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吕华亮先秦人爱带剑,汉代人则喜佩刀。亦无.."/>
乐读窝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乐读窝 > 杂志 > 男儿何不带吴钩

男儿何不带吴钩

时间:2024-11-08 12:40:45


    撰文/吕华亮

先秦人爱带剑,汉代人则喜佩刀。亦无论成人还是童子,甚至皇帝、侯王皆好佩刀,所谓“汉制,自天子至于百官,无不佩刀”(《宋书·礼志》)也。因刀是彼时人们常佩之物,故天子、诸侯赏赐功臣、宠臣,僚属之间互赠,多以刀为礼物。那么,汉人为何舍剑而取刀作为佩饰之物呢?或者说,汉人带刀习俗兴盛的原因是什么?请看下文。

一先秦时的刀、剑概说

郭宪《洞冥记》载,黄帝采首山之金,始铸刀。此说虽不足信,却也说明刀的起源很早。据考古发现,最迟在新石器时代,刀已出现,其材料有石、骨、蚌等,尤以石刀居多。铜制刀出现也较早。1975年甘肃东乡马家窑出土的铜刀,是目前已知的早期铜器之一,约为五千年前的产物。商周二代及战国时期,铜刀更为普遍。从相关材料看,彼时的刀多为生活和生产用具,与后代以刀为武器不同。如《诗经·小雅·信南山》“执其鸾刀,以启其毛”,《论语·阳货》“杀鸡焉用牛刀”,皆以刀为割牲之具。而作为武器之刀,彼时较少出现,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一条材料曰:“吴人伐越,获俘焉,以为阍,使守舟。吴子馀祭观舟,阍以刀弑之。”

刀既为生活用具,非防身武器,故彼时佩刀者较少,纵有,亦为装饰仪容而已。《诗经·大雅·公刘》:“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舟,带也;鞞琫,刀上饰物。朱熹《诗集传》:“容刀,容饰之刀也。”此语说出了容刀的装饰作用。

先秦人最爱佩剑,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其风尤盛。《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吴公子季札出使中原,过徐,徐君爱其佩剑,季札因公务繁忙,当时未及赠予,归途中又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楚辞·涉江》言屈原被贬后仍“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此皆彼时带剑之风盛行之例。战国时期,剑成了士人形影不离之物,就连无衣无食如冯谖者,亦剑不离身(参《战国策·齐策四》)。剑本是吴、越、楚南方诸国的重要武器,这些地点亦盛产宝剑,出土文物及《周礼·考工记》《吴越春秋》《越绝书》等典籍中有大量例证,不赘举。故此我以为,带剑之俗原始于南方蛮夷之地,后传入中原,遂流行开来。至于先秦时期剑的起源、发展、流播,可参陆敬严《中国古代兵器》“剑的源流”一节。

二汉代带刀习俗的兴盛

汉初,承先秦馀绪,带剑习俗仍盛。《史记·项羽本纪》载鸿门宴上,项庄、项伯拔剑而舞,项羽按剑而跽,樊哙执剑切生肉,范增拔剑击玉斗,刘邦逃脱,“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可见,当时宴会上的将领,都随身佩剑。《汉书·陆贾传》曰:“贾常乘安车驷马,从歌鼓瑟侍者十人,宝剑直百金。”则汉初儒生亦佩剑。西汉中期以后,形势开始发生变化,刀逐渐取代了剑,成了人们身边常带的武器。考诸典籍及出土文物可知,汉代文人、武将、僚吏、游侠,甚至童子皆有带刀习惯。试看下列诸例:

《汉书·李广苏建传》:“(苏)武谓(常)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又同篇载汉昭帝时,霍光执政,派任立政等往匈奴劝李陵回汉,在宴会上,“未得私语,即目视陵,而数数自循其刀环”。环者,谐音“还”,立政“循刀环”意在私谕李陵可以归还。此乃使者带刀之例。《后汉书·耿弇传》:“(耿)恭仰叹曰:‘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后汉书·方术列传》:“八年,车驾西征隗嚣。(郭)宪谏曰:‘天下初定,车驾未可以动。’宪乃当车拔佩刀以断车靷。”此谓将校佩刀。《后汉书·彭修传》:“年十五时,……道为盗所劫,修困迫,乃拔佩刀前持盗帅。”此谓童子佩刀。曹操《百辟刀令》:“往岁作百辟刀五枚,适成,先以一与五官将,其馀四,吾诸子中有不好武而好文学者,将以次与之。”陶弘景《古今刀剑录》:“诸葛亮,定黔中,从青石祠过,遂抽刀刺山。”此谓文人佩刀。《史记·游侠列传》曰:“(郭)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非其任,强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汉书·酷吏列传》载尹赏为长安令,令人“杂举长安中轻薄少年恶子,无市籍商贩作务,而鲜衣凶服被铠扞持刀兵者,悉籍记之,得数百人”。此谓无赖、恶少佩刀。上述事例充分说明汉人无论身份职事,皆爱带刀。

