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乐读窝 > 杂志 > 黄宗羲传略 变化

黄宗羲传略 变化

时间:2024-11-07 12:58:03

以上论《明夷待访录》与“俟虏之下问”无涉,忽又记起一条证据,即吕留良之识梨洲,正当《明夷待访录》写作前后,而吕则恰因与梨洲结识,受了很大触动,使自己的反清思想明确起来。此断然可证当时梨洲思想尚无有与“现实”和解的迹象。

但之后几年,梨洲确有变化。这种变化回避不了,也不必回避。

简而言之,待梨洲走到生命尽头时,他已不再以清朝为敌。这个变化是很明确的,不存丝毫疑义。问题有二,一是他究竟从何时起生出这种变化,二是他为何能有此变化。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

以我对梨洲生平的爬梳,其最早苗头出现于1667年,表现辄即始与姜希辙交往。

姜回籍待缺,时在康熙元年(1662),但梨洲显未立即与他接洽上。他们虽然过去同为刘门弟子,此时却一个在为现政权做事,另一个刚走出抵抗者生涯不久,从思想到身份,都不可能走到一起。他们恢复交往的时间,梨洲载得很是具体:“丁未九月,余与姜定庵复为讲会”。丁未即1667年。走到一起的原因,是“复为讲会”,即为了重振老师之学。为什么不早不迟是丁未年?我们再摸一摸线索。梨洲述他晚年轨迹是“终厕之于儒林”,而这轨迹在1665年获重大进展,万氏兄弟引陈锡嘏等二十余人前来受业,求授刘子之学。梨洲忽然间隐隐有了一点宗师气象,从意识到行为都受到很大激发。第二年即1666年,他一边在语溪梅花阁教书,一边抽空到海昌(海宁古称之一,“盐官本属嘉兴,吴立为海昌都尉治,此后改为县也。”)偕陆嘉淑造访同为刘门弟子的陈确,然后三人又齐至黄道周高足朱朝瑛家访谈。“公读其所记《五经》,剧谈彻夜,谓生平大观。”至此可以说始有“厕之于儒林”的心气儿与势头,而他想必也乘势而起,与同学故交联系大增,应是这样和人在绍兴的姜希辙、张奠夫诸同门接上关系,并一致决定就重振师学展开合作。以我们所知,他们商拟的计划包括恢复证人书院,整理、编辑和出版刘宗周遗著。

也就是说,与姜希辙续缘,由头为振兴刘子之学。应该说,这本身是梨洲晚年“厕之于儒林”轨迹自然而然的至遇,并非刻意为之。这一层,吕晚村见不到抑或有意予以抹煞,而更多强调和凸显梨洲“趋炎附势”的动机。我们居旁而观,却觉得线索比较清晰,是二三年来梨洲学者生涯大获改观和起色的结果。

然有一点也不容忽视:姜希辙固然师出同门,却毕竟是梨洲正式打交道、建立私人关系的第一位满清官员。梨洲动机再“学术化”,这种交往本身也有诸多无法回避的思想意识或现实实际的问题。清初明遗民中有“海内三高士”之称的徐枋也是梨洲的朋友,对当朝官员的求见,一概谢绝。长洲县知县田本沛求见,徐枋拒曰:“经年伏凷,鸡骨支苫,身不胜衣,口绝粥,余气游魂,百事尽废,所欠惟一死耳。执事试思鲜民之生也如此,而尚能扶之而起,令入世法乎?”世法云云,有这样的潜台词——你们这些满清的官员,我们以何礼相见呢?其含义,从另一处可以参见:徐枋师母逝世,徐枋自己不入城市,派子孟然代往吊唁;为此,专门致信好友葛瑞五,请他督导孟然:“惟吾兄敦古人之谊,教以隅坐随行之礼,勿作世法,则感荷无量。”即知“世法”实指满人礼俗,徐枋绝不欲子有染。姜希辙并非布衣,是待缺在籍的官员,与人接交,总有什么地方牵涉满清规矩。与这样的人打交道,梨洲想要全避“作世法”之嫌,显然办不到。对此,之前他自己心中亦必曾掂量过,他怎么想?又是怎么看的呢?很值得体会。吕留良将他开始与当朝官员交往,视为严重信号,非无道理。

总之,梨洲就此开启其与朝中人物过从的序幕。1671年,在绍兴古小学接受一位名叫鲁栗的庶吉士来访,又接待了郡守张某的拜访,但对后者“请修郡志”之邀,“辞焉”。

1668年,这种交往达到一次高潮。时任海宁县令的许三礼,请梨洲讲学。许三礼算是清代海宁历史上比较出名的一任长官,其所主修的《海宁县志》颇为重要,此次延梨洲到海宁授学,或也有一点在地方上“抓广大干部思想教育问题”的意思。《留别海昌同学序》述曰:

