这称为小年,以别于与汉族相同的春节”(《羌族社会历史调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63页)。热热闹闹过春节的气氛,从20世纪80年代采录于茂县凤仪镇的歌谣《过年》中不难感受:“啊!过年啊!过年啊!过年耍龙啊!过年啊!队形变化要合适,拉开些!变化合适就像孔雀开屏一样好看。过年啊!过年啊!龙灯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好看,好看哟,好热闹呀!”(《羌族口头遗产集成·民间歌谣卷》,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33页)另一首竹马花灯调《香灯》也唱道:“正月去看灯,看的是什么灯?正月里看的是元宵灯……”(《羌族口头遗产集成·民间歌谣卷》,61页)1986年采录于北川县擂鼓镇猫儿石村(灾后重建的吉娜羌寨前身)的歌谣《正月里是新年》唱道:“正月里,是新年,龙灯狮子采莲船,路上行人千千万,碰到一个小少年……”(《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北川县资料集》下册,北川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编委会编印,1987,50页)还有一首采录于该县片口乡保尔村的民歌也唱道:“正月里,是新年,六六灯盏挂堂前;六六灯盏堂前挂,上拜祖宗下拜年。”(《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北川县资料集》下册,183页)2016年7月至8月间,我们在汶川绵虒羌锋为78岁老释比王治升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羌年之国家传承人口述史摄录,他也屡屡给我们讲述春节寨子里的耍龙灯习俗,村民们至今对此俗津津乐道。汶川龙溪东门寨杀年猪的热闹场面目前中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在川西北岷江及涪江上游,核心县包括汶川、茂县、理县、北川。据《茂汶羌族自治县志》介绍,境内民间除了尔玛人的羌历年、祭山会、歌仙节之外,也过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其中,春节习俗有:腊月二十三打扫“扬尘”,三十晚上烧猪头敬家神,一家人团聚吃团年饭。除夕夜,饮咂酒,守岁。正月初一,不动刀,不背水,请亲友来家吃酒,分送猪肚等内脏给亲友,晚上祭祀神灵、祖先。正月初三扫墓,初二、初四拜年,初五、初八众家聚会,饮咂酒,唱年歌,跳萨朗。到了红红火火闹元宵的正月十五,人们兴高采烈地唱灯跳灯,有马马灯、龙灯、牛灯以及采莲船、舞狮子等等,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放鞭炮,吃汤圆。尔玛人的唱灯跳灯作为民俗艺术,如茂县的马马灯、北川的许家湾花灯戏等,是汉、羌之间长期族群互动和文化交融的产物,其由来亦久,如前述志书所言:“龙舞(龙灯)、狮舞、马马灯、采莲船、霸王鞭之类民间传统节日期表演艺术,县境各乡(村)流传甚久。以锣鼓、唢呐等打击乐伴奏,场面宏大,气氛热烈。”(《茂汶羌族自治县志》,四川辞书出版社,1997,632页)又据汶川地方文献记载,雁门地区春节期间有龙灯、狮灯、花灯等游演各村寨,灯班每到一处,先拜庙后耍灯,祈福求吉,表演的剧目有《正月去看灯》《朝贺庙宇宴》等。上述《过年》歌谣,也点出了当地民间正月里的观灯、耍灯、唱灯戏习俗。羌族的“白石崇拜”很有名,在茂县东路土门地区,腊月三十和正月初五、十五民间要举行“打醋堂”仪式,将三块白石烧红放入水瓢,再加入柏树枝与醋,然后端着水瓢从神龛下开始绕屋内行走,意在荡涤一切污秽。在汶川绵虒的簇头、沟头等羌族村寨,大年三十晚上,要由当家老人掌刀切三片肉敬献在神龛上,第一片敬神,第二片敬祖,第三片敬六畜,然后是一家人吃团年肉,欢度节日。位于岷江支流杂谷脑河流域的理县为藏、羌结合部,据《理县志·社会风土》篇记载,当地民间过年一般从腊月三十日(月小则腊月二十九日)开始,“藏、羌民族除夕日还必先去墓地祭祖。中午开始贴‘门神’、春联,献团圆饭时要放鞭炮”,通宵达旦守岁,“羌民要去屋顶祭献‘白石神’”,而“藏民则在屋顶小石塔内烧起柏烟祈祷”(《理县志》,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752-753页),等等。春节期间的北川县城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随着灾后重建的开展,对“羌”文化的符号彰显受到方方面面的重视,尤其见于年节习俗。2012年1月24日,农历壬辰年正月初二,笔者来到北川羌族自治县,先到了县城“巴拿恰”(羌语读音,指集市),随后去了吉娜羌寨,体验当地过春节的气氛。新县城路口,禹王桥对面,巨大的红色广告牌上写着“庆新春,迎龙年,今年过年到北川”。巴拿恰街头,随处可见同样言语的海报。“过年到北川”,当地是凭借什么来吸引游客呢?当然是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羌族传统文化。这次,在巴拿恰、吉娜寨,除了萨朗、羊皮鼓舞等带有尔玛人特色的群众性活动,以及新打造的大型歌舞《禹羌部落》,笔者感受深的还有冠以“羌”“禹”“尔玛”“北川”字样的种种饮食打造,如“羌酒”“羌红福”“羌红咂酒”“北羌皇粑”“北川荞凉粉”“羌族苦荞茶”“北川玉米酒”等。店铺里,竹筒酒标签印着汉字注音的羌语“日麦西阿扎思咕恩婀里哦咯比呜咕纳哈鲁”,意为“请喝一碗美酒,祝您全家吉祥安康”。有的摊位写着“免费喝酒”,意在招引游客品尝;有的摊位写着“像喝茶一样喝咂酒”,点出羌人饮酒豪放的特点……“非遗节”上的羌文化展板