出土文物也旁证了汉人带刀之风的兴盛。1957-1958年,在洛阳西郊的一批西汉墓葬中,有二十三座随葬有环柄刀,这些刀出土时多置于墓主两侧,说明是墓主生前所佩。另,长沙地区东汉墓、陕西刘家渠东汉墓、山东苍山东汉墓、河北定县四十三号东汉墓等,都有佩刀出土。汉代画像石中亦常有佩刀人物图。山东临沂白庄东汉画像石上有一男子,肩扛戈形武器,腰佩长刀;山东藤县西户口画像石上,一男子袖手而立,腰插一刀,虎纹刀鞘;成都北门外与河南方城东关东汉墓石门上所刻门吏,腰间亦佩短刀。

汉代佩刀习俗的兴盛还可从类似事例对比中得以验证。比如,古人谏阻时,往往割断马鞅,使车子无法行驶。《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载齐太子光为阻止齐侯进军,便“抽剑断鞅”。而同样的故事东汉时期也有。据上引《后汉书·郭宪传》载,郭宪为阻止刘秀攻打隗嚣,“拔佩刀以断车靷”。又《后汉书·周章传》载,周章从太守行春,途中太守欲拜见窦宪,周章劝阻,太守不听,“遂便升车。章前拔佩刀绝马鞅,于是乃止”。上述故事中,劝阻者或用剑,或用刀,反映了带剑之俗的衰落与带刀之风的兴盛。

另外,从相关材料看,汉人似乎刀不离身,此与先秦人剑不离手之现象类同。《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曰:“昔隽不疑汉之名臣,于安平之世而刀剑不离于身,盖君子之于武备,不可以已。”甚至朝见皇帝或诸侯王,也不避讳。《汉书·盖宽饶传》:“宽饶引佩刀自刭北阙下,众莫不怜之。”是宽饶上朝时亦带有佩刀。《汉书·王尊传》载东平王欲杀王尊,借口观其佩刀,“尊举掖,顾谓傍侍郎:‘前引佩刀视王,王欲诬相拔刀向王邪?’”则王尊朝见东平王时亦带佩刀。《后汉书·百官志》注引蔡质《汉仪》:“章帝元和中,侍中郭举与后宫通,拔佩刀警上。”则侍中在皇宫中亦带佩刀。

刀是汉人重要的佩饰,故《后汉书·舆服志》中列有“佩刀”条,且追溯了带刀之风的源起:“韨佩既废,秦乃以采组连结于璲,……汉承秦制,用而弗改,故加之以双印佩刀之饰。”从“加之以双印佩刀之饰”一语看,带刀之风应始于西汉,先秦时期尚无。

三汉代佩刀的形制、名称与等级

汉代的刀一般用铁制成,直脊直刃。从出土汉刀看,其柄端皆制成扁圆环状,故又称“环柄刀”,且环中多以禽兽为饰。刀又有长短之分。长刀约85-130厘米,如山东苍山出土的永初六年的刀,长111.5厘米;长沙金盆岭3号东汉墓出土的刀,长达128.5厘米。短刀,长约20-40厘米,如居延出土汉墓中的刀,长二十馀厘米。短刀又名拍髀,《释名·释兵》曰:“短刀曰拍髀,带时拍髀旁也。”又名服刀,《汉书·西域传》曰:“婼羌,山有铁,自作兵。兵有弓矢、服刀、剑、甲。”颜注引刘德曰:“服刀,拍髀也。”因短刀长不过尺馀,故又有尺刀之称,《汉书·李广苏建传》所谓“军吏持尺刀”是也。另外,因刀的形状、装饰不同,具体称谓亦异,比如史料中提及的还有金错刀、辟把刀、墨再屈环横刀、金错屈尺八佩刀等。彼时刀鞘一般由两片木材合制而成,用丝线或丝织物缠紧,外面涂上漆。如陕县刘家渠东汉墓出土的长柄刀,便备有髹漆的木制刀鞘。亦有用皮革缝制而成者,如上引居延汉墓便有实物出土。刀鞘上装有玉璏,以带穿璏佩于腰间;鞘面一般刻有花纹,或虎纹,或绦带文。

东汉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奢靡之风的兴起,佩刀的装饰亦渐趋华美。河北定县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的刀可算是典型代表。该刀长105厘米,刀身上饰有线条流畅的错金涡纹和流云图案,精美异常。这或许就是典籍中常提到的“金错刀”吧。彼时刀上又常刻铭文。如东汉李尤《错佩刀铭》曰:“佩之有错,抑武扬文,岂为丽好,将戒有身。”《古今刀剑录》载周瑜作南郡太守,“造一刀,背上有‘荡寇将军’字”。同时,伴随礼制的稳定、强化,作为汉人重要饰物的刀,亦呈现出等级性。《后汉书·舆服志》曰:“佩刀,乘舆黄金通身貂错,半鲛鱼鳞,金漆错,雌黄室,五色罽隐室华。诸侯王黄金错,环挟半鲛,黑室。公卿百官皆纯黑,不半鲛。小黄门雌黄室,中黄门朱室。童子皆虎爪文,虎贲黄室虎文,其将白虎文,皆以白珠鲛为口之饰。乘舆者,加翡翠山,纡缨其侧。”错者,以金银镶嵌也。所谓“黄金通身貂错”,即刀身用黄金嵌饰成貂尾纹;“半鲛鱼鳞”,指刀柄蒙以鲛皮,呈鱼鳞状;“雌黄室”,指刀室漆以雌黄也。依此可知,汉代的帝王、诸侯、百官,乃至童子,皆带刀,且不同等级之人,佩刀及刀鞘之质料、形状、色彩和纹饰亦有别。