岁丙辰二月,余至海昌,酉山许父母以余曾主教于越中甬上也,戒邑中士大夫胥会于北寺,余留者两月余,已而省觐将归,同学诸子皆眷眷然有离别可怜之色。

他称许三礼“父母”,是公然承认清朝地方官员的权威了。“以余曾主教于越中甬上也”一句也提供了我们需要的信息,即许三礼所以邀梨洲讲学,是基于近数年梨洲在绍兴、宁波讲学建立起来的学术影响,可见梨洲“厕之于儒林”的事业有了如何长足的发展。这次在海宁,梨洲前后讲了两个多月,不可谓不隆重。上述引文中更不可错过的信息是,许三礼“戒邑中士大夫胥会于北寺”——要求县内有职或功名者,都来听讲;戒,有下令或通告的意思。这说明,梨洲海宁讲学与普通的学人之间交流不同,明显具官方色彩。

又据《黄宗羲年谱》:“昆山徐果亭秉义宫詹来,健菴大司寇遣门人彭羡门孙遹来。”徐秉义号果亭,健菴是徐乾学的别号,他们是昆山徐家两位亲兄弟。他们另一位昆仲,叫徐元文。此弟兄三人,十分了得。徐元文率先于顺治十六年(1659)中状元,继而兄长徐乾学在康熙九年(1670)成榜眼,三年后(1673)弟弟徐秉义又成榜眼。时人谓之“昆山三徐”“同胞三鼎甲”。梨洲海宁讲学,时当康熙十五年,正是三徐神话炙手可热之际,而徐秉义亲自赶来听讲,徐乾学本人没能来但派了彭孙遹捧场。这彭孙遹乃顺治十六年进士,与徐元文同科,较徐乾学还早上好些年,不知《黄宗羲年谱》缘何称他为徐乾学“门人”。据《清史稿》“文苑传”:“彭孙遹,字骏孙,海盐人。父期生……”乃父彭期生与梨洲一样,都是刘宗周弟子,《刘子全书》卷前《蕺山弟子籍》中,彭期生名字即列于陈子龙之后。可能因这层关系,徐乾学请彭孙遹充当他的代表,到梨洲讲学现场以示支持。至于“三徐”中的那位状元公徐元文,这里虽未提到,但他同样是梨洲的仰慕者,后来曾向玄烨举荐梨洲。

据黄百家《行略》,海宁之后,“越倅许公虬请主讲郡城,郡守李公铎请主讲于府学明伦堂”,州郡副长官称“倅”,换言之紧接着绍兴正副长官也都请梨洲办讲座,那自然也是官方性质的。这三次讲学,虽然黄百家说“府君虽勉强应之,或皆非本意也”,意谓梨洲颇有其不得已。然客观上,毕竟是愈来愈多、愈来愈广地与现政权官员有了现实交集。

态势在继续发展。翌年(1669),侍讲学士、玄烨近臣叶方蔼托梨洲弟子董允瑫捎来三百五十字长诗,称道梨洲的家世与学问:“会稽有大儒,世系出忠门”,“六经探奥窔,百氏穷渊源”。重要的则是这几句:“兴朝亟求贤,侧席心殷殷”,兴朝即清朝,游说梨洲出仕;“北面修盛典,宪乞礼数勤”,告知朝廷将大兴文教,欲礼敬梨洲;“予亦得挟册,函丈时相亲”,函丈指讲学的坐席,叶放低身段,表示自己愿像挟册的学生,随时请教梨洲。梨洲以诗答,表示了推辞,但答诗篇幅之丝毫不逊,透露他内心对于当朝这样一位显要这样隆重的瞩目,是相当郑重其事的。

之后,叶、黄还不断有往还。

叶方蔼之外,又有汤斌。他是清初理学名臣,一生做过明史总裁、礼部尚书、工部尚书等。《南雷诗文集附录》收汤斌致梨洲信两件。第一件据《黄宗羲年谱》点校者王政尧先生考之,写于康熙二十年(1681),但此信起始便道:“戊申承先生赐《证人会语》……”,戊申乃1668年,即梨洲与姜希辙恢复绍兴证人书院的第二年,《证人会语》正是编于该年,而梨洲主动联系了汤斌,将这份资料赠送于他,据此来看,汤斌或许还是继姜希辙之后梨洲接洽的第二位当朝人士。此后十来年间,他们大约断续有联系。第二件,年份不详,倘依第一封信而断,“四年以来”或指康熙二十四年(1685),这年对两人交往是比较重要的时刻,因为他们终于见面了。康熙二十三年,江苏巡抚出缺,康熙皇帝就把汤斌派来任这个抚台。第二年十月,梨洲跑到苏州会晤了汤斌,随后由徐秉义亲自迎接,一起到昆山再与徐乾学聚首。从汤斌两封书信看,他与梨洲交往主要还是从学问角度和层面,不像叶方蔼以在官的身份从事说项。尽管如此,与这种人打交道,仍然显示了某种态度。何以见得?我们拿徐枋为参照,就看出了分别。与会晤梨洲同一年,汤斌专程拜访徐枋。他除去官服,只着便装,不携任何随从,只身入山。罗振玉《徐俟斋先生年谱》记之:

