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妈格桑啦
时间:2024-11-07 07:03:17
阿妈格桑快九十岁了,她越活越健康,越活越有滋味了。2014年,拉萨市请中央电视台著名藏族编导多吉啦拍了一部《幸福拉萨》宣传片,在布达拉宫广场的大屏幕上滚动播出达半年之久。其中有一个镜头,就是阿妈格桑摇着转经筒,开怀大笑。满拉萨城的人都看到了,认识的人纷纷打电话给她的子女说,老阿妈笑得那么灿烂,真有老明星的感觉啊!其实拍摄的时候,是多吉和嘉措找到我,让我联系阿妈格桑的。多吉和嘉措拍完后,非常满意老阿妈的表现。r我与阿妈格桑是四十年前在那曲地区的嘉黎县相识的。当时我才二十出头,刚刚进藏工作不久。r阿妈格桑和她的丈夫乌杰都在嘉黎区工作,甘肃籍的乌杰比较早就参加革命工作了,那会儿是嘉黎区的区长。当时的交通很不方便,主要靠骑马,县里的干部都配备了马匹,每匹马还都有户口本,因为要给马配售饲料的。每天早上,就把马放出去,傍晚马就回来了,每家每户都在门口喂马。r我向县里提出,要买一匹马,领导同意了,让我自己去找马,买马的钱县里可以支付。r我本人个子比较高,而西藏的马比较矮小,骑着显不出威风,就四处物色,结果看中了乌杰家那匹高头大马。r那天正好去嘉黎区,我让县委书记次仁加保替我跟乌杰说说,能不能把他那匹马卖给我。但是,乌杰并没有给书记面子,说他的马不卖。阿妈格桑埋怨丈夫,应该给书记一个面子,再说,人家小吴从内地来西藏,远离家乡父母,多不容易啊,你把马卖给他,自己再买一匹就是了。r乌杰事后解释说,小吴这人是不错的,但他一个汉族小伙子,不懂得怎么爱马,更不懂得怎么养马,这马跟我多年,有感情了,如果卖给他,他养不好这马,还会伤了我们之间的感情呢。后来,我与这家人之间有过很多故事。我一直管格桑叫阿妈,她一直管我叫大儿子,因为她的儿女都比我小,都管我叫哥。r有一年,阿妈格桑带着家人到拉萨来朝佛,在西藏自治区原第二招待所大院的西南角支着帐篷。r晚上我去看她,院子里黑黑的,一大堆朝佛帐篷,我不小心绊上了隔壁帐篷的绳子,把一顶康巴人朝佛的帐篷弄塌了,康巴人很凶地跑出来,我害怕了,大声喊“阿妈阿妈”,阿妈格桑听到,赶紧出来,对康巴人说,对不起对不起,这是我儿子。康巴人才息了怒。r那时候,阿妈的儿女先后参加工作,一家人分散在西藏几个地方。阿妈格桑要去她的老家山南地区加查县,朝拜那里的神湖拉姆拉措。以往达赖喇嘛、班禅喇嘛圆寂转世,都要先到拉姆拉措去观湖,看看湖中显现的迹象,再据此去寻找转世灵童的。普通众生到那里观湖,据说也可以看到自己的前世今生。r阿妈格桑在那里观湖,居然清晰地看到拉萨的景象,有布达拉宫、大昭寺、八廓街,她并不知道这预兆着什么。第二年,她的家人陆陆续续调到首府拉萨,全家人聚拢了,她觉得这就跟神湖预兆的一样了。但是,可怜她丈夫没等到这一天就去世了。r我从嘉黎县调到那曲地区,后来调到拉萨,再后来调到北京工作,因为没有电话、网络,与阿妈格桑一家人失联了多年。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我接到一个陌生女孩的电话,原来是阿妈格桑的外孙女嘎美打来的。我们相约见面,原来嘎美是奥运会的大学生志愿者。我问她怎么找到我的,她说,这还不容易啊,先到网上去百度你的名字,知道你在哪个单位,然后再打114,查到你单位的电话,就找到了。