四汉代的赠刀习俗

古人爱以佩物赠人。有赠人以玉佩者,如《诗经·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九歌·湘君》亦言:“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有以剑赠人者,如上引季札挂剑于徐君之冢。汉代,随着佩刀习俗的盛行,出现了以刀为礼物赠赐人的现象。《汉书·匈奴传》:“单于正月朝天子于甘泉宫,汉宠以殊礼,位在诸侯王上,……赐以冠带衣裳……玉具剑,佩刀。”郭宪《洞冥记》:“帝解鸣鸿之刀,以赐(东方)朔。刀长三尺。”《后汉书·舆服志》:“建武时,匈奴内属,世祖赐南单于衣服,以中常侍惠文冠,中黄门童子佩刀云。”按:这里的“童子佩刀”,即短刀。《后汉书·冯鲂传》:“(冯石)为安帝所宠。帝尝幸其府,留饮十许日,赐驳犀具剑、佩刀、紫艾绶、玉玦各一。”《后汉书·虞延传》:“延从送车驾西尽郡界,赐钱及剑带佩刀还郡,于是声名遂振。”班固《与弟超书》:“窦侍中遗仲升……金错半垂刀一枚。”又其《与窦宪笺》:“今月中舍以令赐固刀把,曰:‘此大将军少时所服,今赐固。’”

按:“刀把”应为“把刀”之误。《东观汉记》载邓遵破匈奴,“诏赐……金错刀五十,辟把刀、墨再屈环横刀、金错屈尺八佩刀各一”。《后汉书补逸·冯绲传》:“绲南征,表奏应奉,赐金错刀一具。”又《应奉传》:“赐奉钱十万……金错刀、剑、革带各一。奉其勉之。”从上述材料可知,汉代皇帝、侯王常把佩刀作为贵重之物赏赐给功臣、宠臣或嘉宾。诗歌中亦有表现,张衡《四愁诗》所谓“美人赠我金错刀”是也。

汉代带刀习俗之兴盛已如上述,那么,汉人为何一改先秦旧制,舍剑取刀呢?笔者认为,这与刀的自身构造及其在骑战中的优势有关,而这种优势又显明地呈现在汉人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中。

某种武器的发展、兴起,与战争的需要关系密切。众所周知,周代的中原地区多车马战,故长兵器如矛、戟、戈等最为常用。随着楚、吴、越南方诸国争霸中原的序幕拉开,长兵器的弱点便显现了出来,因为,楚及吴、越多步兵,善用剑,在与他们的搏杀中,长兵器笨重、不灵活,而以刺杀为主的剑,却能发挥作用。上述三国在春秋中后期之所以能相继称霸中原,剑或许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于是,因战争的需要,剑盛行了起来,又因其轻便灵活,便成了人们常佩的防身武器。汉一统天下后,战争主要发生在中国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其中又以匈奴为最。而北方民族的军队主要是骑兵,惯用刀。《孔丛子》曰:“秦王得西戎利刀,以之割玉,如割木焉。”《史记·匈奴列传》载匈奴“尽为甲骑”,“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铤”。那么,在与以刀为主要武器的北方少数民族作战时,剑的弱点也暴露了出来。杨泓《中国古兵器论丛》说:“纵横驰骋在战场上的大队骑兵,手执长剑向敌军冲击时,由于马的速度过快,要想毙伤敌人,主要靠挥臂劈砍,而不是用剑向前推刺。”如此,以刺杀为主的剑在战场上的作用就不大了,且在击刺、劈砍时,剑还容易折断。因此,为了适应实战的需要,刀成了战场上的主角。《释名·释兵》:“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也。”刀是一种专门用于劈砍的武器,它只在一侧开刃,另一侧则是厚实的刀脊,厚脊薄刃不但从力学角度看利于尖劈,而且刀脊无刃,可以加厚,因而不易折断。刀的这种构造,使它成为骑兵战中的重要武器。可以说,为了对付北方的少数民族,汉人抛弃了剑而选择了刀。甚或可以说,汉人带刀习俗的兴起,亦源于此。因为,早在战国及楚汉战争时期,骑兵战在中国业已兴起,然从典籍记载看,彼时所用武器仍然是剑,少见刀的身影。汉武帝时,在大规模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作战中,汉人才真正发现刀在骑兵战中的作用,于是弃剑取刀,由此,刀在中国流行了起来。这也正是汉初人仍佩剑而至武帝后佩刀之俗才逐渐兴盛的原因所在。

本文系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汉魏六朝民俗诗学》(项目编号:13FZW05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