睢阳汤公斌抚吴,屏徒从,微服访先生者再,先生预走避,留老苍头宿门外,扣门不启。汤公喟然曰:“贤者不可测如是耶?”徘徊久之乃去。君子两贤之。是岁,汤公建祠于虎丘以祀文靖,杨明远处士炤以诗纪之。

来访不止一次,徐枋都躲开,只托村里一老头替他看门。要说汤斌此来,脱了官服,意思明显是只以学者相见,不涉政治,徐枋也硬是不见。汤斌的诚意大概不用怀疑,但在徐枋,你虽身着便装,我却不便装作对你满清大僚身份视而不见,故坚决不见。汤斌为表心意,当年在虎丘新塘桥为徐汧(徐枋之父),乙酉死国赴水处,建一座祠堂纪念他。对此,徐枋亦不为所动,无分毫表示,只有徐枋朋友杨明远去祠堂看过,回来写了一首诗。梨洲之交汤斌,单独看好像是纯学术的,与徐枋一对比,就显得也不那么简单。

这许多的迹象,一点点积攒,就带来了最终的变化。

什么变化?细心读者或已发现,本节我们的书写,频繁出现清朝年号,而此前明未亡时我们都用明朝年号,明亡后则仅书干支。这样做,原是有用意的,为了尊重和暗中体现传主的思想感情。但在本节中,一直隐去或以小注方式出现的清朝年号,却堂而皇之进入正文,这同样取决于传主自己的态度。古时中国以王朝年号表示政权合法性,书何年号即代表心中承认何政权,即所谓“奉正朔”,哪怕江山已然易手,书者若并不认当下政权合法,辄以避书其年号为方式。这方式据说是由陶潜开创的:“所著文章,皆题其年月,义熙以前,则书晋氏年号,自永初以来唯云甲子而已。”过去,梨洲坚持这种方式,拒书清朝年号,但近年态度不知不觉发生变化。这个变化,据方祖?儘J

先生的研究,“写上清廷帝王年号,一直在康熙十七年他为人写的墓志铭都未曾有过”,“从康熙十九年他作《移史馆先妣姚太夫人事略》后,则在他所作的墓志铭上连续出现了清廷帝王年号”,“从康熙二十一年后,则每篇都出现了清廷年号”。亦即从康熙十七年起的三四年,完成了这个变化。当然,以上仅是就墓志铭类文章而言,梨洲最早或首次使用满清年号的出处,尚不能断言,也许还稍早亦未可知,那要逐文梳爬方可确知,这里恕笔者偷懒不去做这个笨功夫。但根据我读梨洲的印象,也有两点可以补充:一、他对满清年号的使用,只及康熙;二、凡涉康熙以前事,即便梨洲已当对清态度变化的暮年,他心中的想法也是不用清朝年号。这两点总括起来就是,梨洲对清朝的承认,从康熙朝代开始。这是有明确旁证的,《行朝录》序曰:

向在海外,得交诸君子……荏苒三十载,义熙以后之人,各言其世;而某之所忆,亦忘失大半。

“荏苒三十载”,表明编撰发生在三十年后,倘以辛卯年(1651)舟山陷落为标志,则此时乃1681年亦即康熙二十年,正是梨洲开始普遍使用清朝年号的时候,而“义熙以后之人”之句则透露了他对清朝统治区别待之的立场。通过刚才所引《宋书》,我们已知“义熙”典出陶潜传,具有以何年号为正统的意思。梨洲忽然提到“义熙”,显然是借此暗指对于满清所称的顺治十八年,他内心仍只奉明朝正朔,故当回忆那段往事时,他郑重地属上“左副都御史余姚黄宗羲梨洲氏书”,以表明到那时为止自己的身份。

抠着这一点予以细辨,很有必要。它关系到梨洲所以转变的一些很具体的原因,稍后我们可以明之。

在未尝展开来论之前,为简要起见,我们不妨先对读者给出以下概念:康熙年间,前反清斗士、为之九死一生并在《留书》中宣示过强烈民族情绪的黄太冲梨洲先生,逐渐地消除了对满清的敌意,在心中承认了其于中国的统治的合法性。

这当然是惊人之变,既为当时与梨洲有相仿经历的人所少有,过了几百年后,如果不明就里而从一般“民族大义”看也断难接受。它几乎是梨洲其人一生最让人错愕不解的地方。有人就此鄙弃他,也有人枉然地想否认他已与满清和解。究竟如何呢?涉及好几个方面,容我们逐一讲来。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