正月初五:男儿狩猎的“俄苴节”

当地羌族在过年时不乏好的项目,如在茂县曲谷的村寨中,除了已名播遐迩的以妇女为主的“瓦尔俄足”,还有“基勒俄足”(又称“基勒俄苴”或“俄苴节”),后者以男儿参与为主,今天又被人们称为羌族的狩猎节,就是一个涉及尔玛人的生态保护意识的好项目。从尊重“地方性知识”的文化保护理念来看,这个项目有神奇的传说故事,有传承的民俗活动,有积极的价值意义,是一个堪称“人无我有”的具备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其中蕴含的生态保护意识跟当今人类社会所倡导的生态保护观念也是息息相通的。茂县曲谷属于北部羌区,该乡河坝村娃娃寨正月初五有羌族传统的“俄苴节”。若说“瓦尔俄足”是女性的节日,“基勒俄苴”则是男子的节日。届时,人们在释比率领下宰羊祭神,纪念英雄,开展射猎比赛,等等。按照习俗,成年男子带上用面粉烤制的具有象征意义的野猪、獐子等兽形馍馍,背上弓箭来到活动场所进行“狩猎”比赛,箭法高超者受到大家推崇,射中的“猎物”由在场的人们共同分享。妇女们则备好酒菜,载歌载舞迎接猎手归来。

“俄苴”意为“初五”,这一天,既是新年伊始“开山祭日”,又是羌族男子“取火、狩猎”纪念日……是羌人向天神、山神和祖先求财、求福、求平安吉祥之日。根据民间传说,很久以前,有个羌人叫洪木基,身强力壮的他擅长狩猎,乐于助人,打来猎物都会跟部落成员分享,受到大家尊崇。后来,本领越发高强的他不用弓箭就能捉住走兽,后者遇上他便无法逃生。久而久之,人们担心山林中的野兽会被猎杀干净,劝洪木基住手,但他不听,人们只好祈求天神阿巴思来约束他。天神取走了洪木基的膝盖骨,并用面团替代之。从此,洪木基搬入山林,独自在岩洞中忏悔、修炼。母亲想念洪木基,上山找儿子回家。即将修炼成仙的洪木基忌行不洁之地,便叫母亲走在前面,把道路清扫干净。母亲边走边扫,到了离寨子不远处,又累又饿的她实在扫不动了,打算回家吃饭休息一下再来。没想到洪木基已赶上来,结果被道路边未清扫的狗粪秽气所伤,死在路上……为了纪念这位狩猎英雄,人们在他死去的地方建起一座塔子,并且将正月初五定为纪念日,年年举行活动,既感谢天神阿巴思赐予羌人赖以生存的百兽,又敬奉能悔过自新的狩猎英雄洪木基,同时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以上关于狩猎和节日的故事,传递出尔玛人重要的生活理念和正面的文化内涵。洪木基作为英雄为羌民所崇拜,但他对动物的过度猎杀招致大家的反对。考察该习俗可知,如今以馍馍代替猎物举行狩猎比赛,这仪式是经过演变的。据当地老人讲,过去是在祭祀后真的开始狩猎比赛,谁家男人捕获的动物越多就意味着谁家今年更幸福。后来,人们意识到山林中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少,不能再随意猎杀了,于是便有了在俄苴节以猎枪射击兽形馍馍的变通办法,同时又使古老习俗得以保留。据《茂汶羌族自治县志》卷二十四记载:“每年正月初七,羌族青年各持猎枪弓弩,到开阔地比赛枪法,表演‘一枪打飞鸟,一枪击飞饼’的射击项目。靶子用麦面包馅做成小兽,谁能射中面兽,标志着来年大吉、狩猎顺利,并将击中的面兽分给在场人共享。”(《茂汶羌族自治县志》,540-541页)而在茂县三龙乡河心坝村,按照传统习俗是在正月十七敬拜猎神,家家户户的男子们也是用麦面烤制野猪、獐子等兽形馍馍作为祭品,祭祀后携之去村寨附近的岩上举行打靶仪式(猎枪里不装铁砂,只装黄豆),打中一个吃一个,谓之吃“野兽肉”……前些年,有新华社记者报道曲谷的基勒俄苴节时,使用的标题便是《尊重自然祈求幸福——羌族百姓欢度俄苴节》。毋庸置疑,尊重自然的意识在尔玛人的生活及习俗中处处可见,俄苴庆典在羌地村寨年年举办,正起着不断强化这种意识的积极作用(参李祥林《从民间信仰看川西北尔玛人的生态意识》,《民俗研究》2015年第6期)。