r见面时,嘎美拨通了家里的电话,让阿妈格桑与我通电话,阿妈在电话里就哭了,说这么多年都没见到大儿子了,阿妈现在老了,一定要在死以前见到大儿子啊!r2009年,我去西藏,一到就先去看望阿妈格桑,她抱着我哭着说,大儿子啊,我还以为死前见不到你了!我说,这不是见到了吗?您还能活很久很久的,能活一百岁呢!r愉快。r我去印度,还专门买了一串紫檀木的念珠给她。送去的那天,阿妈非常惊讶,大儿子你怎么知道我需要这个啊?我的那串旧念珠,刚好昨天断了,我今天就开始用你给我的这串,我要用这串念珠,念一百万遍“唵嘛呢叭咪吽”!r我给阿妈讲我为什么要建一座牦牛博物馆,她似懂非懂,但她相信她大儿子做的事情一定不会错的。2013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那天,我们在建设工地举办一个捐赠仪式,孩子打来电话,说明天阿妈要来参加。阿妈说,我大儿子要做牦牛博物馆,我想了好久,我该给大儿子捐个什么物件,好几夜都没睡好觉,终于想起,我年轻时放牦牛时穿的一件牦牛皮披风,还有一条我自己编织的牦牛毛毯子,这个给你们合适吧?我说,太合适了,牦牛博物馆就需要这个。r那天,她让女儿、外孙搀扶着,走上主席台,向牦牛博物馆现场捐赠。她是年龄最高的捐赠人。r西藏牦牛博物馆2014年5月18日开馆那天,我们特意安排,不请领导坐主席台,不请领导剪彩揭幕,而是请农牧民捐赠人和专家学者上台,阿妈格桑作为捐赠人,坐上了主席台,并为牦牛博物馆揭牌。事后我问阿妈,感觉怎么样?阿妈说,过去开会总是领导坐在主席台,这次让我们老百姓坐坐,非常好啊!r以往总是说,高原缺氧不利于健康,甚至影响人的寿命,可如今生活条件改善了,西藏的高寿老人也越来越多了。阿妈格桑的身体和神态,好像比她自己七十多岁的时候还要好一些。人老了,有退休工资和医疗保障,又不愁温饱,子女孝顺,儿孙满堂,特别是宗教信仰自由,能转经时转经,那是最好的锻炼,不能转经时就坐在家里,左手捻念珠,右手转经筒,念着六字真言,想着极乐世界,心情愉悦,藏族人在生死观念上非常豁达,这对于他们晚年幸福尤其重要。阿妈格桑既喜欢热闹,也不怕寂寞,热闹场合她愿意去,人们都把她奉为有福气的寿星,孩子们忙的时候就忙去吧,她就念经。r已经念了一百万遍“唵嘛呢叭咪吽”了,那就再念一千万遍吧……r补记:2016年冬天,阿妈格桑不慎摔了一跤,脑溢血故去。当时我在首都博物馆做《牦牛走进北京》展览,没能赶回拉萨为她老人家送别。回到拉萨了,但亲爱的阿妈却不在了,她待我如亲子,音容笑貌常在心中。于我而言,没有了阿妈,西藏缺失了一块,拉萨缺失了一块,永无弥补……r[桑旦拉卓读后感]r阿妈格桑啦在有生之年能再次见到自己的“大儿子”亚格博真是欣慰啊!r当然阿妈格桑啦是藏族,亚格博是汉族,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语言文字、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在那样一个年代里,却因为都有一颗纯洁、真诚、善良、慈爱的心,成为了一家人,彼此关爱、彼此呵护着。r这样的感情和民族没有关系,和地域也没关系,我想这是人性最真挚的情感表达方式,只有共同经历过、共同感受过、流露真实情感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情感存在吧。r即使是远隔千里,也会牵挂着对方。r即使分离数年,终有团圆之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