正月初七:村寨跳甲“哟咪节”

农历正月初七,是茂县太平乡这个名为“牛尾巴”(羌语读音为“烁古”,清道光《茂州志》卷二“里甲·新编四里寨落”有“牛尾巴”)的羌寨的传统节日(在村民心目中,此乃“人的节日”)。节日庆典上,村民们根据习俗举行“跳甲”。上午,阳光灿烂,上寨和下寨的男子握刀扛枪列队行进,一边大声吼着,一边你高我低地唱着多声部民歌,两支队伍在北边村口汇合后转圈舞蹈,然后穿过寨子,走向村南山脚处的神树林。茂密的林子中央,以一棵枝干苍虬、插着彩色神旗的老树为中心,人们虔诚地绕树祭拜,然后尽情地歌舞欢乐。除了男子跳甲、节日舞龙、女子表现生产生活的舞蹈之外,还有四位村民(二男二女)专门演唱多声部民歌(如今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羌族多声部民歌,主要是根据松潘小姓羌族乡申报的。其实,在岷江上游茂县、黑水、松潘三县交界地带,多声部演唱的民歌在民族村寨百姓中多有存留,与松潘镇坪相邻的牛尾羌寨亦在其列)。身着节日盛装的村民们扶老携幼,纷纷来到神树林,妇女们还用背篼背来了火锅、木炭和大大的烤馍,蕨苔、核桃花等各色山野蔬菜,以及金黄诱人的猪膘肉、腊香肠等。在祈福仪式、唱歌跳舞之后,按照习俗大家要在这里聚餐。牛尾寨村里的男子手举刀枪举行“跳甲”牛尾寨76岁尤姓老人告诉我们,当地羌语“哟咪”就是跳甲(铠甲舞),正月初七是人过年的日子,跳甲祭神、祈福求吉是牛尾寨的老传统。跳甲在当地称“哟咪热”(羌语“热”是舞的意思),该节名称即由此而来。老人说,13岁以上的男子都要参加跳甲,按照年龄依次排队,年长者走在前面。牛尾寨位于茂县北部,岷江西岸,距离县城70公里左右,过了叠溪海子不远便是,海拔2200米至2800米,是通往九寨沟道路上保存铠甲舞、多声部民歌以及火葬习俗等较好的羌寨。关于该寨名称有多种传说,其一是说当年被攻打的这个寨子很顽强,对方屡攻不下后感叹“一头牛都收拾得差不多了,就留个尾巴算了”,遂放弃了,牛尾寨由此得名。看来,寨子里至今保存的跳甲,应与此有关,体现着历史上羌民尚武的英勇精神。目前位于江边的寨子是2009年陆续从山上搬迁下来的,原来的老寨子在山上,不通公路。从新寨到老寨,海拔相差600米左右,步行要走两个多小时。新寨子中,有三条道路横贯,水泥硬化路面,可以行车,村民们也学城里人,称之为一环路、二环路、三环路。

目前寨子里的民居,从正面看是人字形两面坡屋顶,盖着红色的机制瓦,石木结构,墙体按传统方式以石砌就,背面墙体顶端有供奉白石插着神枝、神旗的“那夏”(纳萨),那是敬奉天神的标志。村里没有释比,村里的重大活动是由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如在神树林里,青壮年跳甲之前,有十多位老年男子围绕神树按顺时针方向虔诚地边唱边转,然后才是跳甲,再后是耍龙、妇女歌舞等。晚上,村民们聚集在祭塔前继续着节日的狂欢,烤羊、歌舞前的咂酒开坛由80来岁的尤姓老人(村里尤姓是一大家族)主持,神情肃穆的他手持咂酒竿用羌语念了很长的开坛词,意思是要把各路神灵都请到。牛尾寨的铠甲舞有大、中、小之分,“大型铠甲舞只能在农历正月初七举行”(《茂县民间文化集成·较场片区卷》,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5,427页)。

羌族的跳甲,过去被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四川卷》的仅有茂县赤不苏地区的“克西格拉”,在牛尾寨保存尚好的“哟咪热”属同类民间舞蹈,应该引起文化部门重视;随着交通条件改善(如成兰铁路建成),像牛尾村这类九环线上的民族村寨发掘文化资源推动村寨旅游发展,一定要牢牢抓住自己的文化特色,避免如今在许多地方可见的旅游项目及产品“趋同化”现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村落之魂,如今学界对传统村落的“空心化”有深深的担忧,但关注较多的是人们从村寨迁往城市的现象,其实还有一个文化“空心化”的问题。也就是说,即使人还在,但村寨的文化传统已不存,这也应高度警惕。牛尾村在多年前便从高山迁到河坝,其居住环境、生产场所等硬件条件无疑发生了变化,但真正能使这个羌寨保持自身根基的是世代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所配照片均为作者拍摄。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民俗事象与族群生活——人类学视野中的羌族民间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0YJA850023)、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编号:skzx2016-sb147)的成果。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